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賁銳士伐三晉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A+A-




    關中平原東南部的藍田大營,乃是秦國軍隊的大本營!此時,二十多萬大秦銳士正全副武裝,整裝待發,即將在嬴疾的率領下,前往函穀關迎擊五國聯軍!

    正當士兵們將要前行時,卻見到營門大開,一隊重重衛士護衛下的隊伍,從營門外走了進來!見到了這隊伍,看著那威武的依仗,人人都知道這是秦王親自到來了!

    秦王來到了藍田大營,也不多做停留,徑直走到點將台上。對著台下的秦國士卒鄭重一拜,並向下方開口大聲說道:“眾位將士,我大秦自先王變法改革以來,國力大增。寡人有幸,得先王遺澤,河西一戰大敗魏國,一舉洗刷我秦國多年所遭受的恥辱!這是寡人的榮耀,也是秦國的榮耀,更是我大秦每一個子民的榮耀!”

    當秦王對著下方士卒演講時,就有著傳華兵抵達各個隊伍前麵,將秦王的話語傳達給在場的士卒們。

    當士卒們聽到了秦王的誇耀,立即握拳高舉右手,大聲喊道:“我王萬年,大秦萬年!”

    秦王對著台下一壓,隨後士卒們的聲音漸漸平息。接著秦王又說道:“早年我秦國固守關中,為天子鎮壓西戎,有大功於天下。然而魏國一朝強盛,殺我子民,奪我疆土,以致河西殘破,關中半數土地淪為魏土。當此之時,先王奮起,以鐵血之誌,行變法強國之術,使我大秦民富國強。隨後,我大秦上下一心,與魏人戰於河西,斬首八萬,終於奪回我秦國故土!

    然而我秦國有此成就以後,有人卻勸說寡人不要東出,保持先代君王的打算,在關中好好過日子就好了。然而魏國強大時,就敢於占我秦國土地,如今我秦國強大,又為何不去占領魏人土地?天下有術士曾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魏國強大時,從河東之地出發占我河西,如今我秦國強大了,也該去奪取河東之地,此乃順天應人之理!

    如今魏國畏懼我們,就聯合五國一同來伐我,寡人不會畏懼,我秦國也不會畏懼!你們都是我大秦的好男兒,是我秦國的好戰士,我秦國要東出,寡人需要你們用手中的劍為我秦國的犁取得足夠的土地!”

    聽到了秦王的演說,每一個在現場的戰士們都是極為激動!隨後,秦王又分別頒布了關於此戰的統帥任命,以及所有士卒們最為關心的獎賞問題!雖然秦法已經推行多年,但是在大戰之前,又王上再一次的說明賞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整個秦國的大軍,就在秦王的親自歡送下,從藍田大營出發,開始前往函穀關,與當地駐守的秦軍將士匯合!

    函穀關,這座雄關在魏國手中時,天下還沒有看出這座雄關的重要性。然而當這座雄關為秦國所據,頓時就成為了天下最難攻取的關口。

    此時,在函穀關外,公孫衍已經率領著三晉聯軍抵達關下,就這麽等待著燕軍和楚軍的到來!

    就在昨日,公孫衍已經收到了消息,燕軍已然抵達河東之地,估計再過三天,燕軍就能夠抵達函穀關之下與三晉聯軍匯合。而楚軍的前鋒,也在不久前抵達了韓國三川郡,在不久之後應當也能夠抵達函穀關外。

    然而,就在犀首巴巴的等待著燕楚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卻接連收到了不好的消息!首先是燕國大軍,燕國太子姬平派遣使者過來,告知燕國國內有緊急事情發生,隨後連前線都沒有抵達,即這麽帥軍退回燕國了!而楚國的前鋒,不久後也派遣了使者前來,說明他們收到了楚王從國內所發布的,要他們立即退兵的命令!

    五國合縱大軍,轉眼間就有兩家大軍不能安然抵達前線!這樣的事,令得軍事和政治上的造詣都頗為高超的犀首感覺到了危險!他趕緊召集起了韓國武安侯韓朋,以及趙國大將軍肥義,大家共同來商議如何應敵!

    在如今的情況下,五國聯軍變成了三國聯軍,這場仗想要打贏,已經不是那麽容易了。然而在犀首看來,卻完全不是這樣!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他看來,如果這一次他好不容易才促成的合縱攻秦,卻連秦國的邊角都沒有挨到,那麽他的政治聲望就將會跌倒穀底!他在天下,就再也沒有用武之處了!

    因此,犀首當下就勸說韓朋和肥義,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他一起,共同對函穀關發動進攻!

    經過這數天的偵查,三晉聯軍已經知道,如今函穀關內的守軍,隻有兩萬餘人。而這一次三晉本身所派遣的大軍,已然超過了50萬,手握如此雄厚的大軍,若是什麽都不做就退兵,到時候非但對國內無法交代,天下人亦會恥笑三晉的膽小。

    於是犀首開始指揮著三晉聯軍,對函穀關率先發起了進攻!

    自從陶丘的墨家弟子發明了弩炮以後,天下各國都開始對這種與投石車類似,都可以發射石彈的武器極感興趣。而趙國憑借著與宋國的獨特關係,在這方麵進展迅速,除了從宋國買到了完整的弩炮以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工匠複製出了有陶丘弩炮60%威力的武器!

    而這樣的武器,在趙國國內實驗時,能夠很容易的就攻破一座小城,然而當這樣的武器用來攻打函穀關時,卻根本啃不動這座堅城!

    因為這座雄關不是像其他的城邑那樣,靠近河水,亦或是處於平原之上,而是直接嵌在險峻的山穀中,秦軍不需要防禦側麵的攻擊,隻需要麵對麵的來應對就可以了!

    而且秦軍本身戰鬥力強悍,外加秦國注重戰功,秦軍士卒對於戰爭並不懼怕,反而極為欣喜,因此就憑著這區區兩萬大軍,三晉數十萬大軍竟然奈何不了這麽區區一座函穀關!

    這樣的局麵,不但出乎犀首的預料,也讓肥義極為意外!在他想來,有了弩炮這樣的攻城武器,在實戰中無論怎樣,總該有效果的。然而函穀關實在是太堅韌了,弩炮竟然都不能對其城牆造成多少損傷!

    想來,這應該是秦國奪得此關以後,對其進行複修時加固過的吧。有著如此嚴厲的官僚體係,秦國的工程能夠有如此效果,其實也並不太讓人意外!

    既然無法短時間內攻克函穀關,那麽再繼續待在關口,不僅沒有必要,也是非常危險的事了!哪怕犀首不想失去他的政治聲望,然而韓朋和肥義卻也不想在繼續陪著他冒險了!

    三晉聯軍就這樣做好了啟程,各自返回國內的決定。

    然而就在三晉想走的時候,讓犀首等人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函穀關竟然打開了,秦人竟然選擇出關與三晉聯軍決戰!

    說實話,這樣的事,讓犀首非常不解。三晉聯軍攻不破函穀關沒錯,但是三晉卻並不畏懼於秦軍野戰!哪怕是燕楚大軍沒有到來,就憑著在函穀關前的數十萬三晉大軍,也應當不是秦國大軍能夠比擬的!秦人哪裏來的勇氣敢於以一敵三?

    秦人開關對敵的舉動,激怒了三晉戰士,也令得三晉的統帥們滿是欣喜。韓、趙、魏這三家同出於晉國的國家,繼承了晉國好整以暇的勇武作風,所以他們絲毫不怕與敵人野戰!

    而且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在軍事領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魏國注重步兵的野戰,因此訓練出了實力強勁的魏武卒;韓國國小而人口稀少,所以極為注重遠程武器的使用,它以勁弩而聞名天下;至於趙國,其國內生民好慷慨悲歌,注重個人的武力,其練兵之法向來不拘一格,在不久前的變法中,趙國更是通過胡服騎射訓練出了新式的騎兵部隊!

    當年三晉在魏文侯的倡導下,大家停止內鬥,從晉地向外擴張,在那個時期,趙國吞並了代國,韓國吞並了鄭國,而魏國則滅亡了中山,並吞並了它原本的土地,將衛地大半納入自己的領土,巔峰時甚至占據了秦國河西之地以及關中半數的領土!

    而後來三晉失和,互相爆發了數次大規模的戰爭,最終三晉衰落,魏國從天下霸主的位置上跌落下來,同時也讓周邊的齊國和秦國變得強大起來。然而在三晉本身看來,隻要它們聯手,再次拚成當年完整的晉國,天下任何一國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它們也絕不害怕秦國!當年秦晉之間所爆發的崤之戰,晉國元帥先軫就讓秦國東征鄭國的大軍盡數葬送在崤函附近!哪怕是後來秦人奮發向上,在秦穆公以及孟明視的努力下,最終報了崤之戰的一箭之仇,然而秦人終究是見識到了晉國強大的實力,並畏懼於這股力量,後來也隻敢躲在關中稱霸西戎,而再不敢東出!

    在晉人看來,函穀關以東的河東之地,就是晉人的祖地,絕不能讓它落入秦人的手中!

    如今的三晉,就是要像曆史上一樣,在函穀關外,再一次以威猛無匹的架勢,將秦軍擊敗!要讓秦人知道,在秦國曆史上最強大的穆公時期,秦國無法突破函穀關,如今秦人也依然無法破關東出!

    在這一點上,哪怕三晉之間齟齬不斷,但還是有共識的!有了這種共識,就有了三方能夠進行合作對抗秦軍的基礎!

    至於秦國,其想法與三晉完全相反!在以前秦國最為強大的穆公時期,秦人無法突破崤函天險,東出爭霸天下,如今秦國終於等到了這樣的機會,怎麽可能讓三晉給打斷這一夢想?

    秦與晉,在曆史上有合作,有衝突,相愛相殺以至於今。而如今在函穀關外的戰爭,不僅僅是秦國與三國的戰爭,更是秦人與晉人誰能決定對方命運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