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撿羊屎回來

字數:6451   加入書籤

A+A-




    這次的采訪,周恒說得不多,隻說了在養殖方麵,他的確是有些與眾不同,也得以使雞比平常土雞更優質。

    至於生態方麵,他沒有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功勞攬得太多,可能會給他帶來麻煩。

    反正到底是怎麽改變生態的,他一概說不知,就由著生態學家們自己琢磨去。

    其實由別人誇自己,總比自己誇自己更有力,還不麻煩。

    生態學家們肯定也不會指望他的,這是自己的專業領域嘛,於是又是上山采土樣、又是采集水樣——先前就有人指出,這裏的水樣不一般。

    那是去年水產專家得出來的結論,雖然還沒有正式寫出論文,但行業內也是有耳聞的。

    如果說這裏山水本身有別於其它地方,然後因為某種特定的原因,而產生了生態大變革,從而引發蝴蝶潮,這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他們也留意到了,不但是蝴蝶,各種蜜蜂也多了些。

    徹底的生態轉變啊。

    人們以往談到養殖,多是懷疑會汙染環境的,但這裏做得不錯。

    專家們猜想,可能是這裏的養殖,嚴格遵守散養密度,才能取得這麽別樣的成就?

    這就是目前這一期的采訪內容,專家們咬字也特別謹慎,從不用肯定性的口吻,基本上都是他們的猜測。

    當然了,這才來研究多久啊,哪那麽容易得出確定性的答案啊?

    總之一句話,這裏的生態問題,確實產生了不小的變革,專家們呼籲,這種極其稀有的生態轉變,希望市民能在喜歡之餘,也保護一下它,不要讓這裏的環境變化,隻是曇花一現。

    他們也知道,這裏在開發旅遊,以增加村民的經濟——他們當然是不反對的,不能為了環境,讓村民連飯都吃不上啊。

    而在不反對之餘,他們隻能盡力呼籲,來這裏遊玩可以,但請盡量不要破壞了這裏來之不易的生態變化。

    采訪完畢,新聞記者們感謝了他們,然後回去整理稿子,而周恒也與專家們客氣的淺聊了一下。

    由於這次蝴蝶潮裏,還引來了好幾種相當珍稀的品種,所以專家們真的很高興,這裏的生態問題,可以供他們研究個夠。

    不過,關於這個到底是怎麽形成的,關鍵點在於哪裏,他們還沒有很確切的方向。但是不用著急,總會有答案的。

    淺聊之後,專家們繼續他們的工作去,而周恒則暫時閑下來了。

    他打算把這期的采訪視頻也截下來,放到自己的網絡上去。既然是好事,那當然可以大力宣傳一下了,不用白不用。

    江曉萱給他端了一杯花茶過來,問道:“采訪結束了嗎?”

    采訪是以周恒的雞場作為背景的,他們山上的蝴蝶也不少,而且現在桔樹都開了花,很漂亮。

    從開始到拍攝再到專家們說那麽多,時間也過去不少了。

    江曉萱起先在這裏陪了他一陣,然後嫌無聊,四周散步打發了些時間,再回去給他泡了杯茶端過來,正好這邊結束。

    周恒接過茶杯,聞到一陣香味,問道:“這是什麽?好香啊。你走過來累不累?”

    畢竟山坡,走上來也是需要體力的。

    江曉萱戳著他說道:“拜托你能不能別把我當成老弱病殘,我很受打擊啊!我難道不是個正常人嗎?”

    有些人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當弱者看的。

    頓了頓,又問道:“茶是梨花茶,香不香?”

    他們這裏並沒有用梨花泡茶的習慣,是江曉萱在別處學來的,現在梨花正開著嘛,取材很方便,而且自然又新鮮。

    梨花開得很多,不可能每朵都能結成梨子的,適當摘掉一些,不會影響梨子的產量。

    周恒家的院子裏,種著兩棵梨樹,建新房也沒打算砍掉,所以梨花依舊開著。

    有道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他家有兩樹呢。這時候開得很香,蜜蜂蝴蝶一堆。

    而雞場上種的是桔樹,現在正值開花,也是滿山的蜜蜂。

    今天是桔樹的第三年,也不知道能收獲多少桔子。

    原本蝴蝶是追逐那些地上的野花的,但現在樹上開花了,一堆一堆的,光是這景象,都足夠一觀、讓人賞心悅目了。

    周恒喝了一口梨花茶,頓時感覺口齒留香,真正的心曠神怡,很是舒服。

    他說道:“原來梨花泡茶這麽好喝啊?我們以前都沒有喝過。”

    江曉萱嫣然一笑,說道:“這個不但好喝,還會對身體有好處。”

    不同的花茶,都會對人體有不同的好處。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間裏,成群結隊的蜜蜂嗡嗡的在附近飛著,繁忙的采著花蜜。

    不遠處,周恒父母正想辦法采集這些蜜蜂。

    他們聽老劉的妹夫說的,用這個辦法可以抓住蜜蜂,以後隻要它們來習慣了,就會把蜜產在這裏。

    他們在蜂箱裏,倒進一些蜂蜜,蜜蜂聞見了,就會飛進去吃這個。

    而第一隻吃到了後,就會把其餘的夥伴們也帶來,不一會兒就成群結隊。

    蜜蜂隻要適應了這裏的環境,就會一直住在這裏,築巢產蜜。不過,也不是完全那麽簡單的,比如蜂箱就是從老劉妹夫那裏買的,還請他指點了不少。

    這一滿山的桔子樹,多少蜂蜜啊,不采下來可惜了。

    不但他們家,其餘山上的各種樹,也差不多到了開花季,蜜蜂很多,不少人都在開始采蜂了。

    不知道能收獲多少,不管它,自家吃點新鮮蜂蜜唄。

    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年輕人回鄉當蜂農了,平時沒什麽事情做的時間裏,就拍些視頻宣傳,賺粉絲。

    周恒端著茶杯,走過去看父母忙得怎麽樣。

    他感覺父母一輩的人,真是奇跡。他們在接受現代知識方麵,總顯得很慢,但接受這種農作方麵的知識,卻是一點即通。

    即便才先前看到過老劉的妹夫馴過蜜蜂,再加上這兩天請教的一些,現在父母已經可以直接上手了,而且有模有樣,完全不慌。

    要是問他們怕不怕,他們會說:這有啥怕的?別人都能做,我們就能做。對於農活方麵,他們自問一生不弱於人。

    以後就能吃上自家的蜂蜜了。

    他們這山上,桔樹不少,現在開花季節,今年可產的蜜應該不會少。

    周恒確實沒有想到,自己辦個養殖,能將生態都給影響過來。

    他心頭計劃了一陣,說道:“爸媽,我明天去羊場那邊,把那裏的羊屎拖回來吧?”

    春季施肥正當用。

    周恒這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即使養羊,也想著把羊屎攢起來,然後拖回來自家用——有肥不流外人田啊。

    以前還擔心,這拖一車羊屎回來,還不抵油費的吧?現在看來,還是能抵的。

    雞場這邊,白天拉的雞屎散了滿山,收不起來,也沒管它,就這麽肥了山頭,野草和桔樹都能沾光。

    但晚上在雞舍拉的屎,也每天掃起來堆著發酵的,有機雞肥。

    而兔場那邊,兔子拉屎也掃不起來,同樣也是肥了野草,今年那裏蝴蝶也不少,而這些野草,也是兔子的口糧。

    至於漁場那邊,暫時還沒發現情況。

    所以周恒打算把羊屎先拖回來,春季要施肥了。

    周恒父母抬起了頭,本想說些什麽,但張了嘴還是沒有說。

    他們本來想說:我們去拖回來就行了。羊屎那麽臭,這髒活累活你讓我們來。

    然而他們不會開車,那路可不近。

    “要不……要不叫端陽那孩子幫忙拖回來吧?”周發強問道。

    兒子經常會有這老板來找、那個記者來采訪的,到時候別人拍到他拉一車羊屎,多難看啊。他想著。

    周恒擺了擺手,沒有那個擔心。

    他本來就是養殖戶,平時怎麽可能連點屎尿都不接觸到了?想幹淨就不能做這一行。而且現在每天都有貨發,徐端陽光是送貨就很辛苦了。

    他說道:“我自己去呆幾天吧,還要看看那邊的羊場情況。”

    今年開年的時候,他又買了一輛車,自己開著的,去年的那輛皮卡,就完全用來送貨用了。

    不過說到拉羊屎帶來,這恐怕要借一輛大拖拉機了,小車既裝不了,拉著也難洗。

    江曉萱說道:“我也去。”

    周恒無奈,說道:“我拖個羊屎,你也跟著去?你不嫌臭?”

    江曉萱嘻嘻一笑:“我要給你拍下來,讓你的廣大粉絲看看,好讓他們同情你一下,多給你打賞點。”

    “很臭的,到時候熏吐你怎麽辦?”

    “我……我站遠一點啊,站在上風口。”

    行吧,願去就去吧,不知道她是什麽惡趣味,這事也要跟著。

    江曉萱不知道他此時在想什麽,要是知道的話,肯定要把他的腦袋按下來,在地上摩擦一下,讓他好好認識“同甘共苦”四個字怎麽寫。

    正聊著天兒呢,不遠處有人喊:“周恒,周大老板,忙不忙?”

    周恒一看,是給他做事的劉文林。

    開年過後,這人回打工的地方辭職,到期後就回來,正好趕上村裏開展養殖,他就幫忙幹活。

    每天孵出多少小雞、送到了誰家那裏,養殖情況怎麽樣,誰家總數多少、誰家又是多少總數等等,他都有本帳。

    到時候周恒按價回收,這些數量也是要達到的,不能賣給別人。

    劉文林除了記數外,平時村裏養殖戶如果有什麽事情,安排打疫苗等等之類的事情,都可以找他,有糾紛了他負責處理等等,大事才找周恒。

    要不然,像周恒離開家裏一段時間,這裏沒人管著,豈不是要亂套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他還是很稱職的,而且管理村裏人也是相當有一套,減少了周恒很多的麻煩。

    周恒應了一聲,問道:“什麽事?”

    劉文林笑道:“沒什麽事,你不要緊張,就是我爸請你們去我家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