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武人無德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A+A-


    韓星文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糧食,武器,確實是剛需,可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大宋的承諾。就現在看來,韓星文感覺宋軍不會對大興府出兵。但國事這種東西不是感覺就對的。生死存亡的事情上,容不得一絲僥幸心理。這也是大興府等人與開京的差距,他們輸得起,大興府輸不起。羅守珍久久沒有說話。他一直在考慮著這件事情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做決定。猛然間,他醒悟了。他幹什麽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資格?承諾對於我羅守珍來說根本沒有意義。他又不是那些迂腐的儒生,又是在外的將領,他說的話是個屁啊,誰都代表不了。想反悔就反悔,反正武人沒有腦子。想到於此後,羅守珍抬起頭說道:“這些本將軍可以答應你,但本將軍要先見到一批銀兩,黃金。”至於答應給他們的武器糧食,一批批慢慢送過去就好了。聽到羅守珍的話後,韓星文淡淡一笑。從袖口中拿出了一封國書。而後說道:“羅將軍,空口無憑,請將軍這裏蓋印。”羅守珍聽完後,眉頭一皺,知道了韓星文的打算。若自己毀約,這個國書怕是會出現在全天下。羅守珍連看都沒有看,直接開口說道:“本將軍身上沒有帶印,要等劉大人到了才可蓋章畫押。”韓星文對羅守珍的反應,絲毫不感覺意外,當下隻是淡淡的說道:”既然如此,過些時日,下官再來,希望那個時候,下官能見到劉大人的身影。“說著,韓星文將國書放在了桌子上。羅守珍連哼幾聲:“怎的,韓大人難道信不過我羅守珍。搞那麽麻煩作甚?”“下官當然信得過羅將軍,但這國書,還是要簽的。不然下官回到大興府,也不好交代啊。”韓星文心中冷笑不已,空手套白狼,想的卻挺美……羅守珍若是知道韓星文心裏想的,一定會立刻拿刀剁了他。不過送走韓星文後,羅守珍還是立即命人將韓星文的要求全部寫下來,送往安寧府。對於這筆銀子羅守珍上心,劉兆忠也上心。看到羅守珍的來信後,便立即回信同意。在劉兆忠看來,羅守珍代替不了朝廷下這個決定,而此事又有太子殿下的默許,即便後續太子殿下下令,要攻擊大興府,這國書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大不了說偽造的。這世上說白了,還是誰的拳頭硬,誰說話好使。國書的作用,無非就是給弱者一個心裏安慰罷了。當下劉兆忠,立即整理一些軍庫,找到宋軍已經用不到的武器,又籌措了一些糧食,運往了平遼府。加油七年春,羅守珍與大興府王府簽訂國書,援助大興府糧食,武器。而大興府也遞交國書,宣布永世效忠大宋。至於他們私下裏麵的金銀交易,在國書上並沒有絲毫文本。當然這筆銀子,大興府分了三次運到了安寧。等點齊之後,由羅守珍在兩月後運往京師。此時,東宮中。鐵喜與付子嬰正在討論關於董妃的事情。付子嬰並不打算阻止。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尉遲江晚見到董妃後,不能將董妃母子帶回東京,以及不能讓董妃母子相見。這是付子嬰在鐵喜麵前第一次毫無遮掩的說出這句話。而鐵喜雖然表現的有些不高興,但“考慮”官員們的意見,還是同意了付子嬰的要求。付子嬰走後,鐵喜看著站在一旁的張愛,若有所思的說道:“付大人這次說的倒是直白。”“事無不可對人言,付大人身正,自然沒什麽避諱的。”鐵喜點了點頭。鐵喜臨朝的時間越久,大臣們就董妃的問題,也就變得越來越不含蓄了。剛剛鐵喜與付子嬰兩人說話之時,付子嬰直接就說了董妃的孩子不一定是官家的。就差直接說,就算是,也不可能讓回來。付子嬰措辭越是嚴厲,鐵喜心裏麵便越舒服。“將尉遲江晚叫來,你負責選一個好日子,讓他出發。”鐵喜想了想說道,而後忽然想到什麽:“你在宮中找幾個有眼力見的太監和宮女讓尉遲江晚一並帶上,好好伺候董妃。”“是,殿下。”付子嬰從東宮出來後,回到了樞密院值班房,喊上王誌忠,兩個人一起去了宮門口堵尉遲江晚去了。在宮門外,王誌忠笑著對付子嬰說:“付大人有些杞人憂天了,若是說在大宋,誰最不希望董妃母子重回皇宮,就是尉遲江晚了。”“他現在是殿下麵前的紅人,又是哈密的人,更將董妃得罪到死,若是董妃母子入京,隻怕他身家性命已有危險啊。”付子嬰看了一眼王誌忠說道:“可殿下聰慧,又是陛下一手帶大,難免這時候動了惻隱之心,私下裏說動了尉遲江晚,此事幹係重大,我等必須謹慎對待之。”提到趙禎,王誌忠就不敢再多說什麽了。但王誌忠心中卻是猜了個七七八八。鐵喜當然知道董妃母子回來之後,對他產生的影響。他讓尉遲江晚去看董妃,一方麵是為了向趙禎,百官麵前表示,自己很是孝順,另一方麵估摸著也是有給尉遲江晚增添資曆的心思在裏麵。這說明,未來他和付子嬰退下去之後,上位的必然是尉遲江晚。不過,這些心中猜想,王誌忠可不敢說出口。“也是,謹慎一點也好。”王誌忠輕笑著說道。而後他們就看到了尉遲江晚,一路小跑的朝著宮門方向跑來,在其身後是兩名小太監。尉遲江晚看到了宮門外的付子嬰,王誌忠等人後,立即停下了腳步,緩了口氣,朝著二人走來。尉遲江晚走到二人身前後,拱手說道:“讓王大人,付大人二人好等了。”“不,我們也剛剛到,尉遲大人真是快啊……”王誌忠笑著說道。“殿下找你何事,你心中已經知道了吧。”尉遲江晚臉色稍定,點了點頭。“尉遲大人,不管殿下說了什麽,尉遲大人都應該明白一件事情。”“付大人,你的意思,本官知道,不用多做提醒。”尉遲江晚這句話說的斬釘截鐵。“本官還是那句話,大宋未來的官家隻有太子殿下一人,誰都不能給他產生威脅。”“但是,尉遲大人,此行也不能做的太過,陛下畢竟還沒有……若是過了的話,對尉遲大人可是不利的。”言外之意,你可不要衝動的幹掉董妃母子。尉遲江晚何其聰明,一下子就聽出了王誌忠的言外之意。他苦笑一聲。他哪有那麽大的膽量。王誌忠真是高看自己了。當下尉遲江晚隻是點頭應承:“王大人放心,本官知道分寸,一定會好好完成殿下的旨意的。”“任何事情都能順著殿下,唯獨這件事情不能順之。““付大人放心……”東宮。鐵喜正在聚精會神得看著將做營送來的新式火槍圖紙。不一會兒,尉遲江晚便走了進來,也將鐵喜的注意力轉移開來,他將圖紙放在了身旁的一個錦盒中,將其蓋著。“尉遲大人,我同付大人已講過,皇祖父也已經同意了。”“臣明白了。”鐵喜聞言笑了笑:“現在尉遲大人的身子應該好點了吧。”“微臣的身子已經沒什麽問題了。”尉遲江晚表情有些尷尬,趕忙說道。鐵喜點了點頭,而後看向了自己手邊的錦盒。“這次過去,這個東西,你替我帶過去,給董妃看一看,告訴她,讓她好好修身養性。”說著鐵喜將錦盒遞給了身旁的張愛。張愛趕忙雙手接住,而後又朝著下麵走去,交給了尉遲江晚。“殿下放心,我一定將東西送到。”尉遲江晚接過錦盒後,便趕忙說道。鐵喜輕笑一聲,點了點頭,而後又想到了什麽:“剛剛我也對張愛說過,讓他挑選幾個辦事利索的小太監和宮女,你也一並帶去,讓他們好好的侍奉董妃。”“是,殿下。”尉遲江晚點頭說道。“時間就定在這個月月底,這幾日,你也無需參與朝會,去準備些東西一齊帶過去,。”“是,殿下。”鐵喜點了點頭。“那一切就交給尉遲大人了。”鐵喜笑著說完,而後拿起了書案上的書本,看向了尉遲江晚。“尉遲大人,你是不是好奇,為什麽我一直說,讓董妃母子回京。”尉遲江晚看向了鐵喜。隻見鐵喜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因為無懼,所以不怕。”…………東京,奉日軍中。從桂州府來的農家少年大孫,鐵將軍,已經在軍中呆了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月中,他學會了騎馬射術,也穿上了甲胄。尉遲江晚是找的韓胄,將其安排進來的。鐵是一個好姓氏,將軍的名更是他自己改的。尉遲江晚在出發之前,專門去了一次奉日軍的軍營。站在營外,看著鐵將軍與百名士兵正在操練。“這孩子怎麽樣?”偏將回道:“大人,這孩子學東西很快,是個當兵的好料子,不過隻有一個問題……”“什麽缺點。”尉遲江晚眉頭一皺趕忙問道。“肚子大,能吃。”“這……讓他吃飽,多用的銀錢全部記我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