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持續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種田之長姐威武 !
    方硯這才明白原委,不由歎了口氣,“你說你有話好好說,你跑什麽呀!害得我還以為你做了什麽虧心事!”
    再一看那幾位大老爺,一個個目瞪口呆,回不過神來的樣子。
    方硯心裏哼了一聲,他早就瞧著這幾位不順眼,一來了就對公子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他把錢還給小販,掉在地上的草把子也撿了起來,誠心誠意說道:“小哥兒,我知道你這是誠心誠意感謝我們公子。但是我們公子是做官的人,不能白拿老百姓的東西,要不然……”
    他眼睛往幾位欽差那邊瞟了瞟,“會被人當做收受賄賂的。我們公子可是個清官,這一點咱們天慶縣的老百姓都知道。”
    “我……”小販囁嚅幾聲,“我也知道。可……就是幾串糖葫蘆,也不值錢。”
    “你的心意,我們都領了,”方硯搖頭,態度十分堅決,“但是這個口子不能開。今兒你說幾串糖葫蘆不值錢,明兒他也說幾塊豆腐不值錢,後兒個再有人說幾兩油不值錢,大家一窩兒蜂送了來。
    “你說,我們公子收不收吧?若是收了,大哥,這麽多東西,東家一點西家一點,加起來就不老少了。
    “你們都覺得是為我們公子好,可這麽多東西,捅了上去,就夠我們公子喝一壺的。你們說,這不是好心辦了壞事,反而害了我們公子?
    “所以啊,我說,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你們公公道道做買賣,把日子好好過起來,就算是對得起我們公子了。
    “你回去把我這番話好好跟你們家裏說說,你家裏人也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小販聽的一愣一愣的,完全沒想到,不過是幾串糖葫蘆,還能引發那麽嚴重的後果,連哭也忘了,傻愣愣把草把子扛在肩頭上,把那些錢揣進懷裏,捂得緊緊的,“我……絕對不會給縣太爺招禍!我走了!”
    說著撒丫子就跑。
    方硯拍了拍手,恭恭敬敬衝著幾位欽差作了個揖:“老爺們,請吧。”
    欽差們都不傻,全都聽得出方才方硯在對自己這些人含沙射影,偏偏,還反駁不得!
    更加沒想到原本想要揪別人的把柄,反而新添了別人的好評!
    他們也根本就沒想著去跟蹤小販,看看他說的是不是實話。誰都不是傻子,方才他們過來的時候,正好在方硯的視野死角,所以方硯根本就不可能看到他們。
    就好像嗓子眼兒裏有一口痰,想要吐出來吧,偏生又咽回去了,惡心不說,還很憋屈,偏生還不能讓人知道!
    幾個人虎著臉邁大步進了府裏。
    方硯撇了撇嘴,在後頭跟著。
    哪一個草把子上的糖葫蘆有三十來個呢。
    三兩天內吃不完就不新鮮了。
    所以元寧把送進去的糖葫蘆作了分配,自己姊妹五個外加蘇鶴亭每人留下兩串,其餘的就大家勻散了。
    前頭欽差們也每人都分到了一串。
    方硯領著他們回到住處,看到在茶壺裏插著的糖葫蘆,幾個人就擰起了眉毛。
    方硯笑嗬嗬解釋:“這是我們少奶奶給幾個弟弟妹妹買了解饞的,因為買的多,所以給諸位老爺也送了幾串過來,不是什麽好東西,您別嫌棄。”
    幾位大老爺都覺得牙疼。
    方硯笑了幾聲就退了出去,“有什麽吩咐,老爺們盡管再傳喚。”
    按理說這些大老爺應該住在驛館的,但人家非要住進來,別人又有什麽辦法?
    所以就是他們的儀仗扈從大多數住在了驛館,隻留了幾個貼身伺候的人,跟著住進了蘇鶴亭家裏。
    其實這並不是縣令官邸,縣令官邸在縣衙後麵,不大的一個地方。
    第一任的縣令住不開,這才在外麵尋了地方建了房子,後來繼任的縣令都有添減,漸漸成了今日的規模。
    當時建房子是鄉紳們湊錢蓋的,後來每一任縣令都象征性給鄉紳們一些租金。就算是租住了。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形式也漸漸喪失了,大家都默認了這就是縣令私邸。
    蘇鶴亭搬進來的時候,除了隨身之物外,並沒有添什麽家具,所用的都還是前麵幾任縣令置辦下來的。
    過了那麽多年,已經老舊,很多家具甚至都掉了漆。
    老實說,今日之前,這些欽差還一致認定,這是蘇鶴亭在沽名釣譽,但經曆了一天的打臉事件之後他們可不敢隨隨便便下定論了。
    吃了晚飯,一時無事,幾位老爺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忙把方硯叫了過來。
    方硯垂首侍立,規規矩矩的。
    一位欽差清了清嗓子,問道:“你說你們公子兩袖清風,這話,我們信了,”暫時的,“隻不過,看你們這吃穿用度,實在是不想手頭拮據的。”
    他看了看冰糖已經化掉了的糖葫蘆,“否則又怎會這般大手筆,一買東西動輒就是包圓呢?”
    方硯幹笑了兩聲,“幾位大人,隻怕你們還不知道我們家少奶奶手裏有錢吧?”
    幾個人同時一懵,他們來的時間段,還真沒來得及打聽呢!
    方硯垂著眼睛,看著自己的鞋尖,“我們縣城裏最大的鋪子朱記,就是我們少奶奶的本錢。
    “關於我們少奶奶如何這麽小的年紀就能有了這麽大的出息,我先跟諸位說一說吧,您幾位也做到心中有數,便是去打聽也能有個方向。”
    “我們少奶奶娘家姓朱,是三合鎮、小張莊的人。前兩年縣裏修防洪大堤……
    “防洪大堤在哪兒您幾位初來乍到不知道。咱們天慶縣河流不多,但是靠北邊有一條天水河,河堤已經多年沒修過了,天慶縣什麽情況,今天幾位老爺轉了一天,想必也了解了一個大概了。
    “大堤年久失修,一旦泛濫,兩岸的百姓不是要遭殃?我們公子剛剛到任,連屁股都沒坐熱,先走訪了一遍,決定去修築大堤。
    “可人手不足啊,隻能征調民伕,府庫裏也沒銀子,我們公子是自掏腰包的。
    “想必諸位也都知道我們公子是什麽情況,手裏有幾個錢,全都是我們夫人不知道怎麽攢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