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倭國的財富(下)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並沒有意識到,之前高明一直都是引導著整場談話。小說

    做過銷售的人都知道,想讓顧客接受自己推銷的商品,首先得讓顧客產生歸屬感。

    如很多高明的家具商,他們一般不會直接和顧客談買賣,而是先和對方談家具的擺設,等顧客把家具怎麽擺放,甚至該用什麽沙發套都想好的時候,那麽這筆買賣的成功率非常大了。

    而高明之前做的和這個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高明很清楚,李世民缺錢,大唐也缺錢,因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錢永遠都是不夠用的,否則後世的領導人也不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心這樣的方針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高明知道李世民其實是一個利益至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說,哪怕倭國再怎麽聽話乖巧,怎麽把大唐當親爹都沒用。

    如現在。

    原本李世民還打算幫倭國的孝德天皇複國的,但當高明引導他把花錢的路子都想好之後,他腦子裏想的全都是該怎麽把倭國的黃金白銀弄得大唐來,至於孝德天皇,早被他拋之腦後了。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李世民下了一道聖旨,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倭國遭到海盜襲擊,作為大唐的附屬國,這件事大唐自然是責無旁貸,所以李世民將派十萬大軍前去幫助孝德天皇收複倭國。

    收到這個聖旨之後,孝德天皇自然是感恩戴德,可惜他並不知道,他其實是在與虎謀皮,因為李世民根本沒有打算把倭國還給他,反而打算占山為王

    倭國名義是大唐的屬國,而且一直以來都沒有做過什麽對不起大唐的事,這讓李世民想要找個正常的理由強占都不行。

    既然沒有王道,那麽隻能走旁門左道了。

    為了長久的占據倭國,讓人假扮山賊占山為王無疑是個穩妥的辦法。

    隻要大唐的軍隊一登島,海盜沒了,等大唐的軍隊一走,山賊卻又出現了,到了那個時候大唐的軍隊又再去一趟,如此重複。

    明麵是剿滅山賊,實際則是把倭國島嶼的金銀等資源運到大唐來

    對於朝堂那麽不知情的大臣們來說,李世民幫助倭國的舉動無疑是大國風範,一個個也都高呼著吾皇聖明

    孝德天皇不知道他的大唐爸爸正準備掏光他的家底,還以為複國有望,所以也跟著大臣們歡呼起來,然後高高興興的退出了大殿。

    等到孝德天皇走了之後,李世民又宣布了第二道聖旨因為焉耆和西突厥截殺西域朝貢大唐的使者,所以讓焉耆國王和西突厥的乙毗射匱可汗到長安請罪

    毫無疑問,麵對這樣的聖旨,兩國的國王是根本不可能來的,而李世民之所以要下一道這樣的聖旨,並不是指望他們能乖乖跑來,隻是為了找一個開戰的借口而已。

    在這個年代,弱國可沒有什麽政權獨立的說法,李世民被諸國尊稱為天可漢,可不單單隻是一個稱號而已,這代表著他手生殺予奪的權力

    我讓你來你得乖乖的來,否則我派兵打破你的城池,然後再把你捉來

    從這一點來說,李世民的確是十分霸道的。

    而對於李世民下的這道聖旨,群臣們也沒有什麽意見,畢竟連朝貢的使者都被殺了,這已經是關乎一國臉麵的事了。

    最重要的是,大唐的強硬已經深入了骨子裏,加對外戰爭的接連勝利,算是臣們在處理對外問題也是非常強硬。

    值得一提的是,當李世民宣布這道聖旨時,一向在朝堂保持沉默的阿史那杜爾卻站了出來。

    陛下,臣願意率部去向焉耆和乙毗射匱可汗宣布這道聖旨

    聽到阿史那杜爾這句話,李世民的臉頓時露出了一絲笑容。

    李世民聽得出來,阿史那杜爾的意思是他去宣旨,如果對方不聽,那麽這場戰由他來打

    阿史那杜爾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李世民和大唐的忠誠,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其實阿史那杜爾是處羅可汗的兒子,從血緣來說,他頡利可汗更有資格繼承突厥汗王的位置。

    隨著頡利可汗被擒,突厥也隨之滅亡,阿史那杜爾率領自己的部族歸順了大唐。

    雖然阿史那杜爾歸宿了大唐,但這並不妨礙他部下對他的尊敬,在私下裏,鐵勒諸部的人仍然稱阿史那杜爾為都布可汗

    在他們的心,阿史那杜爾依然是他們的大王

    像這樣一個人,卻心甘情願的在大唐做一名普通將領,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李世民也很看重他,還把自己的親妹妹衡陽長公主嫁給了他,並封他為駙馬都尉。

    阿史那杜爾並沒有辜負李世民的這份看重,在征討高昌和後來的攻滅龜茲的軍事行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在他死後,李治還把他陪葬在李世民的陵墓旁邊,供後人瞻仰。

    這些東西李世民當然是不知道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阿史那杜爾的好感,特別是當他下達聖旨之後,阿史那杜爾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請旨的舉動,讓他非常滿意。

    看著一臉認真的阿史那杜爾,李世民頓時微微一笑。

    杜爾,這事我已經決定交給阿史那賀魯去做了,至於你,我另有安排

    是

    聽到李世民對自己另有安排,阿史那杜爾也沒有多問,答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退朝之後,李世民把阿史那杜爾叫到禦書房,打算把搜刮倭國的事交給他去做。

    在李世民看來,阿史那杜爾是最適合的人選。

    當初侯君集和阿史那杜爾攻打高昌,破城之後侯君集帶人進去搶了。

    按照見者有份的原則,侯君集還分了阿史那杜爾很大一份,但是阿史那杜爾卻沒要,不但他沒有要,他還讓手下的兵不許接受這些東西,更不能打擾高昌百姓。

    直到後來,朝廷下旨對有功之士進行賞賜,阿史那杜爾才挑了幾件戰利品作為紀念,李世民聽說這件事之後,稱讚他廉潔,還賞賜了他一口寶刀。

    如今李世民決定派人去搜刮倭國的財富,需要的正是廉潔的人,阿史那杜爾自然成了首選

    進了書房之後,李世民朝著阿史那杜爾笑了起來。

    杜爾,這次朕打算讓你帶人去倭國

    聽到李世民這話,阿史那杜爾頓時高興的點了點頭。

    是,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會盡快收複倭國的

    看著一臉認真的阿史那杜爾,李世民頓時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搖了搖頭。

    不,朕不是讓你去收複倭國的,收複倭國的人選朕已經安排好了,至於你,朕要你派人假扮山賊,把倭國值錢的東西都搶來

    阿史那杜爾:

    383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