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的確是新物種

字數:602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下午,省農科院的吳教授和他的助理就來了,司機開車送來的。

    到了地方,司機連忙打開車門,和助理一起把老教授給扶下來,連聲問道:“吳老,您不要緊吧?這路況是不太好,又遠、又顛簸……”

    吳教授有一點興奮,擺了擺手,不讓年輕人們扶,笑道:“這算好的了,大部分的路都是水泥,比以前條件好多了。再說了,咱們隻是來一趟,住這裏的人還天天都要走這樣的路呢!”

    山村的空氣就是好,吳老深呼吸一口氣,抖了抖精神,說道:“給周先生打個電話吧,麻煩他給我們帶一下路。”

    助理連忙拿出手機,找到了周恒的電話,給撥了過去。

    周恒正在家研究一些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接到電話,一聽說是吳教授已經到村口了,頓時覺得這司機可以啊,都沒打電話過來問路!

    他來到路口這邊,看到一個滿頭銀發、但精神尚可的微胖老頭,一個年輕點的女性,一個中年男人。

    吳教授簡單的向他介紹,年輕女性是他的助理,目前是在讀研究生,男的是司機。

    周恒看他們行程辛苦,從省城直接開車過來的話,就算一路暢通,四個多小時是要的,這一路過來也是辛苦。

    於是便問他們:“老先生,您看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再去看?”

    不待老教授回答,司機就搶著說道:“那謝謝周先生,我們吳老確實需要先休息一下,挺打擾的。”

    要不然,吳老一定不肯先休息的,他不肯麻煩人。

    但他年齡大了,天氣又熱,不適合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中途至少要稍微休息一下才行。

    這不,吳老已經在訓斥他了:“小陳,你看看你,才到地方就麻煩人家了。這怎麽好意思呢?請他帶我們去湖邊就可以了。”

    司機連連向周恒道歉,但卻沒有改口的意思。

    周恒擺擺手一笑,說道:“沒事的,就先到我們家休息一陣,喝口水,坐一坐。反正魚就在那裏,也不會跑。”

    又推讓了一陣,一行三人才跟著周恒回去。

    此時周恒的父母都去地頭給棉花打老枝去了,不在家,周恒自己去給三人倒點水,又去摘了串葡萄洗洗,端給他們。

    他感覺梨子過兩天也差不多可以吃了。

    嗯,有時間摘來嚐嚐。

    吳教授嚐了嚐葡萄,頓時口舌生津,讚道:“這葡萄長得不錯啊!很甜。”

    周恒笑笑,說道:“還可以吧,今年上半年雨水少,所以糖份的濃度沒有被稀釋,就會甜一些。”

    助理跟司機吃得津津有味,吳教授卻在想,農村缺雨,那莊稼可怎麽辦?

    唉,不容易。

    幾個人分食了這串葡萄,在院子裏也歇得涼快了,就要起身準備去看魚。

    周恒看他們喜歡吃這個,還打算再摘些的,也連連被他們拒絕了。

    行吧,那就先去看魚。

    他把上次撈魚的捕網帶上,也順便帶上了一隻碗。有這兩樣,他們可以看的時間長一些。

    大黃狗見周恒又要出門,自然是跟著的。

    龍溪湖是低窪之處,出村口後盡是下坡路,有些地方還很陡,周恒是打算等賺錢了再修個好點的階梯的,所以目前隻能小心點下去。

    助理和司機很小心的把吳教授扶著,慢慢往下走著,生怕他摔下去了。

    這兒陡,摔下去就極其危險。

    總算到了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幾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吳教授說道:“你們不用這麽緊張,我的腿腳沒問題,自己也能走的。”

    司機隻是點頭應著,沒有吭聲。

    但看他的樣子,再有下坡的話,他還是會扶著的。

    看到前麵不遠處停著的一條船,吳教授頓時樂了,讚許道:“這船不錯,這船真不錯,不是咱們這邊做的吧?”

    每個地方的建築、木工等等方麵,都有不同的風格,這一看就不是本地的,有著一股很特別的民俗感,吳教授一眼就看了出來。

    周恒帶著他們一路走過去,一邊解釋道:“這的確不是我們這邊的,我是在網上訂購的,是另外一個省的非遺產品。現在他們這個老手藝,也是快斷了傳承。”

    聽他這麽一說,幾人都立即肅然起敬,仔細的打量這艘船。

    老師傅打造出來的物件,就是不一樣,那造型、雕件、鏤空扶攔裝飾,都能看出不一般來,別有匠心。

    幾個人扶著吳教授上了船,又是一陣打量和撫摸,連聲讚歎不錯。

    等看到周恒掛在側壁上的蓑衣,又都不免笑了起來,感覺他還挺花心思。在鄉村來說,難得有這樣審美意識的人。

    那助理年輕一些,也不是農村人,沒見過這東西,隻在書裏讀過“蓑衣”這個詞,長什麽樣完全靠想象,這會兒見到真的了,不由得伸手摸去。

    原來就是這個啊!

    助理是在讀研究生,穿戴打扮都很樸實,沒化妝,看著幾乎不像是從城裏過來的。

    不過,即使她不化妝,也能讓人感覺到她那股書卷味,斯斯文文的。

    周恒慢速開著船,一邊與幾個人淺聊著,說起了去黃老板那裏買魚苗的事情。

    吳教授連連點頭,說道:“這湖的水質很好,養魚也很好,隻要不汙染水質,還是大有可為的。”

    他就是魚類方麵的教授,什麽事情看一看就清楚了。

    而聽到周恒說,這個湖還是新形成的,那種魚本地沒有見過,有可能是從地下水直接帶出來的,也感覺很興奮。

    大自然就是這麽迷人,永遠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

    這湖水形成得這麽神奇,裏麵長點魚更不奇怪了。

    周恒借故到船的前頭看看情況,其實是拿手機出來掃描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地方,然後方向朝那邊調轉去。

    本來是跟他們說找找的,那種魚比較喜歡在水麵一點的地方成群活動,仔細一些就能看到。

    到周恒用捕網撈起了幾條魚,放在碗裏時,吳教授和他的助理都眼前一亮,抑製不住的笑容。

    原來那真不是視頻的原因啊,魚就是長成這樣的,看著就像沒有一樣,因為幾乎就是透明的。

    伸手去碗裏試探碰碰,那魚的防禦也不是太強,也就是稍微躲一下而已。

    要是換成有些厲害的魚,能直接跳出碗去呢!

    吳教授連聲道:“新物種,一定是新物種!我研究這麽多年來,也是第一次見到它。哈哈哈……”

    說實在的,就是為了親眼見證這未知的生物,他把手頭上正研究的課題都暫時放了放,第一時間到這裏來。

    助理幫著吳教授拍下了一些圖片,然後做著詳細的筆錄,比如形態啊、大小啊、狀態啊之類的基礎數據。

    接下來要做稍微深一些的檢測,看看這種魚的性質、是否有毒,以及一些遺傳上的數據等等。

    他們帶來了一些簡單的測試儀器,可以做一些相應的檢測。

    這一通忙碌,天色都快暗了下來還沒結束,然後周恒的手機響了,是老媽打電話過來,讓他回去吃飯的。

    周恒說這裏還有幾個人,老教授和他的司機及助理。

    李芸蓮頓時說道:“你這孩子,怎麽不早說?你看看……”

    然後就聽到一陣腳步聲。

    想必她又忙著去再多弄菜去了。

    她昨天是聽周恒說過,會有省裏的老教授來,但沒想到今天就來了,周恒去接人的時候,恰好她不在家,也就沒跟她說。

    話說回來,周恒也不知道會忙到這時候啊。

    這個時間點了,那必然是要留人家吃頓晚飯的。說不定還得留宿。

    周恒的電話被匆忙掛掉了,還沒等他說話,吳教授已經猜出了通話的大致內容,說道:“這個,周先生啊,我們自己回去吃飯,不用你們再費心了,快給你母親說說……”

    “吳教授,您不用這麽客氣,叫我小周也行,周恒也行,另外,我媽就是那性格,我勸不了的。您要是不嫌棄的話,可以就在我家吃個便飯,晚上就在我家休息。要不然一會兒天黑了,得走夜路,路不好走。”周恒說道。

    吳教授又說道:“不用不用這麽麻煩,我們帶的有帳篷,我們做科研的,經常需要在野外呆很久,這個不是問題。”

    這麽大年紀了,在野外還得住帳篷,周恒心頭直感慨。

    他說道:“沒事的,您別跟我們客氣,農村就是條件不好,但總比住帳篷要好一點。這個不麻煩的。”

    等做完手頭的研究,天邊已隻剩下最後一些光亮了,幾個人趕緊收拾一下,把東西都準備好,周恒又把船開了回去。

    來到周恒家的時候,走路已經要打電筒了——教授的助理好像很習慣於應對這樣的事情,早就都準備在手。

    大黃狗也跟著的,還沒到家,他就“嗷嗷”叫了幾嗓子,提醒一下,他們回來了。

    李芸蓮已經做好了飯,一邊休息,一邊等著兒子回來。

    她迎了出來,埋怨道:“怎麽忙到現在的?小恒你也不勸勸老先生,事情做不完也不會跑,留著明天再做也行嘛!”

    吳教授一臉慚愧,說道:“這位大姐,真是不好意思啊,打擾你們了!”

    司機和助理也跟著說“打擾了”。

    省城普通話還是容易聽懂。

    周發強也出來了,笑道:“都莫站在外麵了,快進來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