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下)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自從福德寺的了淨禪師與大鳥神社的田代大宮司前往淡路,拜訪平手汎秀求助以來,又過了二十餘日。期間幕府的新代官——飯尾真遙,禦木益景二人,終於開始正式出手,挑起了爭端。這兩個上任不久,根基淺薄的和泉守護代,勉力動員了近兩千人的直屬兵力,兵分四路,一日之間,就查封了三間廟宇,拆毀了四座土砦,沒收了二千六百石的土地,收繳武具七百餘件,俘獲僧俗三百六十餘人。
不消說,這些原來都是大寺大社的“非法所得”,新代官們三令五申,屢次警告無果之後,終於動起了真格。諸多財產經過“仔細審查”之後,一小部分發放給了此前被欺壓的小型寺社,大部分則“收為公有”,變成了代官們的領地。
此類事變,要是放在往日,那自然是由高僧大德領銜,帶領宗教勢力同仇敵愾,發動群眾維護“神佛的尊榮”了。但如今和泉國內的僧侶和神官們,全然是無法上下一心的。此前以福德寺和大鳥神社為代表的大寺大社,借助“自治”之名,對於小勢力極盡欺壓,早已令人敢怒不敢言了。而今眼看著這些“強盜”變成受害者,甚至還退還了一部分“賊贓”回來,大家無不拍手稱快,稱讚“天道好輪回”,沒落井下石就算對得起香火情麵了,又豈會有絲毫協力作戰的意思呢?
單獨的一寺一社,若無法與基層團結起來,是不足以對抗守護代的軍隊的。所以福德寺的了淨禪師與大鳥神社的田代大宮司,也沒什麽辦法可用,這兩人甚至不敢呆在和泉國內,而是一直在近畿各地徘徊,發動徒勞無功的輿論攻勢。
當然,完全說是徒勞無功,似乎也有點過分。京都、奈良、高野山等各地的宗教人士們,本身與這件事沒什麽利益關係,又缺乏深入的了解,僅僅是出於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心理,對於和泉的福德寺和大鳥神社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對飯尾真遙,禦木益景兩人的暴行表示“強烈譴責,嚴正抗議”,連帶著足利義昭的名聲也大受影響。
當然,動嘴譴責抗議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動手幫忙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上下嘴唇一碰說幾句漂亮話是不要錢的,大軍開拔卻是會花錢如流水的。
對此足利義昭是厚著臉皮忍下來了,甚至不惜屈尊拜訪了比叡山、賀茂神宮等地,向這些宗教界大佬們低頭。作為一個空殼子征夷大將軍,他是不能輕易得罪人的。但低頭歸低頭,實際行動是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足利義昭是個明白人,幕府的聲望固然重要,卻又怎麽比得上實利呢?
當然具體的情況,公方大人也不可能深入一線去了解,他隻能知道個大概。且不說體麵問題,明智光秀之類的臥底們不會給他到前線刷聲望的機會,他自己也未必敢冒這個險。
織田信長那邊當然也不可能得不到消息。他倒是延續了用人不疑的優良習慣,坐等平手汎秀出手收拾局麵,沒有直接插手幹涉的意思,頂多也就是命令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和京都留守塙直政加強戒備,防止殃及池魚罷了。
既然兩位大佬是這麽個態度,底下的人更不用多操心了。出於不同的立場,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但在這微妙的政治平衡之下,也沒誰敢貿然幹涉。
如此這般,幾番蹉跎,最終還是沒人出來阻止新代官們在和泉的“暴行”了。當事人自然是乘勝追擊,連續出動,十數日之類,一共奪取了兩萬石土地。
眼看著大寺大社節節敗退,恐怕是要割一大塊肉來,才能保得住門跡了。
於是四下不明所以的無知群眾,紛紛開始稱讚飯尾真遙,禦木益景二人目光如炬,精明果決,為幕府立下一大功績,好事者無不紛說:“我早說過那和泉的寺社不過是徒有其表,果不其然”之類的話。兩相對比,名滿天下的前任代官平手中務丞大人,似乎就略嫌過於“綏靖”了,身上的光環頗有幾分失色。
直到入了四月,春末夏初,事情突然又起了急變。
在各方都未注意到的化外之地,自和泉以南,無端殺出了一支沒有旗號的神秘軍隊,總數不過一千五百,軍容旗幟甚為雜亂,作風卻悍勇狠辣,一路不宣而戰,對新任代官們的軍隊發動猛烈突襲。
飯尾真遙,禦木益景二人本有兩千人馬,近來順風順水聲威大震,於是又招納了一批俘虜和浪人,總數已接近三千。但在這一千幾百的神秘部隊麵前,竟是沒有絲毫的抵抗力,一戰即潰,再戰再潰,三戰三潰,於是再沒人敢打了,抱頭鼠竄,人仰馬翻。兩位代官逃回岸和田城的時候,隻剩下了一百多親兵。
別看就這麽不到兩千人,對幕府來說還真不好對付。
和泉的兩位新代官,勉勉強強才湊出兩千多烏合之眾,明顯不是對手。足利家直屬部隊能打也就兩千人,是壓箱底的老本,舍不得用在這種地方。
指望和泉國人眾嗎?然則兩位代官剛剛以“去年未曾有過作戰”為由,逼迫他們繳納了額外的“兵役免除稅”,現在國人豪族們正好有充分理由來拒絕征召。
信長當然能輕鬆解決問題,但是不付出一點代價,如何能請得動?須知本來是虎口奪食,從織田那邊搶來了和泉守護代職位,才引發的問題。
近畿諸多豪族雖然都名義服從幕府,卻未必肯出力——何況就算肯出力,每家單獨拉出來實力也未必足夠,必須要組成聯軍。
然則幕府又拿不出一個威望足以當聯軍統帥的人——除非足利義昭親自出征。不過考慮到上次圍攻物集女城的時候,敵方隻有八百人,就驚得堂堂公方大人雞飛狗跳……
總之隻有一個“難”字。
幸好這支“神秘部隊”,追擊逃兵劫掠財物的興趣大於攻城,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勉強安定下來,派人一查,才知道,這支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竟然是紀伊國的雜賀傭兵。
那麽雇主的身份——用腳趾也能想到,自然是利益受損的大寺大社了。誰能料到,了淨禪師和田代大宮司流亡境外,居然憋出這麽一個招數來。
雜賀傭兵膽大包天,凶名遠播,收錢辦事並不稀奇。隻是他們價碼既高,接單子又挑剔,並不是什麽人都請得動的。堂堂平手中務丞,偌大的麵子,雇傭三千人出戰兩個月,就花費了五千貫之多。
和泉的那些和尚與神官,從身份和財富上來看,似乎沒到這個檔次才對。不免讓人懷疑,這背後是否有什麽陰謀詭計呢?
雜賀黨的首領之一鈴木氏倒是立即向幕府和織田一方澄清,他們無意幹涉此事。目前當家的鈴木重秀雖然粗豪卻不糊塗,不是為了錢什麽都能幹的。平手中務大人特地囑咐過附近勢力不要參與和泉事務,重秀上次與平手家合作愉快,又見織田一方如日中天,並不願輕易掃了麵子。
但鈴木家隻是名義上的首領,能管得住的黨羽也有限。這次出兵的,就是跟鈴木家不太對付的土橋家。
至於是誰在中間牽線,雇主的錢財從哪裏來,這些問題,鈴木重秀是當真不知道。
平手汎秀倒是能回答這個問題——自己出的錢,自己能不知道嗎?乃至如何不動神色,不用親自出麵就讓了淨禪師和田代大宮司與雜賀黨扯上關係,又是如何利用鈴木家、土橋家之間的矛盾,慫恿後者接下這個能夠“揚名天下”的訂單,這些細節平手汎秀都大抵知道。
之所以是“大抵知道”而非“一清二楚”,因為隻提供了方向和資金,全過程是本多正信利用他在一向宗當中的關係實行的。
本多正信還進一步建議,讓平手汎秀光明正大地給了淨禪師和田代大宮司送一筆“慰問金”,而不需要暗中襄助,如此則戲劇效果更足。但這個提案被否定了,因為平手汎秀覺得,那樣就入戲太深了,過猶不及,未免顯得太假。
所以最終,平手汎秀的反應隻有一句——“發生這種事,大家都不想的……”(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