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A+A-




    林子然擴軍備戰,還頻繁搞各種拉練、演習,甚至都還組織了上萬大軍在青山鎮、三洋鎮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實彈演習。

    這些事情根本就瞞不住。

    哪怕是林子然刻意進行保密,並沒有對外,甚至都沒有對自己的下屬透露什麽詳細的計劃,隻是指示部隊新編第四步兵團,並把兩個混成團擴編成為真正的混成團,讓部隊多加訓練頻繁進行實彈演習。

    然而很多人依舊能夠通過第六師的詳細動向猜測到林子然想要做什麽。

    林子然這是要發動戰爭了!

    這一點,他麾下的將領們都能看出來,外頭的李坤、簡明崗、趙鬆、李定鈞乃至杜誌寬他們也都能夠從這些蛛絲馬跡判斷出來,林子然是不甘寂寞要搞事了。

    雖然說他們都不知道林子然準備在那裏,什麽時候搞事,但是他們卻是非常肯定:林子然那王八蛋要搞事。

    當林子然自己甚至都沒有想吳冠林、羅麻子的等屬下透露自己的戰略計劃的時候,外人都已經猜到林子然要搞事了,這並不是情報泄露的問題,而純粹是絕大部分戰略情報,根本就不用什麽間諜去刺探,直接通過眾多正常事務就能夠猜出來。

    除非去搞什麽超大規模的戰略欺騙!

    但是就算你搞戰略欺騙,其他藩鎮也不會相信林子然是一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啊。

    大家都是藩鎮,彼此之間的心思可以說都是透明了,因為他們本質上來說都是同一類人,都不用去猜別人怎麽想,隻需要想一想自己處於這個角度時候會怎麽做,那麽大體上就能夠猜到對手會怎麽做。

    當然了,這說的隻是戰略選擇,至於詳細的戰術選擇,那就有不一樣了。

    林子然練軍備戰的時候,也沒指望過能夠瞞住其他藩鎮。

    但是,就算他們猜到了自己想要動手,但是他們卻是不知道這自己想要對誰動手,什麽時候動手啊。

    別說別人了,其實就連林子然自己現在也不知道該對誰動手,具體什麽時候動手。

    他隻能是給自己一個大概的時間,那就是等第四步兵團編成之後,兩萬大軍盡數齊裝滿員之後,那就是出兵之時。

    至於具體打誰,怎麽打,那就要看當時的情況仔細分析研究了。

    因為羅安郡內乃至整個南海州內的局勢是在不斷變化的,他今天就算決定了要和簡明崗開戰,但是過幾個月興許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到時候打簡明崗反而要吃虧之類的。

    因此,林子然根本就沒有決定說對誰動手,什麽時候動手。

    他隻是決定動手!

    僅此而已!

    而在動手之前,僅有的,最為重要的就是整軍備戰,隻要手底下握著兩萬齊裝滿員的兩萬大軍,到時候不管怎麽選擇,才有底氣。

    所以林子然根本就沒有管外頭的風雲變化,而是一心埋頭整軍備戰。

    為了盡快的招募到足夠的士兵,更是為了讓士兵們心甘情願的為自己作戰,為了讓自己治下的民眾真正的支持自己的對外擴張乃至統一整個羅安郡。

    林子然經過諸多考慮之後,在十二月份以縣守的名義,頒發了‘限稅令’。

    這條限稅令一經頒發,瞬間就是引起了林子然治下二十二個鎮的幾乎所有人的沸騰!

    甚至就連周邊各縣的人們對此都是密切關注,言語之間對林子然治下充滿了向往!

    因為根據這一條限稅令,林子然治下的二十二個鎮,將會全麵取消程淩峰時代的諸多雜稅,比如‘統一稅’‘田畝增產稅’‘結婚稅’‘耕馬稅’‘擁軍稅’等諸多亂七八糟,隻看名字就知道是亂來的數十種稅種。

    這些雜稅雖然每一個的額度都不算高,但是種類多啊,加起來可就是個大數字。

    限稅令頒發之後,也就是永昌五十一年開始,林子然治下的民眾隻需要繳納大恒統一時期的正常稅種,取消一切雜稅。

    其中最為重要的針對農民的稅收,從今往後隻征收田畝稅,其他什麽增產稅、水利費、耕馬稅、統一稅之類的全麵撤銷。

    林子然看過縣守衙門稅務處送上來的報告,僅僅是針對農民的這雜稅,就有二十多項,至於在很對工商業的那就更多了。

    至於最為重要的農業稅,本來的比例就非常高,全部加起來甚至都能超過百分之七十,五十年前大恒還沒有內亂的時候,農民需要繳納的稅收隻有一種,那就是田畝稅。

    當年的大恒田畝稅,折算下來的話大概占據當年度土地產出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個稅率咋一看似乎不低,但是你要知道,以前的大恒農民或者說家庭農場主隻需要繳納農業稅,不需要繳納稅收,也沒有徭役之類的。

    同時大恒的農民普遍擁有大量的土地,種的地非常多,交稅之後所剩下的收入其實是非常可觀的。

    但是這種狀況在恒奧戰爭期間出現了變化,當時為了維持戰爭,先是開征了大約百分之十的戰爭稅,這一個倒是比較正常,大恒對外戰爭的時候都會臨時征收戰爭稅,農民們都能接受,也習以為常。

    雖然對生活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依舊沒有動搖大恒的家庭農場經濟體係。

    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尤其是新時代戰爭的費用越來越高昂,一場戰爭下來花費上百億的時候,一切都徹底崩潰了。

    當年的大恒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幾個億而已,結果一場恒奧戰爭就花掉了上百億,而且又沒獲得什麽戰爭賠款以及其他好處。

    戰後為了償還數額龐大的戰爭貸款,大恒繼續征收百分之十的戰爭稅不說,又是直接提高了田畝稅的標準,從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大約百分之四十的標準。

    兩者相加,田畝稅實際上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五十的標準,這個數據已經是比較高了。

    不過往真了說,因為大恒的農民擁有的土地普遍偏多,哪怕是稅收如此沉重了,但是也能活下去了,絕對不至於說吃不飽飯。

    但是大恒農民不樂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