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迎親隊伍

字數:6207   加入書籤

A+A-




    孫計安的臉上寫滿了“是是是,我知道你結婚了,有孩子了,你女兒很可愛,我都知道了,行了吧?求求你不要再來折磨我這個單身狗了”的表情。

    周恒滿足的向別人表達了自己女兒的可愛之後,再發一條語音給媳婦:“再發一條過來我看看。”

    他以前曾一度非常鄙視別人曬娃啊、曬照片啊、曬視頻啊,感覺那樣很low,太low了,完全不像個有腦子的成年人。

    有什麽好曬的呢?誰家沒個娃啊,結婚了有孩子不是很正常的嗎?有什麽可曬的?

    什麽你家孩子是最漂亮的?嘁,你是沒見過漂亮孩子吧?別人誰誰的孩子,都比你孩子聰明又漂亮,別人曬了沒有?

    然而現在……

    唉,這臉啊,已經不是臉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

    是不是每個人都會變成這樣,這是無法避開的?

    江曉萱回複他:“沒得發了,小家夥現在睡著了,剛剛那條是一個小時前拍的,她不睡覺我怎麽做飯啊?”

    小孩子在這麽小的時候,需要大量的睡眠,一天要睡二十個小時,幾乎隻有吃奶的時候才能醒著玩。

    周恒說道:“睡著的視頻也可以。”

    他反正現在也不忙,人家這邊現在正在核對嫁妝和禮物呢,還要講一會兒的流程等等。

    有些人迎親,一輩子也隻迎那麽一次,流程雖然都看別人做過,但輪到自己,還得靠媒人再講講,怕漏了什麽細節。

    大喜的日子裏,一個個是既高興又緊張,生怕自己哪一步做錯了。

    周恒很快就收到了一段小石榴睡著的視頻,而奇葩的是,視頻裏所有人都在香噴噴的吃飯,吃著熱氣騰騰的蘿卜燉羊肉湯——

    隻有小家夥一個人在搖床裏睡著,小貓兢兢業業地坐在旁邊守著她,一動也不動,甚至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貓會帶孩子了!

    旁邊幾個大人吃蘿卜喝湯多帶勁,它就認認真真的坐在搖床的另一頭,盯著睡著的小可愛。

    這是什麽世道,哈哈哈。

    周恒給江曉萱發語音:“你們也是可以啊,奴役一隻貓來幫你們當苦力啊!”

    江曉萱發了回複過來,卻是老娘的聲音:“又不是我們叫貓去照顧孩子的,它自己有那麽乖,你說有什麽辦法?”

    周恒聽著老娘的聲音,都不由得笑了出來,原來是貓自己要看孩子的。

    小貓為這個家,真是操碎了心啊。

    好在是孩子比較容易帶,睡著了放在她的小搖床上就可以,能睡很久。不用整天抱著睡覺,所以大人能比較有自己的時間,能坐下來好好吃上一頓飯。

    所以他們都在喝著蘿卜燉羊排,吃得美滋滋呢。

    聽說有的孩子前幾個月很要人操心,必須要抱著睡,連吃的時間都不給,一放下就哭。

    他們家的小家夥,這方麵倒是還不錯。

    而且她體質非常強,可能是孕期吸收的營養不錯,每次去醫院做體檢,醫生都說這孩子體質非常好,手勁非常大。

    又美滋滋的欣賞了一遍孩子睡著的樣子後,周恒興致勃勃的去跟佘族人迎親。

    畢竟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這種傳統儀式。

    這一整支迎親隊伍,全部都是穿著華麗的民族服飾。

    前麵的人抬著裝飾好的各種迎親物品,雞鴨魚肉、雞蛋、豆腐、果酒等等,場麵聲勢很大,浩浩蕩蕩的走一長串隊伍。

    他們解釋得更複雜,裏麵有紅紙包好十二包小紅包:即卷風冠包、請祖包、梳頭包、捉青蛙包、封箱包、闌期包、伴娘包、上轎攤傘包、托媒人包、轎符包、回頭包、開轎門包等,去女家,這叫“源祖禮”。

    另外,別看他們村莊不怎麽樣,但姑娘們頭上、手腕、腰間戴著的,可都是貨真價實的銀飾,走在路上叮叮當當的響,清脆又好聽。

    苗族也有各種銀飾製品的,一副完整的首飾據說能有幾十斤,而且現在已經有商業化生產的了。

    但各民族的首飾風格、流行審美顯然不一樣,各有特色。

    佘族的民族圖騰是鳳凰,所以頭飾、手鐲等等這些,都是各種鳳凰的款式。

    隊伍裏有先前見到的那個藍家勳,他正樂嗬的拿著相機拍照呢,而他主要的錄像原因,是想記錄下隊伍裏的山歌。

    這裏可有一個專業的唱歌選手,專門為了應對新娘那邊的出提的。

    周恒和孫計安也混跡在抬禮品的人群之中,感覺很新鮮有趣。

    這對新人都是佘族人,所以新娘是本村的,不用走太遠就能到了。

    新娘家是姓雷的,佘族四大姓之一,因為原本他們隻有四大姓,盤、藍、雷、鍾,以前不許和外族人通婚,所以轉來轉去,仍然是四大姓。

    大隊伍走著走著,來到了一條小路前,而小路的前端,那裏也是敲敲打打很熱鬧,聽著就是新娘家了。

    媒人在前麵停了下來,因為路被人攔住了。

    攔路的是新娘那邊的一堆女親戚們,什麽阿姨舅母姑姑嬸娘大嫂的,都穿著漂亮的民族服飾、頭戴鳳凰飾品,笑嘻嘻地拿著一大把杉枝,把路給攔了。

    這邊迎親隊伍就明白了,媒人先放了三個雙響炮,示意“我們迎親的來了”。

    攔路的那邊,回應放了兩個雙響炮,意思是“知道了”。

    而她們手裏的杉枝,是夜裏要對歌的意思。

    這邊迎親的隊伍,早就作好過準備,隨行而來唱歌的“赤郎”走上前去,折下三枝杉枝,向路邊上拋,再折一支拋路下。

    然後,遞過一個紅包,阿姨舅母姑姑嬸娘大嫂就拿掉杉枝刺給予放行。

    這邊迎親的隊伍,開始放一架很長的鞭炮。

    總之,各種儀式感滿滿。

    放過鞭炮後,迎親隊伍通行,被迎進了新娘家的正屋,把剛剛挑來的各種迎親禮和禮物擺在廳堂中央,一一展示。

    進屋的第一件事情,當然還是喝茶。

    這茶有名堂,名叫“寶塔茶”。

    迎親這邊派四個伴郎去代表,加上唱歌的赤郎就是五個人,而女方那邊,也派了四個漂亮的伴娘端著茶過來。

    茶是托盤裝著的,一共五杯,其中四杯在底下擺成“田”字形,另一杯擺在四杯的上麵最中間,兩層茶杯,形似寶塔。

    赤郎接過茶盤後,不動手,隻動嘴,把最上麵的那杯“塔尖”叼在嘴裏,慢慢的把茶喝了,講究一滴不剩、一滴不漏。

    據說這就顯示了男方的智勇雙全。

    然後剩下的四杯,再轉給四位伴郎喝了。

    喝幹茶水將碗送還女方,然後伴郎這邊和伴娘那邊,麵對麵作撙,叫“捉田螺”。

    接著請迎親者脫去草鞋,洗淨腳,穿上布鞋,叫“脫鞋”禮。

    之後新郎的伯伯將所有禮品清點給女方廚師和叔伯。

    禮品中有嶽祖父、嶽父、舅公的鞋子一雙、豬腳一隻,送嶽祖母、嶽母頭巾縐紗一條、鞋一雙,嶽母還有衣料一件,送新娘的禮物除了衣服鞋襪飾品,還有一付“鳳冠”頭飾,新娘就戴著這付首飾出嫁。

    周恒看著這些儀式,感覺比他們複雜多了,他自己結婚時,都沒有這麽麻煩。

    不過,還是挺有意思的。

    他看了看屋外的自然風光,那種未經文明浸染的原始生態,再看看這種傳統的婚禮,真有“天人合一”之感,就覺得是那樣的和諧。

    外麵的山水很漂亮,很自然,幾乎不用加什麽雕飾,隨便在哪裏拍攝一下,就是一處非常漂亮的自然景觀。

    如果這裏的人能富起來,那就什麽都不缺了,也不羨慕外麵大城市的繁華生活,就在這裏閑雲野鶴的生活一輩子,也是值得的。

    在這裏呆一呆,都能讓人心靜下來。

    接下來的儀式還有不少,像鬧廚房啊,借鍋啊,都是各種鬧,大概就是迎親的隊伍要在女方這邊擺酒,請女方的人吃一頓——迎親隊伍裏,就有廚子一夥人的。

    不過女方這邊,伴娘什麽的肯定不讓這一切順利的進行,借廚房可以,鍋碗瓢盆不給你,你要自己想辦法。

    這裏的想辦法,也就是對唱山歌環節,女方唱的山歌就是迷麵,男方唱迷底,唱得對上了,就把鍋碗瓢盆一樣一樣的“借”給他們。

    也就是圖個熱鬧而已。

    這種形式的婚禮,並不同於別處流行的那種低俗的婚鬧。

    後續複雜無比的各種“盤歌”、“搶雞籠”等等之後,隊伍最終才成功迎到親。

    周恒也算是品嚐到了幾頓佘族婚宴菜了——女方那邊一頓,回來男方這邊又一頓。

    傳統婚禮挺熱鬧。

    藍家勳坐在周恒旁邊,看得津津有味,說將來他自己結婚時,也要搞這種傳統婚禮。

    他還很神秘的告訴周恒,就算是佘族婚禮,每個村落不同,儀式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地方流行哭嫁,據說新娘要哭三天,哭到嗓子啞掉,就顯示她極為不舍得娘家。

    但他們這裏明顯就沒有,所以說不一樣。

    而有些地方就更淡了,被漢化後,基本沒剩下多少,不但不會唱佘歌,不知道佘族的舊傳統,甚至連佘語也不會說,隻會說普通話。

    他經過的村子裏,就看到有人請老人去教的。

    而他,同樣是來老人這裏學佘歌,想要將它發揚光大,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傳唱。

    周恒看他精神頭十足的樣子,但很好奇地問他:“你們家……是有礦的吧?”

    感覺浙省的人都很有錢,要不然怎麽撐得起他這樣四處浪蕩。

    藍家勳笑著搖搖頭:“我們家裏沒錢,窮得很,隻有幾個商鋪而已。不過比這裏是要好一點,我奶奶啊,八十多歲了,我從小就聽我奶奶學佘歌,所以喜歡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