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禦前再獻寶

字數:6488   加入書籤

A+A-




    許庭光、江潮也趕緊過來見禮,後麵跟上來的錢福、唐伯虎、徐經、文徵明……等等一大票人又互相見禮。

    張侖這會兒也緩過勁兒來了,老張更是樂的見牙不見眼的。

    小周管家回來都給他說了,這些可都是大名士啊!

    那錢福在京師的時候老張也是知道的,堂堂狀元郎啊!

    當年憲宗皇帝賜宴,那可還是老張代表皇帝去主持的。

    孫兒回來的老張自然是早早的吩咐好了,殺豬!宰羊!燉牛肉!

    至於私宰耕牛……我老張家是英國公,英國公知道麽!

    你參老夫去唄!你看陛下責不責老夫?!

    看著孫兒身邊跟著兩個姑娘,小周管家早說了這倆姑娘那身手可不是一般的好。

    身手厲害好啊!這說明身體棒,能生養不是!

    再看那三十幾個扶桑姑娘,一個二個都水靈的很!

    我漲張家要人丁興旺啊,老張早在孫子的信裏頭知道了足利家要個孩子的問題。

    那姓足利可不還是我張家的種麽,還得放在我張家教的。

    這可算是給我張家海外都開枝散葉了啊,還是去繼承將軍位置的。

    張侖照例是不喝酒的,一頓飯下來許庭光、江潮他們因為唐伯虎回來倒是喝了不少。

    但還算是清醒,讓小周管家先安排他們睡下。

    明兒再把辦報紙的事情給他們說了,順便把這段時間徐經他們的學的給這二人補上。

    吃完了飯小周管家安排眾人去休息,張侖則是跟老張倆湊到了草廬裏。

    “金山?!在夷州?!”老張覺著孫兒的想法有點兒異想天開。

    張侖卻嘿嘿的笑著:“大父,您可別覺著不可能啊!”

    “咱大明現在有千料大船二十多艘,一次能運二三千人過去。”

    郭鋐那家夥早給張侖透底兒了,因為張侖許諾了他若是開采海軍也能分潤一二。

    “那些勾連倭寇的,我都有名單。再帶上那些個貢生、禦史……”

    張侖嘿嘿的對著自家大父笑著:“這些人到時候再給他們掛個胡蘿卜,服苦役滿十年可以開無罪告身。”

    叫自家孫兒這麽一說老張也覺著可行,張侖這才繼續說。

    大父啊,孫兒這一成好處是給家裏掙的。

    家裏幾個叔伯現在幾乎都在啃家裏的老米飯,這不成啊!

    這事兒給他們說,然後說要選一個人帶上家裏三十老親兵過夷州做那金山核算。

    也不白叫他幹,金山上下來家裏的份額他可以獨拿四成。

    剩下六成給家裏,這相信他們打破頭得想幹。

    “大父啊,我覺著咱們家裏的規矩得立起來。”

    張侖琢磨了一下,對著老張便道:“不能都閑著,這次就算是立個規矩。”

    “咱們也不強迫,願意幹的讓家裏的老人給操練上、籌算什麽的補上。”

    老張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全養在家裏也都不合適。

    還是我孫兒聰明啊,做個考核機製跟科舉似的。

    不對,這比科舉強多了!

    正事兒聊完張侖喊過小周管家,把自己帶回來的家夥什都拿過來。

    一箱箱的金銀直接耀的老張有些目眩,饒是他貴為國公也沒見過這麽多金銀寶貝啊!

    那珊瑚樹一尺八的,嬰兒巴掌大的紅珊瑚雕件一看就不是凡品。

    一盒盒小拇指肚兒大小的珍珠,還有那玳瑁、大塊的水玉……

    “大父,咱們不能隻盯著大明總得開枝散葉出去。”

    卻見張侖對著目瞪口呆的老張,輕聲道:“我這算是做個小小的嚐試,如果順利的話……”

    “國朝宗室藩王人數不斷擴大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

    既然是當年通讀了明史,張侖自然也知道大明的衰亡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擊下轟然倒塌的。

    一個王朝的毀滅從來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而原因又是多方麵的。

    隻是某件事情成為了最終壓垮這個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成為了那個王朝垮塌的契機。

    第二天下朝回來的許庭光、江潮沒有回京師的宅子,反而是來了莊子上。

    昨天唐伯虎就跟他們說了恩師的新想法,還有很多新學問。

    今天則是由徐經跟他們講解,畢竟當時去扶桑接受這些學問的可是他。

    至於張侖自己則是奉詔入宮了,他可沒有那麽多閑工夫去講解這些事情。

    小周管家現在卻是在忙活招募匠人、雕刻活字,錢福他們則是在討論排版問題。

    “學生張侖……”張侖被蕭敬領進了禦書房,在殿前還沒等他拜下呢。

    弘治皇帝便笑著擺手:“起來吧,你這疲懶小子!跑出去還知道回來?!”

    “小子的家可在京師呢,不回來我還能去哪兒。”

    張侖笑嘻嘻的對著皇帝拱手作揖,對弘治皇帝行的是晚輩禮。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這孩子不管怎麽說都是個懂禮的孩子。

    “哼~!你這癡虎兒,放出去了就到處咬人!”

    弘治皇帝氣哼哼的點著階下的張侖,道:“打了扶桑也就罷了,怎麽還言官和貢生們鬧成那樣。”

    “世叔怎不說他們來鬧我的事兒。”

    張侖撇撇嘴,那雙丹鳳桃花翻了個漂亮的白眼氣哼哼的道。

    “那馬伯穎和劉叔舟,是真的勒索上門了!那些貢生也是真的來堵門了。”

    “小子不一棒子抽爆他狗頭,難道還留著過年加菜?!”

    這俏皮話說的弘治皇帝都沒繃住,那臉抽抽一下終究“噗哧~”一聲笑出來。

    連連用手指點著張侖哭笑不得:“你個小狹促鬼!”

    張侖趕緊給蕭敬使眼色,讓他把那些個箱子都給抬進來。

    蕭敬無奈的望向了弘治皇帝,見弘治皇帝點了點頭這才著令外麵的太監把箱子抬進來。

    一個個的箱子哢哢哢的被打開,一瞬間甚至蕭敬的眼睛都被慌的有些花。

    下意識的咽下了一口口水,一口大箱子全是金子,兩口大箱子全是銀錠。

    還有一口大箱子打開來是一株二尺有餘的紅珊瑚樹,梳妝箱大小的寶箱打開全是一粒粒珍珠。

    還有大塊的玳瑁……

    “咳咳咳……”弘治皇帝也是被這些金銀珠寶晃的心神一晃,歎道難怪世人都愛它們。

    即便是朕富有天下見之尚且心神為之一奪,何況旁人乎?!

    “唔……癡虎兒不可沉迷些許阿堵物,需用心治學、多讀聖賢書……”

    弘治皇帝說著,見張侖張口又要提他那歪理邪說馬上轉移了話題:“明年的會、殿二試你準備的如何?!”

    “沒準備。”張侖撇了撇嘴,呸~!狗皇帝!嘴裏跟我講大義,收錢你倒是收的挺利索的!

    “嗯?!怎麽不考了?!”弘治皇帝有些不敢置信,意外的看著張侖:“你這不是考的挺好嘛!”

    張侖聞言不由得憤憤不平的破口大罵:“屁的挺好!侄兒就沒打算考啥科舉,都方信之那個老東西……”

    “咳咳咳……”蕭敬咳的跟肺癆鬼似的,弘治皇帝飛快的從呆滯中回過神。

    下麵的張侖翻了個白眼無奈收聲,歎氣道:“侄兒是礙於方提學熱忱,考學隻是自證所學而已並非目的。”

    “你不考學,這以後怎麽出仕啊?!”

    弘治皇帝對著張侖歎氣,循循善誘:“你考得進士,朕才好安排……”

    “算了,若是可以等大父致仕您把京營都一並收回吧!”

    卻見張侖翻了個白眼,撇撇嘴道:“侄兒可不耐管這些閑事兒,幾個傻徒弟都夠我教的了。”

    “……”你四個徒弟有兩個解元,剩下兩個也是進士之才啊!

    你跟我說難教?!那你得要啥樣的回來教啊!

    “世叔啊,咱也閑話少敘直奔主題吧!”

    張侖笑嘻嘻的對著弘治皇帝一拱手,道:“侄兒這次,除了送錢還是送錢!”

    “哦?!你且說說看!”弘治皇帝兩眼放光,他現在必須得承認一件事兒。

    這癡虎兒掙錢的本事一點兒也不比他的文采才華差,甚至可能更高……

    “世叔且看!”張侖笑嘻嘻的從懷裏拿出一個匣子,走到禦桌前。

    蕭敬略微有些緊張,但卻被弘治皇帝暗地裏用手勢止住了動作。

    匣子打開,卻見裏麵一粒粒金澄澄的小沙點在閃耀著。

    “金沙!!”弘治皇帝呼出一口氣,盯著張侖道:“哪兒找到的?!”

    張侖把這匣子推給了弘治皇帝,笑嘻嘻的道:“夷州,侄兒剿倭寇的時候過去了。”

    “那個倭寇首領想求活,就私下裏告知了侄兒哪兒有金沙!”

    天然金沙的存在,就意味著那附近絕對有一個金礦!

    而且是巨大的金礦,甚至可能有會成塊的天然金。

    張侖在這件事情上是不可能說實話的,不然弘治皇帝撇開他自己去尋金怎麽辦。

    他必須要保持這個秘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才好進行下一步談判。

    “夷州啊……”弘治皇帝有些失望,張侖卻笑著道:“世叔,您忘了咱們可是有水師啊!”

    卻見張侖頓了頓,嘴角微微勾起:“而且……那些個禦史、貢生,處斬了不是、放了也頭疼是吧?!”

    “你的意思是……挖礦?!”弘治皇帝沉吟了會兒,歎氣道:“六部未必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