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閑談
字數:4640 加入書籤
廚房裏,秦文慧和王崇慶低聲說著話。
“老王,這年輕人怎麽回事?你怎麽什麽人都往家裏領啊?”
秦文慧皺眉道。
王崇慶道:“文慧,你這話可別讓龐老師聽見,我可是好不容易把他請回家的。”
“龐老師?請回家?”
秦文慧呆了一呆。
“是這樣的……”
王崇慶連忙將今天發生的事和秦文慧說了一遍。
“你是說,這個年輕人,是一所小學的老師,而他的數學水平,很有可能超過了你這個大學教授?”
秦文慧有些不可思議。
她好歹曾今也是林城大學的職工,自然知道自己丈夫的學術水平如何。
雖然王崇慶在國內數學界算不上一流,但二流偏上的位置總是有的。
一個小學老師,看起來還沒自己兒子大,能有這樣的能耐?
王崇慶有些尷尬道:“這個確實有些難以理解,但龐老師的水平不僅我親眼見證,我們數學係的羅主任還有學校裏的學生們都是有目共睹的。”
秦文慧若有所思道:“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那麽這個龐老師也真不容易,我們確實應該好好招待對方。好了,你先去陪客吧,我泡壺茶,你去弄點瓜子花生什麽的,待會兒我幫他把房間收拾出來。”
王崇慶笑了起來:“不愧是我的內賢助。”
“去……”
秦文慧白了他一眼。
沒過一會兒,王崇慶、秦文慧夫婦便從廚房裏走了出來。
秦文慧將茶壺茶杯放倒茶幾上,又給龐學林倒上,笑著說道:“龐老師,先喝口茶,潤潤嗓子,我待會兒幫你把房間收拾出來。”
“嫂子,麻煩你們了。”
龐學林感激道。
他能感覺出來,秦文慧去了趟廚房,估計王崇慶對她說了些什麽。
秦文慧對自己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客氣中帶著冷漠,到現在隱隱有種熱情的成分在裏麵了。
龐學林原本想著要是秦文慧不歡迎自己的到來,那麽自己最多在王崇慶家住上一兩天,然後就找借口搬出去,這樣一方麵全了王崇慶的麵子,另一方麵也免得他們夫妻倆心生嫌隙。
現在看來倒不用這樣了。
“來,龐老師,吃點瓜子花生,我們先看會兒電視!”
王崇慶端了盤幹果過來,然後又打開客廳中的21寸鬆下牌彩色電視。
這個年代,閉路電視都還沒有普及,能收到的電視節目不多,除了央視一套外,也就g省衛視、林城電視台等少數幾個頻道。
電視中,央視一套正在播放電視劇《渴望》。
在現實世界,這部電視劇播出的時候龐學林還沒出生,他根本沒什麽印象,反倒是電視劇的主題曲,他小時候聽父母哼唱過幾句。
倒是王崇慶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一邊喝茶,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龐學林聊著天。
原本王崇慶想著,這個時候,陪著龐學林看會兒電視應該算是不錯的消遣。
畢竟在這個年代,電視的普及度還不高。
有21寸彩色電視的家庭更是屈指可數。
因此,鄰居之間串門,去有電視的人家裏看電視,都成了晚上的必備娛樂活動。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崇慶也漸漸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龐學林的注意力似乎並不在電視上。
他家裏也不是沒有窮親戚,有時候老家的親戚過來,看到這台大彩電,都能圍著電視轉上半圈。
陪著他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他們能坐上一天。
即使再頑皮的孩子,隻要給他打開電視,他也能在電視機前乖乖待著。
之前王崇慶就聽龐學林說過,他所在的嶺子頂村,到現在都還沒有通電。
就算龐學林之前見過電視,但看電視的機會應該非常少的。
可現在,龐學林表現得太過平靜了。
就仿佛眼前看到的一切,壓根不算什麽。
“龐老師,是不是這電視不好看,要不我們換一個台。”
王崇慶道。
“不用了,這部電視劇挺有意思的。”
龐學林笑了笑,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雖然從後世的眼光看,這部電視劇存在著表演風格舞台化,劇情刻板,過於狗血等缺點。
但是在這個時代看這部電視劇,卻並沒有多少違和的感覺。
相比於後世移動互聯網開啟後,心靈雞湯與毒雞湯澆灌的時代,這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相當真摯、淳樸的。
否則王崇慶也不會直接把一個剛剛認識一天的陌生人領回家。
見龐學林對電視劇不是特別感興趣,王崇慶也把注意力從電視劇中脫離出來,開始和龐學林聊起了天。
這一聊,王崇慶就更加震驚了。
學術方麵也就罷了,龐學林對各種數學史的了解比自己這個教授都強。
關鍵是,聊起時事政治,天文地理,人文軼事,隨便一個話題,龐學林都有一套邏輯自洽的觀點,這種觀點,與時下流行的許多看法並不一致。
比如說到蘇聯解體,龐學林直言西方並不會兌現承諾,俄羅斯將陷入一段很長時間的衰退期,即使有政治強人上台,也隻能維持住俄羅斯的大國局麵,沒辦法讓俄羅斯重新複興。
而說到中國的未來,龐學林描述的,卻是比王崇慶想象中最好的情況還要好上十倍。
比如龐學林說中國未來幾十年內,會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發起強有力的挑戰,在科技、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等各個層麵都和美國形成競爭關係。
問題是,龐學林除了預言外,他說出的那些理由,竟然讓王崇慶感到了一絲絲的認同。
這就讓王崇慶很心驚了。
這個時代的中國,特別是對很多知識分子而言,他們對國家的未來是不看好的。
因為了解得越多,他們就越能感覺到,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甚至於這種差距,大到了讓人心生絕望的地步。
但龐學林不但給出了中國必然崛起的答案,還描述了中國崛起的道路與方法。
利用人口優勢從西方國家轉接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業,利用低附加值產業將龐大的農民群體轉化為工人,提升整個國家的工業以及基建水平。
利用產業工人的收益,擴大教育投入,提升80/90一代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口素質,將中國的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
利用新一代的高素質人口向中高端產業發起衝擊,一步步實現國家的現代化……
“所以說,我們國家的未來,我們g省的未來,我們林城的未來,乃至於我所在的安河縣的未來,根本還在於教育,這也是我放不下那些孩子的原因……”
龐學林放下茶杯,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