第四卷 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A+A-




    毛利元就一戰殲滅陶晴賢手下主力,並擊殺大內氏當家權臣陶晴賢,威震東瀛,大內氏各國豪族紛紛歸附,風光可謂一時無二。

    這個時候,他不再隱藏自己的野心,在不斷整合大內氏各國豪族勢力的同時,他還對現任家主的繼承權問題提出了質疑,因為現任家主大內義長根本就不是大內氏本家嫡係血脈,而是陶晴賢從旁支拉過來做傀儡的。

    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驅逐現任家主大內義長,自己再扶持個傀儡,甚至直接讓自己的大兒子毛利隆元繼承大內氏家主之位,至少,毛利隆元還是原大內氏家主大內義隆的外孫,從血統上來說,比個不知所謂的大內義長可純正多了。

    想要奪取這家主之位,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他十分清楚,現任家主大內義長並不是這場爭奪的關鍵,關鍵是大內氏屬下各國的豪族,比如,大內義隆的姐夫吉見正賴,從血緣關係上來說,人家的兒子可比他兒子更有資格繼承大內氏的正統。

    這樣的人,在大內氏屬下各國還有很多,窺探大內氏家主之位的也不止他一個,這會兒人家之所以沒有吭氣,主要是因為他還沒對家主之位下手,一旦他對家主之位下手,這些人極有可能跳出來聯合其他地方豪族一起討伐他,就如同他討伐陶晴賢一般。

    當然,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隻要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從而強大到讓人絕望,就沒人敢跳出來唱反調了。

    毛利元就當然清楚這一點,擊敗陶晴賢之後,他便開始不斷整合各地豪族,收編各國地方勢力了。

    這個時候,他的智計又體現出來了,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各國豪族很快便交出了手中的武力,不到兩個月時間,他便將自己手下人馬擴充到了三萬多,他的權威甚至超過了陶晴賢當權之時。

    隨著手下人馬日漸增多,他謀奪大內氏家主之位的時機也日漸成熟,不過,這個時候,他卻遭遇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問題,那就是他沒錢了,或者說,他根本就無力養活手下三萬多人馬。

    沒辦法,他毛利氏根本就不是什麽傳承幾十年又或者上百年的諸侯,家中資產本就有限,再加上他當初咬牙買下了一百門鐵炮,他手頭更是捉襟見肘。

    這會兒,在東瀛,要想養活三萬多人馬可不容易,因為東瀛物資太匱乏了,糧食什麽的,都得從大明進購,而大明的糧食曆經幾千甚至上萬裏海路運到東瀛之後那可是相當貴的,就拿大米來說,最少也得五兩銀子一石。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三萬多人馬,光是糧食,一個月的消耗就是十多萬兩!

    而他毛利氏、吉川氏、小早川氏都不是什麽有錢的主,資產全部加起來也才幾十萬兩,也就是說,他傾盡全力也就能維持三萬多人馬幾個月的口糧。

    這是個相當矛盾的問題,如果他不維持這麽多人馬,就無望奪取大內氏家主之位,什麽野望,什麽爭霸都隻是做夢而已,如果他維持這麽多人馬,銀子又不夠花,怎麽辦呢?

    他想來想去,貌似唯有收複石見國,奪取石見銀礦的掌控權這一途了。

    這石見銀礦可不得了,其規模之大,東瀛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沒有哪個銀礦能與之匹敵,東瀛之所以產銀量如此之豐,跟石見銀礦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一個石見銀礦的產銀量就占了整個東瀛的大半,也就是說,一個石見銀礦的產銀量足以占到整個世界產銀量的兩成以上!

    這麽大一個銀礦如果能搶過來,還會缺銀子嗎?

    而他根本就無需找借口,直接跑去攻打石見國便成,因為這石見國本就是大內氏的領地,隻是因為陶晴賢奪權,家主大內義隆自盡,大內氏內部大亂,出雲國的尼子氏趁機將石見國給占領了而已。

    也就是說,他率軍進攻石見國那是收複失地,名正言順。

    不過,人家尼子氏那也不是吃素的,這會兒,尼子氏的實力甚至還在大內氏之上,因為尼子氏這會兒足足掌控了八國之地,而大內氏全盛時期才掌控了七國之地。

    說實話,他這次跑去進攻石見國,那純粹是不得已而為之,跟智計基本上沒多大關係。

    他就是窮瘋了,被錢給逼的。

    要不是手裏頭有上百門鐵炮,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招惹尼子氏這樣的強敵。

    那麽,問題來了,鐵炮真的是無敵的嗎?

    如果在雙方兵力對等或者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鐵炮的確是無敵的,前提還得是在人家沒有鐵炮。

    毛利元就很顯然是低估了尼子氏的實力,人家坐擁八國之地,兵力能跟他差不多嗎?

    他剛揮軍西進,攻打第一個目標山吹城,便遇到了尼子氏的強力抵抗,四萬大軍,在加上幾十門土炮,直接打的他灰頭土臉。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鐵炮,並不是無敵的,或者說,鐵炮數量必須占據壓倒性的優勢才能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不過,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貌似已經有點遲了,因為這會兒他已經騎虎難下了。

    他要是沒出兵攻打石見國,或許還不至於如此被動,三萬多人馬實在維持不下去的話,他還可以適當進行縮減,隻留下萬餘精銳,這樣一來,或許奪取大內氏家主之位還得從長計議,但總不至於一敗塗地。

    這會兒就不行了,因為他已經跟尼子氏撕破臉了,就算他從石見國退兵,人家尼子氏也會窮追不舍,追著他不放,如果他在這個時候縮減手下人馬,又怎麽抵禦尼子氏的進攻?

    這一下,他等於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

    那麽,怎麽辦呢?

    被逼無奈之下,他終於想起了大明工部尚書顧可學,如果人家願意支援他一批鐵炮,助他拿下石見國,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於是乎,他連忙派人跑去平戶藩,向大明工部尚書顧可學求助。

    顧可學自然是不可能跑過來見他的,甚至這會兒顧可學還不知道楊聰打著他的招牌在東瀛“招搖撞騙”呢,應邀而來的還是侯之坦,這個自稱為大明工部尚書顧可學家臣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