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宋楚之戰(上)

字數:5524   加入書籤

A+A-




    陶丘的水師又一次出動了,這一次,它不再需要再盯著宋國國內的各條大河,也不需要盯著淮水和泗水,戴言將水師差不多一半的力量,直接帶到睢水,朝著對岸的楚軍發起了進攻!

    位於相邑城對岸的相邑工業區,乃是一個三麵圍河的城邑。之前楚軍能夠在冬天裏通過水麵結冰迅速將其攻克,如今宋國想要將它攻取,可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即使戴言手中有著強大的水師艦隊,在楚軍完全封閉了靠近睢水岸邊的通道,乃至睢水邊加建起牆壁以後,陶丘水師已然無法直接攻擊到工業區內部了!因此,戴言選擇了一個讓陶丘商人無比痛心的決定——將睢水岸邊的工業設施全部毀掉!

    要知道,這些原本可都是陶丘邑府和商人們所投資的財產啊,那些商人們原本還想著能從楚軍手中奪回這些財富呢!不過戴言卻是絲毫沒有痛心之感,哪怕這些財產中原本有他的一部分!在他看來,如今這些財產落到了楚軍的手裏,如果繼續不斷的生產鐵製品,將會慢慢增強楚軍的力量!

    與其這樣扭扭捏捏下去,不如直接將其毀滅!打仗,就不要怕失去這些壇壇罐罐,日後戰爭結束了,可以談建設的時候,再去做建設!

    那高高豎立的煉鐵高爐,洗煤設施,煉焦爐等,戴言都直接指示陶丘水師用弩炮將其毀滅!楚軍構築城牆時,原本也沒有考慮到宋軍居然會這麽狠,毫不吝惜的直接破壞這些設施,因此也沒有對這些體積龐大的設施做出保護!

    整個相邑工業區,在失去了最為重要的設施以後,也就失去了煉焦能力和煉鐵能力。如此一來,這麽一座極其重要的工業區,對於楚國來說,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這讓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前來睢水岸邊,保護相邑工業區的昭氏無比尷尬!

    如此一來,楚軍就要謀劃著撤退了。不過楚軍待在相邑工業區已經有大半年了,他們已經基本搞懂了整個工業區的運行邏輯,也同樣知道了相邑煤礦和鐵礦的重要作用!

    全權指揮楚軍部隊的昭滑,立即就做出了決定,將所有相邑工業區內的工人全部遷移到養陵,然後在養陵建立一個新的工業區,而楚軍僅僅保留相邑煤礦和相邑鐵礦!

    在楚軍初步撤離的過程中,宋軍憑著掌控睢水的優勢,已經在睢水西岸和南岸登錄了。手中握著二十多萬大軍的戴言,卻沒有貿然發動進攻!

    他在等,等待楚軍撤退時露出破綻!

    不過他的這種念想,卻是不容易達成。雖然昭滑曾經在陶丘軍隊手中吃了很多虧,然而此人能成為楚國名將,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能力。在楚軍逐步撤離的過程中,戴言根本找不到任何一點可以攻擊的目標!

    這一點,讓戴言自己都自愧不如!能夠帶領軍隊進攻的將領,確實很了不起;但是能夠帶領軍隊安然撤退的將領,就更了不起了!一支軍隊在撤退的時候,信念會受到動搖,也會擔心對手突然發難,在此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破綻,從而給進攻者機會!

    曆史上,手握百萬大軍的苻堅,平生百戰百勝創下了偌大的基業,然而就是因為淝水之戰時一次撤退沒有做好,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乃至生命!撤退導致大軍崩潰,是連苻堅這種身經百戰,威望甚高的君王都會犯的錯誤,然而昭滑卻能在率領大軍時,將其處理得滴水不漏,由此可見昭滑的能力了!

    當相邑工業區的工人全部撤出以後,緊隨其後的楚軍,也開始了撤離。

    當楚軍撤退到相邑煤礦和鐵礦之後,方才繼續停留下來。隨後,昭滑派出了使者,來到戴言這邊想要同宋國議和。

    如今楚國唯一的要求,就是得到相邑的煤礦和鐵礦。為此,戴言日後登上宋國君位,楚國可以承認。而且,楚國可以允許宋國繼續在睢水岸邊耕種,並保證日後絕不再騷擾!

    對於楚國來說,這樣對一個“弱國”讓步,還是第一次。不過這樣的條件,戴言都沒有讓眾人放到議會去討論,就直接拒絕了!

    如今的宋國,本身就是一個地形狹小的地方。他在後世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一點地理知識,知道在如今宋國所在的這片地方,基本上找不到更多的煤礦和鐵礦了。陶丘的工業,若是失去了這麽重要的原材料來源,以後還怎麽發展?

    總不能持續依靠進口,來解決這一問題吧?

    其實如今陶丘的原材料來源,就已經出現問題了。之前在進行戰爭時,陶丘還可以從趙國帶回足量的煤和鐵,來滿足陶丘的需求。然而在魏國已經成為敵人的情況下,他們又受到的楚國的提示,開始阻礙趙國煤和鐵運輸到陶丘!

    雖然陶丘有著以前的儲存,以及通過其他零零散散的方式又得到了一些煤鐵原材料,然而在失去了原材料持續供應的情況下,陶丘的工業基礎已經麵臨著極大的危機!

    戴言由此總算是知道了,為什麽後世作為全球貿易主導者和工業革命發起國的英國,要建設一支能同時打贏第二大國和第三大國的海軍了。因為若是不如此,他們就無法控製全球的資源流動,進而保障工業化的進行!

    後世美帝延續了英國的這一思路,以占據全球80%噸位的航母稱霸海洋,控製全球的交通要道,也是延續了同英國一樣的理論!

    在如今的宋國不能保持足夠強大,並且從各地獲取原材料的情況下,奪回相邑的煤礦與鐵礦,不僅是關係著陶丘工業生死存亡的問題,也是事關戴言的權位乃至宋國未來發展的大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戴言怎麽可能接受昭滑提出來的議和決定!

    其實在如今的時代,楚國的國土麵積,至少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平方公裏,哪怕南方普遍缺少煤礦,隻要仔細去找,也還是能夠找到足量原材料的!然而楚國卻根本不屑於去幹這樣的事,在他們看來,既然有現成的東西,就擺在自己的眼前,那麽為什麽不直接把它奪過來呢?

    如此一來,宋國與楚國之間的戰爭,就是純粹的利益之爭,這是一種無法解開的死結,戰爭雙方除非有一方獲勝,否則永遠也不會結束!

    當戴言拒絕了昭滑所提出的建議後,楚軍的戒備更深了,二十萬楚軍全麵進入臨戰狀態!

    戴言也將這麽一支大軍擺到了睢水對岸。當然,考慮到背水紮營的危險,以及強大的水師隨時可以支援,戴言隻是派出了7萬餘軍隊在前線紮營,後續的軍隊都留在對岸,隨時準備出發!

    雖然處於前線的軍隊人數少於對手,但是如今陶丘的軍隊開始愈加強大起來了。而身在前線的軍隊,更是擁有著一支此時的楚軍,完全無法對抗的軍隊——騎兵!

    在統一宋國以後,戴言幾乎將宋國全國的車兵拆毀殆盡,隨後就從整個國內搜刮出了近萬匹馬。有了如此多的馬匹,再得益於陶丘原本賽馬和馬球比賽打下的基礎,外加戴言在宋國國內召集的優秀馭手所組成的騎手,原本降低到兩千人的陶丘騎兵力量又開始膨脹起來,騎兵人數迅速達到了五千人!

    這支騎兵的單兵戰鬥力,除了原本的老兵外,其他的都並不強大,哪怕戴言在戰爭準備的這幾個月裏不斷的訓練,情況也沒有太大的好轉。戴言由此認清楚了騎兵,不是一種能批量製造的兵種,它就像後世現代化國家的空軍一樣,需要有足夠專業的人員來操縱才能擁有擴充的基礎!

    然而縱使是戰鬥力再差的騎兵,在有了精銳騎兵作為中堅的帶領下,它的戰鬥力也遠遠不是楚軍這樣純粹由步兵組成的隊伍所能比的。新組建的宋國騎兵,在樂毅的率領下,開始了對楚軍後勤的長期騷擾!

    說實話,依靠速度的優勢來襲擾對手後勤,才是騎兵最重要的用法之一。北方遊牧民族就是靠著這近乎無賴的一招,屢次在與曆代王朝戰爭取得大勝,而曆代王朝除非能夠擁有同樣的騎兵以騎製騎,否則基本上沒有太好的防禦方法!

    這麽一種無賴的戰術,一用出來,哪怕是打老了仗,乃至滅掉了越國的昭滑,都感覺頭痛不已!

    負責後勤運輸的,原本大多是民夫,僅僅搭配著少量戰鬥力不強的民兵,騎兵麵對著這種對手,僅僅一次遠處的齊射,再通過一輪衝擊,負責保衛糧道的民兵就立即崩潰了,隨後這些騎兵就會燒毀全部的糧食!

    麵對著棘手的騎兵,戴言開始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應對這些騎兵。為了確保糧食能夠運輸回來,他逐漸調派較為精銳的族兵來保護糧道。很快,襲擾後勤的宋國騎兵,也開始轉換了套路!

    原本被分成百餘人一隊,來負責大麵積掃網,進而騷擾的騎兵,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集結到了一起。當千人規模的騎兵發起攻擊時,哪怕是樂氏的族兵,如果人數不占絕對優勢,也非常容易崩潰!

    而在騎兵麵前一旦崩潰,就幾乎沒有生路可言!騎兵的追擊能力實在太恐怖了,外加如今楚軍後勤的運輸線,大多是處於平原上,即使有山道也是較為低矮的丘陵,在騎兵麵前根本無處可藏!

    樂毅就這樣靠著地形的優勢,將整個騎兵隊伍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如此,昭滑知道了僅僅靠步兵是無法與宋國騎兵相對抗的。他又從楚軍中,將車兵全部抽調出來,並用其來保護糧道。然而在之前宋國內戰時,戴言就能夠單憑騎兵擊敗彭城令子章的車兵,由樂毅親自率領的騎兵,又哪裏辦不到這一點?

    楚軍的騎兵,也被樂毅如之前戴言所做過的一半,以速度優勢,將其殲滅殆盡。

    隨後,昭滑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仿效對手打造同樣的騎兵,以騎對騎與宋國騎兵對抗!

    這本來是一種極好的思路,可惜的是,楚軍如今根本沒有人懂的騎兵的思維和套路。不客氣的說,樂毅憑借著他優秀的戰爭經驗,以及他與生俱來的戰爭天賦,已經成為了當世對騎兵了解最深刻的將領之一!

    他隻是稍稍設了一個局,就逼得剛剛騎上馬的楚軍士兵們,與訓練已久的真正騎兵進行了野戰!在這一場戰鬥中,作為“老師”的宋軍騎兵,對於“學生”毫不客氣,直接以堅不可摧的方式碾壓了楚軍騎兵,並俘獲了全部的馬匹!

    宋軍騎兵的實力,在得到了這麽一大批馬匹的情況下,實力越加膨脹!

    到了最後,昭滑不得不派出最為精銳的步兵,乃至楚武卒來應對宋軍騎兵,方能保持糧道的穩定!

    而他,也終於發現,如何以步兵來應對騎兵的進攻了!那就是一旦見到對方騎兵,並且即將發起進攻時,立即讓所有的步兵以最快的速度排隊列陣,隻有在整齊的步兵大陣麵前,騎兵才找不到進攻的方向,進而不得不放棄攻擊!

    而使用如此精銳的步兵,來應付宋國的騎兵,也隻能將對手逼退,知道這種戰果的昭滑,也是無比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