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溯·同心

字數:7311   加入書籤

A+A-


    人總是避免不了地, 懷著一個年少時的鍾情。就愛上

    阿瓷混混沌沌地想起很多事。

    那一年她母親還在,父兄尚未遠遊, 這樣秋高的時節,應是閑話桑麻, 溫聲笑語。

    後來,庭中的枝葉慢慢枯黃了,父兄走了, 母親的沉屙入骨, 幼時的稚拙還未蛻變便讓浮沉的世事摔得粉碎。

    後來遇見了葉辭……她欠他一條命。

    他是個表裏不一的人, 貌似溫和的皮相下,是她所捉摸不透的心思。

    她一連病了數日,待到醒來時,依然是那一聲溫溫淡淡的“阿瓷。”

    阿瓷隱約聽見了窗外對於易門新主關於她的非議,而眼前的人,雖然仍是以往那般模樣, 她卻嗅見了他身上殘留的血腥。

    “……你殺了人。”

    “對。”

    阿瓷疲憊地抬起雙手, 喃喃道:“我也殺了人。”

    葉辭默然, 握住她發顫的指尖,道:“我能辯解嗎?”

    阿瓷掙開他,眸中一片枯寂:“辯解了又能怎樣……左右換不回人命。”

    “你恨我嗎?”

    “……我不知道,隻是忽然覺得你我再也不是同路人了。”

    話語落,待他慣常地伸出手時,阿瓷轉過頭避開了他。

    “別碰我。”她說。

    十指驟然繃緊,眼底映出女人疏離冷漠的臉, 葉辭卻是驀然輕笑一聲。

    “若死的是別人,今日你是不是就不放在心上了?”

    “……對,阿瓷的心很小,隻裝得下血親,其他的……都是外人。”

    其他的,都是外人。

    他是易門之主,翻手間可令澤國江山同淪戰圖,而今竟隻得了一句外人。

    他低聲笑起來,連日的焦躁與隱怒似要忍不住一般:“你當知我是不願你遠我。”

    可笑。

    這個人,她沉湎了許多年,痛極後看來,卻突然覺得這人又是那般陌生。

    “你要我做盡了我憎恨之事,卻又怕我遠離,葉辭,別太貪得無厭了。我不會和你變成一般模樣,這輩子,下輩子都不會。”

    她是個柔婉的人,骨子裏卻總是比地底的沉冰還硬。

    慣於用溫文偽裝的人,終於褪去了表麵上的矜持,恍如某種冷漠而優雅的野獸,俯身見,傳出情人般的耳語。

    “……可是又如何呢?我把你弄得這般髒,回不去了。”

    ——是不是你喜歡的東西,都非要摧折殆盡,碾成灰,你才幹休?

    她被軟禁了起來,這之後的日子忽然失了色。

    葉辭仍是會來看她,與她說話,而她總是想殺他,殺念一日比一日熾烈,每每動手時,卻又無法下手。

    阿瓷沒有忘記,自己有著孩子,她不知道葉辭為何從來不拿這個借口絆住她,她也不願說。

    後來,就麻木了,她生了病。

    桂子香漸漸消失在寒風裏時,她原以為的小病一日重過一日,這讓她不由得擔心腹中尚未有其他征兆的孩子。

    葉辭似乎也意識到了她暫時放下了仇,隻說會給她一個交代,仍是會隔日來看她,而她從風言風語中聽到的,總是葉辭在殺人的碎語。

    “……瓷姑娘,這幾日用的藥不見效用,需得換些藥了,不知可有其他症狀?”

    “沒有,隻是有些腰膝冷痛。”

    年邁的醫者歎道:“症結仍是因姑娘心情鬱結,凡是還是看開些好。明日換湯藥時,加少許烏頭衝一衝,希望能有所好轉。”

    阿瓷雖不通醫術,但為了孩子也看過幾本醫書,道:“大夫,別的還可,烏頭……這烏頭是否會對胎氣有所影響?”

    “胎氣?”醫者麵上生疑,又仔細把過脈象,肯定道:“姑娘並無身孕,何出此言?”

    “我……沒有過?”

    “姑娘經年累月用避子之物,若想得子,還需半年休養剔去體內藥性,不必著急。”

    “我不急,不急……”

    是她想多了,她和他,原來連這點牽掛都沒有。

    沒有也好,沒有讓這個孩子,負著父母的孽債來到世上……她走的時候也好再無牽掛。

    “瓷姑娘可有不適?”

    阿瓷眉間的鬱色卻在此刻好似散了三分,道:“沒什麽,隻是忽然覺得……有時妄念成空,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大夫,請幫我找些針線來,我想繡一件嫁衣。”

    ……

    “天演師布下的天命,從來無假。”

    “死人便合該埋骨土中,為何還要作亂?”

    刃下瀕死的亡魂,奉侍前任天演師的影督看著易門的新主,慘然笑道:“公子多智如妖,可猜得到我與瓷姑娘說了什麽?”

    “你最好莫要勾起我讓你死都死得不痛快的興趣。”

    “哈……公子自己也不幹淨,還在乎我等在後麵添了多少柴嗎?可憐瓷姑娘,是以為自己有了公子的骨肉,怕天演師降罪,這才肯痛下殺手。公子回生之術通神,不知可解得了她得知本就無孕之後的心疾?”

    陌生的心悸驀然綻出,一絲暗湧的恐慌不祥地盤旋在心底。

    “殺了他。”

    葉辭轉身時,身後的影督最後的聲音入耳。

    “恭祝宗主,今日之後,斬塵緣,得證天演……”

    後麵的人與事,葉辭不記得了,隻記得混混沌沌地推開門後,入目的紅燭後,阿瓷正背對著他,將委地的長發徐徐盤起,見他來了,竟笑得好似從未與他有過隔閡一般。

    “你……”

    “葉辭,你看我,今天好不好看?”

    惻然的燭火下,伊人如畫,一如他經年隱秘的夜夢。

    “阿瓷,別這樣。”

    阿瓷笑了笑,道:“坐下吧,我還有很多話想同你說。”

    葉辭想去抓她的手,卻隻觸見她冰冷的衣袖,上麵密密的刺繡,仿若一針針鋼刀,一碰,便知道它的主人已然心力交瘁。

    葉辭閉上眼道:“你若熬不過,我用藥讓你把這段忘了。”

    “這不像你會說的話。”阿瓷將杯中斟滿酒,推至他身邊,眉眼笑得溫婉,“葉辭,我聽說,你從沒有賭輸過,要不要和我賭一賭?

    “你想賭什麽?”

    “你說過,我嫁人時,總是要殺人的,還從來沒有殺不了人的時候。這裏有杯酒,叫做同心,你若飲之不死,我可以如你所願,昧著良心盡棄前嫌。”

    葉辭當然知道“同心”是何物,那是連他也未曾嚐試一解的毒。

    “殺了我,你就能心安了?”

    “殺了你,我就死心了。”

    “當真這般恨我?”

    “造業者,自受業。”

    她眼底滿是他所無法理解的繾綣,那似乎並不是一個殺人者應有的目光,更多的仿佛是眷戀。

    “好,我若死了,記得躲得遠遠的。”

    冷酒入喉,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烈性,而阿瓷麵上的神情亦未有什麽變化,而是起身去打開窗戶,讓窗外的疏星與冷月照進來。

    “……你過來,讓我靠一會兒,我困了。”

    葉辭依言走過去,這是那之後她第一次主動靠近,耳朵貼在他心口處,靜靜聽了一會兒,便笑了起來。

    “我以前總覺得你的心是涼的,不會軟也不會動,現在總算聽到了。”

    “剛剛我還在想,索性一走了之,哪兒都好,隻要與你無關。”

    “我是很惜命的,人活著隻有一次,就算是轉世投胎,也和這輩子再無幹係了。可看著你,卻覺得到此為止也好——”

    葉辭本是沉默著等待毒發,心口處的濕意是她的淚,直至不祥的血腥傳來,葉辭猛然抓住阿瓷的肩膀,入目所見,唇角血紅已染深了嫁裳。

    “……阿瓷?”

    阿瓷輕輕扯住他的衣袖,口中話語破碎。

    “都說了……我嫁人,總是要死人的,我都嫁給你了……交杯酒,怎能獨你一人喝。”

    晚了。

    他連驚慌的時間都沒有,她就決絕地離開了。

    “那杯酒裏到底……”

    “我下了毒的……”蒼白的麵容上,唇角微微上揚,阿瓷輕輕貼近了他心口,“我把毒下在你心裏……我……先走一步,你要比我晚些,再晚些,別跟著我。”

    手指下的脈搏越來越弱,一片麻木中,葉辭終於意識到了。

    她要用這種方式和他了斷了。

    “……我不會喜歡一個死人,你走了,就換我恨你了。”

    阿瓷看著他,虛弱地細聲道:“可是我喜歡你呀……多看我一眼好嗎?你可以忘了,忘了也好,我走了,願你扶搖直上,再無微末凡塵擾心……”

    簷下的風鈴靜了,葉辭為她寸寸拭去麵上的血跡,看了她許久,笑容依稀,心口處卻慢慢感到了被蝕出一個洞的折磨感。

    直至天邊藍色的薄霧升起,有人扣門,見了此景,小心翼翼地問僵坐在阿瓷身旁的人。

    “宗主,可……”

    “無事,葬了吧。”

    “那這酒?”

    “有毒,別碰。”

    ……

    阿瓷走後的第一天,葉辭沒有流連於任何事,好似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第二天、第三天……一年,相安無事,人們以為他忘了,隻是覺得他更疏情了而已。

    兩年後,整個朝廷開始由著易門的大計開始傾頹,無需天演師再操煩時,葉辭開始做起了夢。

    有時是白日,有時是深夜,斷斷續續地想起了很多事。

    中秋時,有了一個放河燈的習慣,放河燈時,身邊沒有人,他卻會莫名說起話。

    第四年,他忽然想起之前答應過畫一萬張畫,提筆時原以為要想一想,回過神來後,卻發現畫中人的眉目和夢中的分毫不差,他燒了第一張畫。

    第七年,稽城已經在戰亂中被摧毀,有外地人在重建的地方開起了一家酒肆,那酒肆的酒,味道熟悉得讓他厭惡。

    第八年,他遇見了一個禪師,問他是不是已經忘了舊時的業障,禪師讓他提筆再畫一張,畫中人的麵貌,依然是沒有消退過半分。

    第十年,他得了心疾,時常會生出幻象,旁人說他瘋了。

    第十二年,他回到了阿瓷已青草萋萋的墓碑旁,獨酌了一夜,再也沒有醒過來。

    直到許多年以後,乃至於青塚都被青山埋沒,江山有了新主,世間再也沒有他們一絲一痕的蹤跡。

    那一年,陳舊的易門迎來了一個落拓的少年人……

    “我自幼時起,從來隻會做同一個夢,夢得多了,也就成了魘。所幸的是,這一回是殊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