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可悲的假設

字數:5821   加入書籤

A+A-




    

    

    吳隊長知道,這一次事情可能會很嚴重,孩子犯案,始終都是他心頭的“大忌”。∮凶手人群範圍的特殊,決定了這個案子本身的特殊性。

    眼看著一個又一個原本可能成為國之棟梁的學生們,屢次犯下一樁樁震驚全國的大案,吳隊長也開始漸漸感覺到了這個社會“病態”的嚴重程度。

    所以他把自己手底下的人全部都撒了出去,按照慕森說的那種方式,去各個學校尋找符合慕森側寫的學生。盡可能的,去避免再一次傷亡。

    慕森還說,這個年輕人極有可能是那種成績很穩定,很好的學生。吳隊長不太理解,為什麽犯錯的總會是一些“好孩子”?那些平時在老師和家長的眼睛裏的“壞孩子”反而不會出什麽大事。充其量早個戀,打個架,極少數會真的出什麽大格。

    對於這種現象,慕森也是有他自己的理解。

    “你們眼中的壞孩子,淘氣,叛逆,心性不定,不聽話,不好好學習。但是這所有毛病也同時造成了另一些現象,比如,玩心重,壓力小,沒有犯罪頭腦,對本身成績或者別人眼中,口中的評價和認可持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種情況下,雖然很難有特別高的學業成就,但是這種人絕對不在每年跳樓自殺的學生當中。

    相反,那些成績優異的,為人榜樣的,老師和家長給予期望都特別高的,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導必須要刻苦努力,必須要拿第一,必須光耀門楣,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會動用暴力或冷暴力的方式來處罰這類孩子的偶爾失誤。可想而知,他們年輕的心靈將會遭受多大的壓力和打擊。

    說實話,我認為,在年輕的學生時期,正常心理發展狀況本應該就是貪玩,簡單,一點點調皮,一點點不知天高地厚。這些毛病全都沒有的話,那就是成年人了,就不是孩子了。在一生中本該最無懼無畏,輕鬆快樂的階段,承受過多的壓力,恐懼和包袱,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所以才會造成了那麽多看似不是壞孩子的孩子,走上了各種各樣的絕路。”慕森很平淡的說著,不過眼神中的光芒是冷的。這種案件的發生,也同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莫子棽在一旁淡淡的接了句:“每年的高考季,考試季,在我們看來都是一個新的自殺季。每年因為這個原因自殺的學生在兩千人以上,因為落榜而從此墮,落最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數比這個數字還要龐大的多。多到你想不到,不敢想,沒法信。”

    吳隊長對慕森和莫子棽的言論表現的相當吃驚,他也有孩子,他身邊也有很多的孩子正在努力學習實現夢想。他一直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一直覺得學生時代是沒有任何苦惱可言的。卻沒想到,真拿出這種數據出來擺一擺,竟是如此的驚人。

    慕森這時拿了一支手邊的筆,輕巧的轉了幾下,然後看著指尖的筆說:“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想的話……我可能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麽要縫上被害人的嘴了……”

    莫子棽眼睛一亮說:“我想我也知道了!”

    吳隊長看了看慕森,又看了看莫子棽,最後木然的搖著頭說:“我不知道……”

    慕森放下筆,有些興奮的看著吳隊長說:“你上學的時候,每次考完試最怕什麽?”

    吳隊長想了想這個距離現在年代久遠的問題,然後回道:“怕……考不好吧?”

    “是你自己本身就很恐懼成績的問題麽?”慕森問。

    吳隊長回道:“那當然不是!誰會被自己的成績嚇死?當然是外界的壓力……怕家長問,怕同學問,怕親朋好友問……考得好還好,如果自己知道考砸了,那每一次被問這種問題都是一種極大的……”吳隊長剛說到這裏就停住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慕森和莫子棽,然後很震驚的說:“是……是因為問成績!??”

    慕森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換了個方式說:“來,我們假設啊,我們要找的這個凶手就是一個高考學子。他平時成績穩定良好,家裏的教育非常嚴格,父母老師或者身邊的其他人給的各種壓力特別大。

    前兩個月高考了,他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沒有考好,在成績出來之後,更是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質問,辱罵,責備等等。此時,他的內心是痛苦的。他痛恨自己為什麽沒有考好,也痛恨這些不留餘地責備他的人。日複一日,他的精神會變得越來越緊張脆弱。考試成績的這個話題,就像吳隊長說的那樣,變成了一根致命的刺。每次有人提起,就會將他刺的體無完膚。

    剛開始還能耐心的容忍,容忍那些鄙視和閑言碎語,可是後來,他的耐心磨沒了,他開始痛恨每一個問他成績或者說風涼話的人。在案子發生前,他也許又和父母有了一次激烈的爭吵。情緒激動的他衝出家門,打了一輛車,漫無目的的想要自己冷靜一下。

    或許是他的裝束很像個學生,那個出租車司機就這樣閑聊到了高考成績的話題。一個陌生人都如此關注這個問題,令他頓時心生反感。可能那個司機的話有點兒多……本來完全沒有問題的閑聊,刺激了這個心理壓抑到極點的年輕人。於是,這個案件發生了。”

    當慕森把這個“假設”完整的說完之後,吳隊長的表情是很糾結的。他既恨這個孩子為什麽心智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又恨那些造成他變成這個樣子的人們。如果真的是慕森說的這種情況,那這樣的殺人犯誕生了應該歸罪於誰呢?怪這個孩子的心裏不健康?可他一定不是天生就是這個樣子的。怪父母的期望過高?可又有哪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呢?怪老師和教育體係過於嚴苛或有不健全之處?可是……畢竟正常的孩子多,變成這個樣子的孩子少。

    所以,慕森的這個假設,是個可怕又可悲的假設。

    吳隊長知道,這一次事情可能會很嚴重,孩子犯案,始終都是他心頭的“大忌”。凶手人群範圍的特殊,決定了這個案子本身的特殊性。

    眼看著一個又一個原本可能成為國之棟梁的學生們,屢次犯下一樁樁震驚全國的大案,吳隊長也開始漸漸感覺到了這個社會“病態”的嚴重程度。

    所以他把自己手底下的人全部都撒了出去,按照慕森說的那種方式,去各個學校尋找符合慕森側寫的學生。盡可能的,去避免再一次傷亡。

    慕森還說,這個年輕人極有可能是那種成績很穩定,很好的學生。吳隊長不太理解,為什麽犯錯的總會是一些“好孩子”?那些平時在老師和家長的眼睛裏的“壞孩子”反而不會出什麽大事。充其量早個戀,打個架,極少數會真的出什麽大格。

    對於這種現象,慕森也是有他自己的理解。

    “你們眼中的壞孩子,淘氣,叛逆,心性不定,不聽話,不好好學習。但是這所有毛病也同時造成了另一些現象,比如,玩心重,壓力小,沒有犯罪頭腦,對本身成績或者別人眼中,口中的評價和認可持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種情況下,雖然很難有特別高的學業成就,但是這種人絕對不在每年跳樓自殺的學生當中。

    相反,那些成績優異的,為人榜樣的,老師和家長給予期望都特別高的,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導必須要刻苦努力,必須要拿第一,必須光耀門楣,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會動用暴力或冷暴力的方式來處罰這類孩子的偶爾失誤。可想而知,他們年輕的心靈將會遭受多大的壓力和打擊。

    說實話,我認為,在年輕的學生時期,正常心理發展狀況本應該就是貪玩,簡單,一點點調皮,一點點不知天高地厚。這些毛病全都沒有的話,那就是成年人了,就不是孩子了。在一生中本該最無懼無畏,輕鬆快樂的階段,承受過多的壓力,恐懼和包袱,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所以才會造成了那麽多看似不是壞孩子的孩子,走上了各種各樣的絕路。”慕森很平淡的說著,不過眼神中的光芒是冷的。這種案件的發生,也同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莫子棽在一旁淡淡的接了句:“每年的高考季,考試季,在我們看來都是一個新的自殺季。每年因為這個原因自殺的學生在兩千人以上,因為落榜而從此墮,落最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數比這個數字還要龐大的多。多到你想不到,不敢想,沒法信。”

    吳隊長對慕森和莫子棽的言論表現的相當吃驚,他也有孩子,他身邊也有很多的孩子正在努力學習實現夢想。他一直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一直覺得學生時代是沒有任何苦惱可言的。卻沒想到,真拿出這種數據出來擺一擺,竟是如此的驚人。

    慕森這時拿了一支手邊的筆,輕巧的轉了幾下,然後看著指尖的筆說:“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想的話……我可能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麽要縫上被害人的嘴了……”

    莫子棽眼睛一亮說:“我想我也知道了!”

    吳隊長看了看慕森,又看了看莫子棽,最後木然的搖著頭說:“我不知道……”

    慕森放下筆,有些興奮的看著吳隊長說:“你上學的時候,每次考完試最怕什麽?”

    吳隊長想了想這個距離現在年代久遠的問題,然後回道:“怕……考不好吧?”

    “是你自己本身就很恐懼成績的問題麽?”慕森問。

    吳隊長回道:“那當然不是!誰會被自己的成績嚇死?當然是外界的壓力……怕家長問,怕同學問,怕親朋好友問……考得好還好,如果自己知道考砸了,那每一次被問這種問題都是一種極大的……”吳隊長剛說到這裏就停住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慕森和莫子棽,然後很震驚的說:“是……是因為問成績!??”

    慕森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換了個方式說:“來,我們假設啊,我們要找的這個凶手就是一個高考學子。他平時成績穩定良好,家裏的教育非常嚴格,父母老師或者身邊的其他人給的各種壓力特別大。

    前兩個月高考了,他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沒有考好,在成績出來之後,更是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質問,辱罵,責備等等。此時,他的內心是痛苦的。他痛恨自己為什麽沒有考好,也痛恨這些不留餘地責備他的人。日複一日,他的精神會變得越來越緊張脆弱。考試成績的這個話題,就像吳隊長說的那樣,變成了一根致命的刺。每次有人提起,就會將他刺的體無完膚。

    剛開始還能耐心的容忍,容忍那些鄙視和閑言碎語,可是後來,他的耐心磨沒了,他開始痛恨每一個問他成績或者說風涼話的人。在案子發生前,他也許又和父母有了一次激烈的爭吵。情緒激動的他衝出家門,打了一輛車,漫無目的的想要自己冷靜一下。

    或許是他的裝束很像個學生,那個出租車司機就這樣閑聊到了高考成績的話題。一個陌生人都如此關注這個問題,令他頓時心生反感。可能那個司機的話有點兒多……本來完全沒有問題的閑聊,刺激了這個心理壓抑到極點的年輕人。於是,這個案件發生了。”

    當慕森把這個“假設”完整的說完之後,吳隊長的表情是很糾結的。他既恨這個孩子為什麽心智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又恨那些造成他變成這個樣子的人們。如果真的是慕森說的這種情況,那這樣的殺人犯誕生了應該歸罪於誰呢?怪這個孩子的心裏不健康?可他一定不是天生就是這個樣子的。怪父母的期望過高?可又有哪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呢?怪老師和教育體係過於嚴苛或有不健全之處?可是……畢竟正常的孩子多,變成這個樣子的孩子少。

    所以,慕森的這個假設,是個可怕又可悲的假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