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923 加入書籤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石激起千層浪,文雍霍然起身急聲厲色的問道:“你說什麽?府倉無糧!”
顏儀豁出去說道:“臣因看不過涼州百姓挨餓,所以糾集了遊俠想要私自盜糧,不想府倉竟是空空如也。”
陳丞厲聲指責:“荒繆!所謂遊俠不過一群遊手好閑的匪類,你身為地方官員不止私自結交,居然糾集盜糧!”
對於顏儀的罪過文雍不想過問。多年囤積糧草的府倉居然是空的,也無一人奏報,可見地方的政務已經糜爛到了什麽地步,文雍一拍龍案怒然吼道:“誰能告訴朕,涼州糧倉為什麽是空的!”
麵對文雍的怒火,朝堂之臣噤若寒蟬。所有人都清楚多半是有人私自將糧食倒賣出去了,這事關乎一地百姓,誰也不敢妄言。
朝堂之中一片壓抑,眼看風暴將起,席寧出列勸道:“陛下,糧食之事可事後再查,現下最主要的還是如何救災。”
文雍問道:“大司農,涼州在冊之糧還有多少?”
大司農穆普回答道:“府倉已是最大的屯糧地,其它地方的糧食對涼州一地隻是杯水車薪,況且……”
文雍明白,連府倉的糧都被搬空,地方糧倉又能好到哪裏去,定是指望不上了。
文雍不放棄的顏儀問道:“可否向涼州大族借糧應急?”
顏儀有些為難,硬著頭皮道:“現下正值災荒,這些大族自己的糧食都嫌少,怕是不肯借糧,除非高價收購。”
世家都有屯糧的習慣,哪是沒有糧,不過是想屯貨居奇罷了,若是真用購買,有了前例,各地怕是會爭相效仿,大周的國庫馬上便會被他們掏空。
斷了借糧的心思,如今隻能從別地調糧支援了。文雍問道:“長安糧庫中可還有屯糧?”
大司農穆普回答道:“回稟陛下,如今正值舊糧已盡,新糧未收之時,府庫之中的糧草也隻是剛剛夠雍州百姓。除非調用軍倉!”
文戩反對道:“決計不可!軍倉之糧是備戰之用!若是動用被他國探知,那就危險了!”
“不能用軍糧。”
文雍知道這事輕重,否決了建議,問道:“何處還有餘糧可調用救濟涼州?”
穆普想了想回答道:“蜀中當有餘糧。”
顏儀此時已然急紅了眼:“可是蜀中道路艱險,涼州的百姓怕是等不及了!”
文雍自然知道,益州自古是天府之地,又有群山為障,乃是一個絕佳的大後方。可正是因為如此,益州的道路難行。
饑荒可不等人,古之棧道蜿蜒曲折,想要短時間內成功調大批軍糧出來談何容易。
如今真是滅佛後的動蕩期,若是有心人利用將饑荒與天譴聯係在一起恐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那就危險了,百姓吃不起飯絕對是朝代崩塌的前奏。文雍思慮少許後說道:“立即從長安府庫中調出一半糧食先行運往涼州,蜀中之糧加緊調運,再行補上長安與涼州的糧食缺口。”
穆普領命道:“臣這就安排民夫,將糧食運往涼州。”
按慣例賑災的糧食會運到涼州,再由刺史安排官吏發放,但是文雍已經信不過這些家夥了,誰知道這些膽大包天的家夥會不會又把主意打到賑災糧上麵。
文雍下令道:“錄召,由文忻帶府兵押運糧食,到涼州後由參謀府接收負責發放。到涼州後,一眾官吏全部收押待審,但有不從者皆可先斬後奏!”
文雍信任軍隊勝過官吏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如今是涼州官吏先失職,怪不得文雍要開刀。
群臣可不想這時候去觸文雍的眉頭,此時的皇帝真的會殺人。
一時間朝堂之剩下了文忻接旨的聲音:“臣即刻準備啟程,隻是臣還有一事想請陛下恩準。”
文雍道:“說吧。”
文忻說道:“顏儀熟悉涼州的情況,臣能否帶他一同隨行糧隊?”
“準了!”
文雍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
府兵也是取自百姓之間,賑濟的對象又是他們的鄉鄰,有文忻處置應該不會出什麽亂子。
文雍暫時將心放回了肚子,賑災的事了了,但是官製裏的弊病還在。
有了涼州之事,文雍真的懷疑地方府庫之中到底還有多少糧食。
拿出了一份詔書,文雍下定了絕心,叫來了楊少平道:“你看看這個。”
恭敬的接過,將上麵的東西看完之後,楊少平也不由感歎文雍的政治手腕。
這上麵寫得是三省六部製度。文雍很清楚舊有的官職都被上品世家把持操縱,縱使有考舉也未撼動這個體製的根基。
與其和世家們一個職位一個職位的爭奪博弈,文雍選擇了重新洗牌,用三省六部徹底打破世家的壟斷。
楊少平估量了現下的形勢說道:“陛下,如此改製有些急了,現有的官員們定會拚命反抗的。”
文雍說道:“通過涼州之事,朕才明白朝堂盡是屍位素餐之輩。這三省六部並非要馬上實行,正好借涼州之事以監察為名先立一個架子,等大周朝局基於穩定之後再將職權轉移過去。”
朝堂之中的官員背靠世家門閥,硬來定是不行,不過文雍卻可以逐步演化,就如同當初的刺史逐步將州牧的權柄剝奪。
楊少平說道:“再立朝廷機構並非不可,世家之中並非沒有明眼之人,還需考慮他們的反應。”
文雍點頭道:“所以朕需要你動用楊家以往的關係,替朕拉攏一批明白事理的世家。”
楊少平明白所謂明白事理的含義,朝堂之上權利隻有這麽多,總有一部分不安分的家夥對現在的情況不滿,如果用心籌劃,倒是可以用世家對付世家,“臣遵詔。”
文雍將目光轉向了扮作侍衛侍立在側的獨孤婉顏鄭重說道,“如果可以,朕希望你能回一趟獨孤家。”
獨孤婉顏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掙紮,當初文雍下令處決獨孤貴信,獨孤的本家選擇了切斷聯係明哲保身。她明白這是世家立足於時間的手段,但是作為被拋棄者,心裏終究是有芥蒂的。
文雍見其久無反應,目光逐漸暗淡,幽幽道:“朕也不為難你,隻是苦了大周百姓了。”
“我去試試。”
隨著獨孤婉顏的聲音,文雍嘴角一翹,剩下的還有皇後李家的人脈,三方合力再加自己扶持,三省六部的框架應該可以樹立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