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地祇神法,七修劍丸
字數:3680 加入書籤
原來,這黑仙姑本是出身中原狐族,族中取白姓,這“白即墨”便是她的本名。
隻不過後來她離開中原,遷往十萬大山中修行,因時常庇護山中苗寨,但又不太願意透露自家姓名,那寨中苗人就見她喜著黑衣,又法力高強,便給她供奉了個尊號,這才叫做了“黑仙姑”。
白即墨見自己這新收入門下的徒弟急急忙忙來找自己,想是有要事,便向黃無定問道“何事如此匆忙來尋為師?”
黃無定連忙將《火靈真法》奉上,又將事情起因緣由拿來說了。
卻沒想到白即墨聽完之後,卻是重重歎了一聲,說道“如此看來,那灰道人當是凶多吉少了,隻是不知錦娘子如今是生是死……”
她當然認得出這部《火靈真法》乃是灰道人修行的道法,如今聽聞黃無定說這道法竟落在了一個少年手中,便猜測這少年怕是季飛雷門下。
而道法的原主灰道人自不用說,必定是已經隕落在了那季飛雷手上。
其實那日她與灰道人鬥法吃虧負氣離開之後,並沒走出多遠,就與一直在不遠處觀瞧熱鬧的黃九公與黃無定父子撞了個正著。
白即墨看出這父子皆是狐狸成精,便隨口打問了這二狐的出生根腳,卻沒想到這一問下來,竟然發現這黃家父子是她本家親族後輩,便把這門親戚給認了下來。
恰巧她那時與灰道人鬥法損了元氣,有傷在身,就受了這父子二人之邀,往黃族之中去將養一陣。
她如今駐蹕的“小玄素洞”本是黃無定修行洞府,在聽聞白即墨在十萬大山中的洞府名為“玄素洞”之後,這黃家三郎便自說自話將自己修行的洞府給改名做“小玄素洞”,又騰讓了出來了給白即墨休養。
而這白麵玄狐白即墨,見黃無定頗有些靈慧,後觀瞧了一陣發現他修行也甚勤勉,一時憐才便將他收入了門下,留在身邊修行。
而嶗山那邊,白即墨卻是時時刻刻留心著動靜,有時還命黃無定遠遠地探查過一番,所以有關灰道人與飛雷道長鬥法失利一節,她還是清楚的。
隻是沒想到,如今拿回到人連壓箱的道法都入了人家手中,那必然是沒有幸理了,恐怕不是被取了性命,就是被生擒活捉……
白即墨一陣自言自語,黃無定因為不知這事情來龍去脈,當然也就不解其意,但卻也不敢去問,怕觸怒了自家師尊,隻好依舊是靜待一旁,等候白即墨吩咐。
狼死狐悲地低歎了兩句,白即墨便收拾心情,又將黃無定喊了過來,問道“可知這留下道法的少年是何身份?”
黃無定雖不知她有何打算,不過卻不敢違背自家師尊,聽白即墨來問,便老實回答道“阿爺以‘地祇神法’查看過,這位韓浞韓公,家居洛陽,乃是當朝上柱國大將軍,韓擒狐韓丞相家的二公子……”
黃無定不敢絲毫隱瞞,當下就將之前老父告知自己的韓浞來曆一一對白即墨說了。
那黃呂公因為得了土地神的神封,因此便有了福德正神的神通,能查人間百態,知世人過去未來,黃九公是黃呂公之子,又是修煉得《五方地祇神寶錄》,是以能稍許借得乃父的神通,查人查物也是頗為得心應手。
隻不過這“地祇神法”雖有妙用,但許多時候也有約束,就像黃九公能憑了這法門看出韓浞的出身來曆,甚至能看出殷鑒將來必有一場富貴,能夠官至尚書,但他卻絲毫察覺不出,韓浞竟是修為已經到了煉氣第二重的修道人!
不過實話說來,到底還是韓浞修為太淺,所以才會被小小“地祇神法”看到出身,若是換了飛雷道長在此,哪怕是那黃呂公親自前來,哪怕他再費盡渾身法力,可也依然休想看出飛雷道長身上的一絲端倪!
不過韓浞卻是沒有那般法力,如今被白即墨從黃無定口中問出了他的來曆,那又哪裏還能有好?
這白麵玄狐稍一思量,就定下了計謀,心中暗道“這姓韓的少年一定與季飛雷關係匪淺,我倒也不難為他,隻捉來拿去要挾季飛雷一番,即便奪不回‘六陽神火鑒’,也總要讓那賊廝吐一些好處出來,否則我實難咽下心頭這一口悶氣!”
心中計定,白即墨便將手中《火靈真法》看了一遍,把其中修煉關竅給黃無定說了,然後就吩咐這新收入門下的弟子自行去修煉。
而她自己,則是腳下遁光一起,就飛出了“小玄素洞”,朝著洛陽方向追了過去。
……
轉回三刻之前,韓浞在離黃花觀外不遠之處招來了“七修劍匣”。
這劍匣一經韓浞祭起,就飛遁得極為迅速,以黃無定的遁光自是不可能追上,但這黃家三郎還是認準了劍匣的去向,一路追了過來。
不過韓浞一早就料到會有黃家之狐追來,讓那劍匣在空中打了個遛,便打出一道“隱身符”,隔空附了上去,為這劍匣掩去了蹤跡。
片刻之後,韓浞就見黃無定架了一道遁光打東邊追來,卻因為看不見韓浞而從他身側錯過追了出去,又等了沒有一刻功夫,果然就見那道遁光悻悻而返,灰溜溜地回轉了黃花觀。
“實在是因為這‘七修劍匣’與我有大用,因此如今也隻得委屈九公與三郎了!”
隔空與黃無定告了個罪,韓浞騎上白驢,為防行蹤泄露,依舊是隱身趕路。
道中,韓浞分心二用,查看了一番剛剛得到手的“七修劍匣”,就見這劍匣中雖然劍氣空乏,但七枚劍丸卻還尚在!
待韓浞以“七修真氣”往匣內又仔細探查了一番之後,一股狂喜不禁從韓浞心底翻湧而上“這具‘七修劍匣’竟然幾乎祭煉到了通靈法寶境界,不單劍匣自身,就連七枚劍丸也都被煉製到了三十六重法陣!”
韓浞一運法訣,將胸中“五行七修真氣”盡數化為了“七修劍氣”,渡入劍匣之中細細煉化七枚劍丸,其中
以丙火、丁火二相劍氣合煉“真陽劍”;
以甲木、乙木二相劍氣合煉“青羅劍”;
以戊土、己土二相劍氣合煉“合沙劍”
以庚金劍氣煉“列缺劍”;
以辛金劍氣煉“白虹劍”;
以壬水劍氣煉“天河劍”;
以癸水劍氣連“玄陰劍”。
這一套七口“七修劍丸”,以五行天幹之氣養煉,各自皆有妙用,神通不盡相同,可說是這世上最高明的煉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