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心亂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種田之長姐威武 !
元寧想了想又問:“你可認識北芒?”
“你說縣太爺身邊的護衛,北芒?”林越反問。
元寧忙點頭。
“見是見過,”林越為難地道,“就是沒說過話,那個人話太少,素日都是冷冰冰的,不和我們來往。”
元寧揉了揉太陽穴,忽然又想起一個人來,“那大人的書童方硯,你可能見到?”
林越扭頭往裏看了看,正好看到方硯端著粥碗經過,趕忙跟元寧說了一聲跑進去。
方硯還對元寧有些印象,扭頭看到元寧,便拐了個彎,折過來,冷冷問道:“做什麽?現在可沒心情買你的東西!”
“我不是賣東西來的,”元寧忙道,“我是北芒的妹子,我找北芒有事。”
林越手心裏立刻捏了一把汗,這孩子怎麽什麽話都敢說?她什麽時候成了北芒的妹子了?
方硯也是一臉的狐疑,“我怎麽不知道?”
“小哥哥,你進去跟他說元寧來了,他就知道了。”
方硯低頭想了想,“那成吧,不過他肯不肯出來,我可不敢保證。”說罷端著粥進去了。
元寧就在門邊貼牆站著,不斷扭著手指,祈禱蘇鶴亭一定要平安無事。
太陽雖然已經偏西,但仍然是火辣辣的,元寧被曬了一會兒,原本焦躁的心情竟然莫名其妙平息下去。
她這是怎麽了?若說關心朋友,也不至於這般失了章法……
咬了咬唇,摸了摸自己跳的失了規律的心髒,她眉頭緊緊鎖了起來。
難道,這就是心動的感覺?
抬頭看看天,她有些茫然了。正猶豫著自己是不是該撤退,北芒已經出現在身邊,隻給了她簡單的兩個字:“跟上。”
元寧下意識就抬腳跟了過去。
一直到了院子裏,她才回過味來,臉上有點不大自在,“那個啥,我突然想起來,家裏還有點事,我就先……”
“扭扭捏捏不像你。”北芒不等她說完就給了這麽一句評價,甚至連頭都沒回。
元寧鼓了鼓腮幫子,不服氣!可冷靜下來一反思,自己的反映的確是扭捏了一些。
來都來了,就去看看能怎麽滴!
這麽一想,她就自然了不少,跟著北芒一徑去了內宅。
知縣官邸和縣衙之間隻隔著一條窄窄的過道,過道兩端還封死了,所以幾乎就等於是一個整體。
隻不過,官邸另有自己的出入門戶而已。
知縣官邸也不大,隻是個兩進的院子,前院書房、會客廳以及雜役房。
內宅就是五間正房,帶東西廂房,配著一個不大的後花園。
東西廂房外各有一個花池子,東西正房外各有一棵桃樹,上頭結著快要成熟的桃子,其餘的地麵都鋪著青石地磚,幹淨簡單。
蘇鶴亭日常起居都在東麵的兩間房,正廳是接待親眷和長輩的地方,一般來了客人就在外書房招待了。
東明間是宴息室,和元寧那邊的格局差不多,隻是房間更為寬大一些,窗下有一條大炕,擺著炕桌,桌上有炕屏,還有幾本書。
地上兩溜椅子。角落裏的花架子上擺著一盆蘭花,葉子綠油油的。
牆上掛著名人字畫,元寧隻是掃了一眼,並未細看。
北芒當先而入,走到裏間門口,挑起簾子,“大人就在裏麵。”說著話,卻並未邁入門檻。
元寧一時不察,直接就邁步進去了,等到門簾在身後落下,察覺北芒沒有跟上來,想要退出去卻已經晚了。
她原以為,這屋子裏應該是暗的,卻不料,房間裏十分明亮,陳設簡單,一床一桌一椅衣櫃,南窗下擺著一溜花架,上頭放著幾盆花,開著窗,風吹進來,滿室花香。
再看床上,也是尋常的架子床,掛著天青色的帳子,床上閉目躺著一個人。
聽到動靜,蘇鶴亭轉過頭來,睜開眼睛,眼神卻有些黯淡,神色也不見得有多好,淡淡問道:“誰?”
“我。”元寧遲疑了一下,出聲回答,緩步走過去,道,“知道你受了傷,我過來探望一下。”
蘇鶴亭雙手撐床坐起來,往後靠了靠,“哦,請坐。”
元寧很快發現不對,他眼神渙散,沒有焦距,雖然是跟自己說話,眼睛卻沒對著自己,不由伸出手去在他麵前晃了晃。
蘇鶴亭沒什麽反應,隻是問了一句:“屋子裏熱?”
五月的天自然是已經開始熱了,他窗外有桃樹遮陰,屋子裏其實並不算熱。隻是聽見細微的風聲,所以才有此一問。
元寧搖搖頭,隨即反應過來他看不到,“你傷了眼睛。”
“嗯,”蘇鶴亭也沒打算隱瞞,“腿上也挨了一下,所以才要臥床。”
元寧追問:“怎麽個情形?”她相信蘇鶴亭伸手應該也不錯,之所以受人暗算,大概是,“獲勝的龍舟隊裏混進了人?”
蘇鶴亭笑笑,聰明人啊,不用自己說就能推知大概,“正是。”
那麽近的距離,變生不測,對方使用的又是毒煙,他反應再快,也躲避不及,雙目瞬間就失明了,亂糟糟的場麵,耳力再好一時也難以分辨,所以腿上才被人砍了一刀。
也幸虧北芒當時就在他不遠處站著,救援及時,才沒釀成更壞的後果。
元寧擰眉,“是什麽人,下手這麽狠?”
“大概是我無形中得罪的人太多了,”蘇鶴亭緩緩說道,“天慶縣素來貧困,在全國都是排得上的,你知道吧?”
元寧搖搖頭,“我還真不知道。”
蘇鶴亭便解釋道:“天慶縣從德化六年經曆了一場洪澇之後,便一直十分窮困。現如今宣德十五年了,在我之前,也就是宣德十二年之前的這二十二年間,朝廷一共選派了七位縣令。
“另有共計三十萬兩的賑災銀子,想要讓天慶縣擺脫貧困,怎麽說,天慶縣雖然地方不大,人口卻不少。”
這也是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分明人們連飯都要吃不起了,家家戶戶還一個挨一個地生孩子。
“若是放在比較富裕的地方還好些,即便是荒年也不至於餓死人,但落在天慶縣就不一樣,一旦收成不好,出的人命可不是一個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