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台階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種田之長姐威武 !
    出了果林,牽了驢,元寧又問:“你真的沒事?”
    “你看我,”蘇鶴亭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像是那種會撒謊的人?”
    他不言不笑的時候,麵容是有些自帶嚴肅感的,讓人很容易產生信賴。
    元寧不由自主搖了搖頭。
    “這不就結了?”蘇鶴亭伸手拿過她手裏的韁繩,“下坡路不太好走,你注意腳下。”
    元寧就這樣迷迷糊糊跟著他來到了大道上,蘇鶴亭替她做了選擇,“那就去劉村吧,那邊的民風還不錯,我之前去走訪過,比較熟悉。”
    元寧跟上去,問:“你來這裏走訪過?”
    “是啊,”蘇鶴亭頷首,“天慶縣這些村子,我不敢說都走遍了,但十停之中至少走了六停,有些地方還去過不止一次。”
    “這豈不是很辛苦?”元寧不免有些心疼,像他這樣四處奔波,難怪一直都這麽瘦。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在其位,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蘇鶴亭語氣淡淡,“都是該做的事,算什麽辛苦?”
    到了平路上他就先扶著元寧上了驢,自己也跟著騎上去,給元寧指點路線。
    元寧好奇問道:“既然如此,那你豈不是留在縣城的時間很有限?”
    “是啊,”蘇鶴亭笑了笑,“所以縣城裏大部分人還都不認識我呢!”
    這也是實情,別說平民百姓,以前林越這樣在衙門裏當差的人,不也很少能見到他?
    元寧不由感慨:“當個好官真難啊!”
    “所以,很多人都吃不了這個苦,”蘇鶴亭歎道,“其實大多數讀書人還都是有一顆赤子之心的。
    “他們讀書科考的初衷便是報效家國。隻是,一朝金榜題名揚名立萬,便有一部分人飄飄然起來。覺得十年寒窗苦讀,換得一朝名聞天下,是該好好享受一番,享受夠了,再去報效家國。
    “卻沒想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享受到了過去不曾享受的生活,如何還願意去吃苦?
    “也有一部分人不改初衷,但若是去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地方還好些,若是像我一樣,來到這樣亂象叢生之處,要麽被嚇破了膽,要麽,就幹脆退縮妥協了。”
    他話鋒一轉,“當然,我這麽說,並不是標榜我有多麽高尚。事實上肯不改初衷,不負天地,不負百姓的好官還是很多的。
    “甚至還有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卻並沒有那個實力,最終遺憾收場。
    “其實我一向都主張但凡做事都要量力而行,否則,折了自己倒在其次,主要是會丟下一個爛攤子無法收拾。”
    元寧轉頭看他,“你一再跟我強調,你做事是做好準備的,就是這個緣故。”
    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蘇鶴亭開心的笑了,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真好啊!
    兩人漸漸就把話題轉移到了農事方麵。
    其實本朝已經在北方開啟了兩年三熟的耕種模式,隻不過覆蓋不是特別徹底,有些地方仍然是一年一熟。
    天慶縣這邊地理位置和氣候原本都還不錯的,在生出亂像之前,一直都是兩年三熟,耕作方式、耕作機巧也比較成熟。
    多結實的建築也經不起重錘。
    這麽多年,天慶縣亂成一鍋粥,農田不知道被荒廢了多少。
    這兩年,蘇鶴亭下了苦功夫,肅清了匪患,才讓農民們能夠安心農事。
    但若想要讓農業產量恢複興旺,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是沒有特別的技巧的話。
    兩人說到了糧食種子方麵,原本蘇鶴亭是打算自掏腰包跟元寧買玉米種子的。
    元寧勸道:“你自掏腰包,你的腰包能有多厚?何況,這整個天慶縣說大不大說小可也不小,你若是幫了這裏,沒幫那裏,你說百姓們會怎麽想?
    “他們可不會每個人都覺得你蘇縣令做這些事情多麽多麽不容易,他們隻會說你偏心,會說你是不是收了什麽好處。”
    蘇鶴亭眼眸沉了沉,他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但實在是天慶縣的百姓太窮了,你讓他們自己掏錢買種子,價錢壓得再低,他們也是買不起的。
    可糧食推廣這種事情,若是隻讓某一地,某幾個人負責,是根本沒效果的。
    “我知道,”元寧慢慢說道,“你很累,很難,要做的事情很多,某一方麵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
    “你這是……”蘇鶴亭輕笑一聲,“再給我找台階下?”
    “難道不是嗎?”元寧臉上帶了幾分俏皮的微笑。
    蘇鶴亭哈哈笑了起來。
    “我知道,其實你現在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了!”元寧笑容擴大。
    “你倒是信任我,”蘇鶴亭心情舒暢,語氣輕鬆,“的確是有了想法,我說來你聽聽。”
    其實大致上就可以算是“半賒半借”,他提供糧種,農民們需要購買,但隻需要出成本價就可以了。
    而且,可以讓農民們那一部分錢來買,這一部分錢,可能隻是兩種價錢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乃至更少。不過彼此之間要有一紙文書證明他們是賒購的,等收獲了這一季的糧食,要償還餘款,若是實在沒有餘力,分期付款也是可以的。
    遇到那真的一窮二白的人家怎麽辦?
    也不能置之不理,就需要對方打借條,往後有了錢再慢慢償還。
    或者他們不願意用錢來償還,以糧食來抵也可以。
    在此之前還要告訴他們身為縣令的蘇鶴亭的難處,他要對外公布自己的俸祿,對外公布天慶縣府庫的庫存,公布不能擅自動用庫糧的苦衷。
    元寧聽罷不住點頭,讚許地道:“我很高興你不是那種墨守成規的人。”
    換了那不知變通的,隻知道跟百姓們說賒借之事,百姓們還會認為父母官不作為。
    像蘇鶴亭這樣先訴苦,然後再提出幫百姓們解決困難的辦法,百姓們誰不感激涕零?
    “我是吃過虧的,”蘇鶴亭苦笑了一聲,“你當我生來便是如此精明的?那是因為栽過跟頭摔狠了,才知道吸取教訓。”
    元寧笑眯眯說道:“你能汲取教訓,便說明那一跤沒白摔。人生路長著呢,小時候吃點虧不是什麽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