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行色匆忙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A+A-




    “快,加快行軍速度!”高順一邊催著將士,一邊向前方望著,一臉焦急.

    “高將軍不用著急,你這樣行軍下去,等我們趕到平涼關,也已是精疲力竭,別說不能投入戰鬥,能不能自保都是大問題了!”陳到在旁一邊勸著,一邊不自覺的拍馬加速,

    雖然這用兵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那急切的心情,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馬越傳來的消息太讓人震驚,平涼關隨時可能不保,帝國的大門就這樣被帖木兒敲開,那還了得?

    “三弟,你可一定要撐住啊!”齊天此時也是雙眉緊鎖,雙拳緊握,

    “什麽,四十萬大軍被殲滅,平涼關隨時不保?“元起高坐明堂,萬分震驚,

    “是,聖上,帖木兒借被刺引誘我軍殺出,此刻應該再起大軍,將帖木兒拒於國門之外!“諸葛亮出班奏道,

    元起伏案沉思,帖木兒被刺,郭嘉辛苦走一遭,反倒讓帖木兒做了那漁翁,時也,命也。

    元起抬起頭笑道:“哈哈,帖木兒就算攻破平涼關,也必敗於我元氏手下!孔明啊,就由你來主持增兵的事吧!退朝。“元起微微笑著離開龍案,

    平涼關內,帖木兒此刻正坐高堂,端著酒杯,看著案下眾臣工,不禁意氣風發,席間,帖木兒興致勃勃,不但喝了大量的葡萄酒,還喝了度數更高的阿拉克燒酒,這位七十歲的老人就像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一樣,興致上來時,還跟自己眾多的嬪妃一齊載歌載舞。這一輩子,他已建立了輝煌的功業,在他的帝國的建立過程中,所有強大的帝國無一能夠迎其鋒芒,三十多年的征服戰爭,他建立了一個首都是撒馬爾罕,領土從德裏到大馬士革,從鹹海到波斯灣的大帝國。他的兵鋒所向披靡,屍體堆成了山,人頭砌成了塔。

    作為自己人生中可能是最後,也是他自認為最有可能和他匹敵的元氏帝國,一戰之後,四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平涼關匍匐在自己腳下,現在,隻要他能再征服元氏帝國,他就是真正的世界之主,成吉思汗!

    帖木兒很高興,席間喝了許多酒,大醉而歸。

    燕京,諸葛亮親自點將,張龍,趙虎,張衝,左慈,黃勇,張縱等大將赫然在列,天歸軍,地歸軍等隨大軍一起出征,按照元起的意思,此次除了水軍,各部大將傾巢而出,不僅要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且要把帖木兒打疼,打服!

    高順和陳到經過連日急行軍,終於與馬越“勝利會師”,馬越一路被帖木兒的騎兵追著打,那可真是,跑過村莊跑過河,一路悲傷一路歌,被一幫人群毆,這種感覺,很不爽!

    好在高順和陳到率的十萬大軍終於趕到,這種追殺才嘎然而止,郭嘉雖然是文人,不過他的情緒相對來說還好些,比起在帖木兒的控製下逃亡,在國內逃亡,又不是第一次,相對還是容易些,情緒上也稍微能給他更多的安慰。馬越就差了,此刻胡子拉茬,蓬頭垢麵,讓高順和陳到二人唏噓不已。

    略微梳洗之後,馬越就和郭嘉,高順,陳到坐在一起,討論著下一步的軍事計劃,前麵帖木兒大軍已然攻破平涼關,他們這十萬大軍去攻城,想以少勝多,還是不太現實。所以眾人商議之後,就是派斥候繼續打探,而他們則等齊天率大軍趕到後再做決斷!

    齊天一路從並州率軍趕來,也是好不辛苦,由於擔心馬越,齊天是能多走多走,能少休息少休息,緊趕慢趕,還是在半個月之後和馬越他們“會師”了。

    馬越他們時刻提防帖木兒大軍掩殺而來,所以兵分兩路,當道紮營,與高順他們成犄角之勢,他們也清楚,齊天的援軍快到了。

    緊張的等待,熱切的期盼,帖木兒的大軍並沒有掩殺過來,齊天卻是率大軍趕到了,兄弟二人終於相見,自然少不了一頓長談,待得月上枝頭,大家就緊張的在一起商討前敵對策!又是一番通宵達旦,好不辛苦!

    大後方,諸葛亮率五十萬將士直奔平涼,一路上和龐統,趙虎,黃勇,張衝,左慈等眾謀臣,將領反複討論作戰方策,兵力配置。

    “孔明,此戰我們不能再敗了!”龐統和孔明對坐案前,正在說著,

    “是啊,帖木兒既然拿下平涼關,必然一鼓作氣,依托平涼關,向中原掩殺,後續兵力也會源源不斷,這是場硬仗啊!”孔明也有些擔憂的說道,

    “不知道齊將軍他們現在是什麽情況,此刻應該已經和帖木兒戰上了。”龐統說道,

    “我軍初戰即敗,三軍士氣低落,此時不宜主動出擊,應作好防守,再做圖謀!”孔明道,

    “是啊,我也是這麽認為,若是沒有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勝仗,這個場子可不好扳回來。要不要讓齊將軍先做防守,待我大軍會合後相機而動?”龐統道,

    “我已命人告知齊將軍,要他作好防守,帖木兒挾大勝之師,我軍宜暫避鋒芒,不可意氣用事,再生新敗!”孔明說道,

    “如此甚好!”龐統端起茶一飲而盡。

    齊天,馬越,郭嘉,高順等雖然領數十萬大軍,而且有精銳重裝騎兵飛龍軍,他們並沒有進攻,而是和諸葛亮,龐統他們的想法是一致的。諸葛亮聽元起說過地球上的一個戰例,秦趙兩國長平之戰,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急於求勝,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白起針對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元起臨行前也特意說了下:趙之前車之鑒,末要再我元氏發生。

    如今元氏也被帖木兒一戰殲滅四十萬大軍,看數量和長平之戰類似,但是元氏帝國還有龐大的國力支撐,後方還有上百萬大軍,與長平之戰時的趙國相比,是強了太多,但是,如果同樣的錯誤再發生一次,元氏帝國也就危險了,所以,諸葛亮在信中也是千叮嚀,萬囑咐,要求齊天不要主動出擊,免得犯同樣的錯誤。

    所幸大家都知道此戰關乎國運,馬越新敗下,更是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時間就在諸葛亮率的大軍行色匆匆,齊天,馬越他們在嚴陣以待中一天天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