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韋航的煩惱(上)
字數:2535 加入書籤
說起他的女朋友,韋航更多的是苦笑,因為她是自己完全不能掌控的人。
不知道是因為從小就在虎媽的管教下長大的原因,韋航曆任的女朋友都是大女人的模式。有時候午夜夢回,韋航回想自己的生活軌跡時也發現了這個事實,但是好像這也是他改變不了的。
韋航的爺爺早年從香港移居英國,廚師出身,希望可以在競爭沒那麽激烈的海外賺大錢,順便響應了伊麗莎白女王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優惠政策韋航的父親本來的人生軌跡是接手家裏越來越興旺的餐廳,找一個同是在歐美國家長大的華人女生結婚生子,安心做個廚師。在英國這種生活節奏超慢的國家,這基本就是看的到的未來。作為在嬉皮士年代長大的人,韋誌朋對這種生活嗤之以鼻,期望可以有不同等人生,讓自己可以過的更豐富多彩。如他所願吧,,這一切在韋誌朋去中國國內旅遊時碰到了他的母親,李海燕而改變了。
她的帶著侵略性的美貌,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周遭事物的強烈好奇心,那種無畏往前衝的姿態深深的打動了從小在英國悠閑氛圍裏長大的韋家興作為一個從小渴望著離開逼仄的弄堂,可以不用跟七八個家庭成員共享十幾個平米的閣樓房子的女生,李海燕在碰到英俊帥氣,又是華僑的韋誌朋後,行動力超強的把自己肚子搞大了這樣沒過多久,兩個人就結婚並一起搬到了倫敦
婚後的日子並不像李海燕預想的那樣做養尊處優的少奶奶,公公婆婆已經年紀老邁,新婚的丈夫也是剛接手不久,也這時候她的基因裏經營管理的部分開始複活:從最簡單的配菜工做起,慢慢了解了酒樓的運營,還要招待客戶,中英粵語齊上陣,每天從早到晚都不停歇的工作,隻有在生孩子前後才稍微休息了一段時間。生完了月子也沒結束就繼續回來工作因為沒人照料,韋航也被送回上海讓外婆帶著,直到小學三年級,才哭著告別了外公外婆,回到父母身邊。
李海燕的超強工作能力和幹勁讓他們家的酒樓從小有名氣變成了倫敦城中餐界響當當的一員剛到倫敦,韋航就明白了家裏真正的主事是誰,如同其它幾十號餐廳員工一樣,他和父親也是被李海燕管理著,當然是相對柔和的方式
剛來倫敦的半年對韋航來說是很煎熬的,語言聽不懂,沒有熟悉的小夥伴,一口的上海話時常受到別的小朋友的嘲笑。李海燕那時的英文已經很好了,她的方法是直接把韋航周圍講華語的人都盡量排除,在家說話都是英文,很快韋航的語言就跟上了,雖然讓他吃了很多苦頭
一直到高中,就算韋航的成績好,可是瘦瘦小小的東方人在學校裏肯定是邊緣人,最受同學們歡迎的一定是那些運動好,又高又壯的鬼佬。李海燕看在眼裏,就給韋航報了很多運動項目,並一直督促他參加運動,加強營養,很快他的身體開始長開,慢慢變得跟其他男同學一樣高大,加上持續的努力鍛煉,一個身材壯碩,相貌英俊的東方人在英國還是引入注目的,韋航收到的女孩子的邀約也多起來。
至於江彩樺,韋航目前的女友則是成長於另一種背景,是一個需要完全把控自己人生的女生。
江彩樺是韋航在中學時的學妹她的父親是大陸的富商,很早父母離婚,就把她一個人送來英國讀書。作為在一個亞洲人都很少的學校,華人總是不自覺的經常碰到一起,尤其在這樣陌生的環境裏,所以江彩樺剛開始碰到韋航時,猶如抓住救命稻草,很快就把韋航當作哥哥一樣,象個小跟班一直跟在韋航後麵。李海燕沒有女兒,所以對這個不請自來的女孩子也很喜歡,經常請她來家裏吃飯。
隨著江彩樺升學搬到別的城市,加上學業忙,慢慢的兩人失去了聯係。直到大學,兩人竟然在校園裏碰到了,兩個人都驚訝彼此的改變。韋航長成了身材高大挺拔的小夥子,而江彩樺從,帶著討好笑容的牙套妹變成了穿著緊身黑色皮衣,眼神淩厲,梳著高聳馬尾的酷女孩。不過兩人很快就找回了那種很默契的感覺,經常一起約出來喝喝酒聊天,到最後某個有點喝嗨了的晚上,還是江彩樺提出來,要不他們兩個可以試試看談戀愛,才算正式在一起了。
相處了一段時間,韋航慢慢發現了江彩樺酷女孩表麵下的很多不一樣的特質,她可以很溫柔,像傳統東方的女孩,很多時候也可以很西方,獨立冷靜的分析和處理事情,另外還會很古怪,去聽一些很狂躁的金屬音樂。所有的這些都讓韋航著迷不已,作為相似的環境長大的孩子,他既要在家裏接受父母傳統的中國式教育和嘮叨,尤其是母親的強勢讓他學會怎麽妥協,同時在學校裏的西方教育又讓他變得更獨立和更多從個人的利益去考慮。所以韋航對於江彩樺的感情是很複雜的,既有非常喜愛的部分,也有很佩服她可以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遊刃有餘,勇敢做自己還有一部分韋航不願意承認,江彩樺的父親的資產已經是全球分布的了,雖然後來的婚姻給江彩樺帶來了一個弟弟,但是對於家族的企業,她還是有很大的份額,隻是現在江彩樺的父親還是掌控著整個商業帝國,並沒有要求下一代馬上接班,可是這樣的身家對於韋航來說,至少可以讓他少奮鬥二十年
來到上海,是韋航在學校裏的學長,林嘉揚正好看到他求職的簡曆,覺得以韋航的文化背景很適合在澤亞上海工作,李海燕想到兒子可以回到自己的故鄉,極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江彩樺父親的業務有至少一半在國內,對於將來的發展,韋航覺得越早了解市場和國人的做事方式,就能在中國市場成功,而這也是他希望能讓他未來可能的嶽父看到的,所以韋航沒多考慮就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