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工藝不對,那是要死人的

字數:5236   加入書籤

A+A-


    “怎麽可能!我們的圖紙在完成後都會校對,校對完成後還有審核……這些都是按照標準流程走的,怎麽有問題呢?這麽多年也沒出問題啊……”

    許明輝愣了。

    拿著圖紙看起來。

    可不管怎麽看,都沒找出問題的所在。

    看不出來,他就直接問劉躍:“沒發現哪裏有什麽問題啊。”

    許明輝確實沒找出問題在哪裏。

    “比如這裏,火箭筒後蓋及前蓋,都是用來密封發射筒中火箭彈的,避免外部的水汽或有害氣體在儲存過程中,對火箭彈產生侵蝕。按照技術部的工藝要求,車工在前,隨後銑工加工,然後是鉗工……”劉躍直接抽出一個零件的加工工序圖,指著給許明輝看。

    “沒錯啊!這類零件工序都是如此,車工在前、其次是銑工、最後是鉗工,如果有更高要求,後麵還有磨工等……”

    許明輝更是不解地看著劉躍。

    劉躍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許總,設計圖紙對前後蓋的要求不一樣,尤其是後蓋。發射前,前蓋需要螺紋壓緊密封條確保密封;發射時,前蓋必須打開才能拔掉限製杆,否則無法打開擊發機進行射擊……”

    許明輝更是疑惑。

    他覺得劉躍這是小題大作,“工藝圖子有注明啊,兩份文件,這跟工序安排又有什麽關係?”

    “後蓋的中間采用可破設計,火箭彈發射時,發射藥燃燒產生推力,在發射筒內達到一定壓力後,會自動破開後蓋,從而推動火箭彈脫離發射筒,推力過高,會讓火箭彈發射超過設定的點火距離,從而導致尾部發動機無法按時點火工作……按照這種工藝加工,最終會導致火箭彈發射時後蓋無法破開產生更大推力;或者在壓力不足的時候就被劈開……”

    劉躍把整個火箭筒工作原理說得很明白。

    而且把造成的後果,也嚴肅指了出來。

    設計方案裏的具體介紹都有。

    顯然,許明輝沒看。

    甚至整個技術部都沒有看或者沒認真看。

    要不然,就不會采用現在這樣加工工序。

    “我們考慮過這問題,所以工藝文件上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加工過程必須保證所有後蓋的厚度控製在0.001毫米範圍內……”許明輝很無辜地看著劉躍,辯解著,“所有機械加工,不都按這種順序排加工工序麽?”

    劉躍突然想要給徐明輝一巴掌!

    最終,還是忍了。

    “許總,先車床加工,然後銑工跟鉗工。請問一下,在後續銑加工時,如何保證後蓋破開位置的尺寸一致?車工排在後麵,才能確保所有後蓋尺寸保持一致……咱們這是小批量生產,不是單件。”

    劉躍有些無力地看著許明輝。

    他自己在機械加工車間待的時間不長,了解的生產工藝都比他們強!

    以前劉躍根本不考慮加工問題,隻管拿出設計,自然有實驗車間的人根據他的設計來加工,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

    畢竟,他們有著嚴格的質量控製體係,完善的技術標準。

    軍工係統,任何產品生產,但凡有0.001毫米超差,報廢!

    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甚至很可能一個頂級零部件,生產周期長達幾年時間,各種尺寸哪怕都符合設計要求,隻有某一個尺寸超差0.001,生產成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依然必須報廢。

    原因無他,一旦要求這樣嚴格的零件裝配到航天飛機上,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去月球基地的宇航員無法到到達基地或者無法返回地球!

    或者裝配套到某些超級衛星上,結果就是衛星無法進入預定軌道……

    這樣的結果,誰能承受?

    “沒法保證一致,就上磨床啊,那樣一來,厚度絕對不會有問題……”

    許明輝依然認為劉躍太過小題大作。

    機械加工按照生產工序,隻要需要多種設備加工的,涉及到車床的回轉體零件,幾乎都是車床加工排在前麵;平麵銑削類,就是銑床或刨床排在前麵,然後才是其他機械設備加工……

    磨床這種屬於高精度加工的設備,幾乎都是最後的精加工才用得上,排在後麵。

    “後蓋中間有個弧麵,需要車床加工,弧麵如果先加工出來,銑工加工時,能否保證內部加工尺寸一致?車工加工的弧麵跟銑工加工的幾個小平麵,是否能接平?弧麵加工成型,銑工如果把小平麵加工深了,如何保證尺寸?如果無法保證尺寸一致,火箭彈發射時候,如何確保在相同的壓力範圍內所有後蓋破開?”

    劉躍語氣不善地問出了一係列的問題。

    許明輝似懂非懂。

    見劉躍如此重視,即使他不知道問題在哪裏,可這是劉躍的設計,必須按照他的要求來。

    要不然,人被挖走了,他向誰哭去?

    “召集所有工藝人員到車間現場,跟加工零件的技術工人們溝通討論,改工藝!”

    劉躍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必須改工藝。

    “加工工藝安排之所以出現這問題,跟技術員平時很少到加工現場了解情況脫離不了幹係!之所以頂級技術工人屬於國寶、屬於戰略級,就因為他們掌握的豐富經驗!我在車間幾個月就能了解到的東西,我很難理解為什麽技術部的人在廠裏這麽多年不清楚,居然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劉躍原本頂級設計師的氣場爆發了出來。

    總部機關認可他成為2186廠的技術副總工,那他就必須在技術方麵拿出技術副總應該有的強硬。

    “怎麽了?”

    正在許明輝被劉躍訓得一臉尷尬時,鄭建國剛好從門口進來。

    後麵還跟在呂濤。

    劉躍沒有向鄭建國等人吐槽,整個廠子的管理混亂,跟這兩位也脫離不了幹係。

    倒是許明輝向兩人把事情說了一下。

    “既然工藝有問題,就按劉躍同誌的要求,讓技術員到車間一線去。我們這些搞技術的同誌,確實脫離實際,以前沒搞新項目時,用老工藝沒問題。現在還抱著不學習、不上進的態度,將來2186如何跟其他單位競爭?”

    鄭建國的話倒是讓劉躍有些意外。

    難道鄭建國說這話是給他聽的?

    呂濤明白劉躍為什麽驚訝,在旁邊解釋著:“以前任務多,工作一直都是抓革@命、促生產,沒有新產品,依然計劃難以完成……而隨著後麵生產少了,好的技術員被2109挖走,業務越來越少,大多數人都看不到未來在哪裏……”

    呂濤的解釋讓劉躍明白了為什麽2186這樣。

    他能理解,但是不能讚同。

    這可是火箭炮生產廠!

    “2109一直不要技術部的其他人,不是他們好心,優秀的技術員早被他們給弄走了!沒了他們,咱們更沒有能力搞新產品設計了……”鄭建國補充著解釋。

    劉躍聽到這話,直接翻了白眼。

    感情鄭建國檢驗人才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看其他單位搶不搶。

    不過這樣的方式好像也沒錯?

    幾人直接進了廠技術部工藝組所在的辦公室。

    裏麵有著六七名工藝員。

    劉躍剛進去,就看到之前質疑他273火箭炮設計無法實現的那位頭發花白的老技術員正跟其他幾名技術人員討論273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某些技術。

    “吳達,讓大家都先停一下。”

    一進入辦公室,許明輝就對頭發花白的老技術員說到。

    劉躍這時才知道他的名字。

    安靜後,許明輝把劉躍提出問題說了出來。

    整個工藝部的人聽到劉躍要求改工藝,頓時不滿地看向劉躍。

    吳達則是直接開口了:“劉副總,咱們的工藝,都是按照以前的工藝流程來的,而且經過討論,沒有問題……”

    改工藝?

    這在他們看來,那是不可能的。

    改了,就是否定了他們一天一夜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