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燭陰的孩子們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後羿此話一出,周圍立刻就響起了兩種聲音深吸一口氣和鬆了一口氣。
總有人盼著此時能夠出一個替罪羊,也有人不敢相信後羿願意承擔此事的責任。
畢竟他本質上隻是奉命行事而已。
燭陰作為一個千歲老怪,怎麽會聽不明白這聲音中的彎彎繞繞,就見他一聲冷哼,笑容滿滿嘲諷之意。
嘲諷的是後羿的天真,以及那幫人虛偽的嘴臉。
“你這話的意思,是從今以後,你這條命就是我的了麽?”燭陰對他道,“還是說願意以死謝罪?”
“全憑大神意願。”後羿已經將長弓收起神箭放下,衝著燭陰單膝跪地單手護胸。
“這個時代,能夠煉製出本命武器的人,就這麽死了是不是不太好?”
聲音是從上方傳來的。所有的人都漏出了詫異之色,就連後羿都茫然抬首,隻有燭陰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樣,“看了這麽久的戲,終於願意出聲了?”
“前輩,這是法則的限製,並非晚輩有意為之。”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中年男聲帶著滿滿的敬意與誠意,“還請前輩能夠饒過羿的性命。”
“我每一次賣你人情,都沒有得到什麽好的回報。”燭陰麵上嘲諷之意不減,“你曾經許下的諾言,沒有哪一項達成了的。”
久久的沉默之後,對方歎了一口氣,“隻要我還活著,隻要窫窳還活著,軒轅部會永遠照料它的飲食,炎黃部落永遠不會對它出手。”
此人說出來的話語像是天地間的承諾一般,明明天地間沒有意向,可牧焱和在場的炎黃部落的人都感覺到有一個什麽東西從天而降落入了他們的身體之中,似是形成了一抹印記。而冥冥之中他們能夠感覺到這抹印記還會隨著他們子孫後代的誕生出現在他們的身上。
惶恐之色在一眾人的臉上蔓延開來。
燭陰和窫窳並沒有那樣的感覺,可他的麵色同樣凝重,“不過三十個春秋,你竟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
“前輩若不是心係窫窳,同樣也可以這樣。”
“引天地之法,成他人枷鎖。”燭陰搖頭,“不要謙虛,哪怕我當時選擇離開,我也到不了這個地步。後生可畏,現在我不是你的對手了。”
“過去是晚輩實力不濟,也是晚輩禦下不利才促使鍾山發生著一係列變故的。”男聲隨語調毫無波動,卻能夠讓在場的人感受到他的自責,“別的不敢保證,但束縛住後人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人的命我可以留下,但他以後不可再踏入西北以及弱水周邊千裏範圍內。”
“可以。”
燭陰沒有抬頭望天,卻是目光轉向了南方,“不過我要提醒你,與天地相融奪天地之法,是一條不歸路。”
“晚輩知道。”
此話說完,中年人便再沒了聲音。燭陰轉向後羿的目光卻已經冰得掉渣。他本來就沒有準備要了這人的性命,此人骨正意堅,日後定能有所為。可現在這般,卻弄得他好似被迫留下此人性命一樣。
這讓他心中非常不爽,“當初就不應該輕易放過他。”
可讓人惱火的是,這些年的歲月證實了那人是天地所向,是蒼生領袖。
給牧焱留下了一句“窫窳就交給你了”,燭陰直接卷起後羿消失在了北方,空留下一群人在那裏。
燭陰這個時候走了,倒也是錯過了堯壓抑已久的怒火的爆發。
直接將後羿帶回的鍾山木屋,燭陰麵色冰冷,“我就想要知道,究竟是誰派你去射殺的窫窳。”
“大神。”跪在地上的後羿抬首,“既然我們已經收到束縛、不會再對窫窳出手了,您又何必執著於此事之上?”手機端 一秒記住『→\b\iq\u\g\\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我的兒子被你們蓄意謀害,並且還差一點兒就死在你的手上了,你卻連幕後指使之人是誰都不願意透露?!”燭陰立於其跟前,居高臨下,“果然是還沒有做過父親的小屁孩兒麽?”
見後羿仍舊不語,燭陰手袖一甩便進入了木屋,“那你就這麽跪著吧,什麽時候說出來了什麽時候起來。”
就在進屋的瞬間,燭陰板起麵孔的麵孔就已經鬆弛了下來,連帶著整個人也開始變回了姬小冉曾經見過的那副蒼老模樣,這讓人不禁覺得那副中年模樣完全是為了應付鍾山外人。
他看著趴在窗邊這會兒轉頭望向自己的女孩,臉上浮現出疲憊又無奈的笑容,“與兒,你趴在那裏看什麽呢?”
“爹爹。”女孩的聲音清澈稚嫩,“外麵那個人是說的不會對弟弟出手嗎?他們是對弟弟做了什麽嗎?”
“他們嫌你弟弟飯量太大了。”燭陰走過去輕輕摸著她的腦袋,“所以我就罰他跪在外麵。”
木屋的窗戶是單向的,即屋內可以看到、聽到外麵的動靜,但外麵無法由此看到屋內發生的一切。燭陰心中苦澀蔓延開來這還是猰貐當初搗鼓出來的小陣法,雖然他隻需意念一動便可設下類似結界,可誰有願意再減少自己孩子遺留給老父親的東西呢?
酸與對燭陰的情緒變化何其敏感。她當即抬手摟住了燭陰,“爹爹,等與兒長大了,就去將弟弟接回來,這樣他就不會再被別人欺負了。”
隻是這話更是加重了燭陰心中的悲傷他的孩子們本一個個何其優秀,可最後卻是死的死傷的傷,僅剩的幾個也沒一個還能夠算是好好活著了。
一如窫窳已經忘記了他曾經作為猰貐經曆過的一切,酸與也已經不記得她曾經在鍾山作為女神的事情了。
她現在腦海中隻惦記著自己有一個小弟弟流落在外麵沒有辦法回到鍾山。
跌入弱水得以存命之人,被弱水生生世世所困也是理所當然。
而這一切一切的悲劇,似乎都是從那人上鍾山帶走猰貐之後發生的。
如果他當初不答應猰貐離開就好了;如果他當初在鼓身亡之際堅持追究就好了;如果他當初多顧及一下酸與他們就好了。
心中的千愁百感,最終還是化作了一聲歎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