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留守易都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當戴言還在陶丘主政的時候,就曾經談論過貨幣的本質。在他看來,貨幣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關於交換權的契約。這種契約,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它能夠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
糧食這種大家急需的東西可以作為貨幣,銅這種決定了各國戰略平衡的東西也可以作為貨幣,黃金這種沒有實際價值,僅僅隻是好看的東西,同樣可以作為貨幣!
很多人會覺得黃金是一種貴重的東西,實際上,這隻不過是人們賦予它的價值罷了!尤其在這時代,黃金這種軟綿綿的金屬,既不能當做兵器,也不能當做農具,除了好看以外,毛用都沒有!
但是一旦人們認可了這種東西的稀有,將其作為貨幣的主要表現形式,它就立即受到人們的追捧了!戴言從這樣的現象中,告訴陶丘的商人,隻要有一種大家都認可並接受其實際價值的東西,哪怕這種東西是普通的紙,也一樣會成為實際鑄造的錢一樣,受到人們的追捧!
戴言提出了紙幣的概念不久,就開始在宋國國內掀起反旗,準備與子喜爭奪君位了,因此對於紙幣的推廣,他也沒有給予太多的提示。等到他執掌宋國以後,他對於紙幣的想法又開始變得保守了。
治理一個國家,就需要為整個國家負責,因此任何激進的改革,都應當避免!像推行紙幣這樣的事,在宋國國內玩崩了,那麽自己絕對難逃幹係!要知道,在他初定宋國的時候,整個宋國國內可還有許多人不服啊!因此,推行紙幣的計劃,就這樣在宋國國內取消了。
然而後世的某位哲人說得好: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對於宋國商人們來說,發行紙幣這樣的事,顯然是有利潤的!這個利潤有多大,他們還不好估計,畢竟這樣的事從來沒有人做過。外加上戴言在國內暫時中止了發行紙幣的計劃,所以他們也沒有想到做這樣的事。
然而他們中的佼佼者,卻始終沒有忘記這一能夠帶來利潤的計劃!當田布在如今動亂的燕國,用間接的手法執行了這一計劃以後,他突然發現,他的眼前打開了一道財富之門!
雖然如今寄存在臨淄錢莊的財富,都不是自己的,而是需要交還給那些寄存的士兵。然而那些發行的匯票,在如今的燕國,可就是與錢幣沒有兩樣的存在了!
士兵們可以用它來買酒,買肉,乃至逛窯子!商業嗅覺敏感的田布立即就發現,這種匯票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發行,其實就相當於他們所掌握的財富已經翻了一倍了!
這就是說,聯軍們辛辛苦苦攻破並洗劫了易都,所獲取的巨額財富,其實有一半已經是屬於陶丘商人了!
利潤高達100%的巨額收益,且如此穩定的巨額利潤,令得田布心驚不已!當然,在如今行商注重信譽的時代,他也隻是按照吸納了多少存儲的財富,就發行多少匯票,還沒有想到通過調低準備金率擴張信貸,來獲取更高額的利潤!就是這樣,發行這種紙匯票的利潤,也大得無法想象了!
當然,田布很清楚,如今能夠獲取這樣巨大的巨額利潤,對於臨淄錢莊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穩固這樣一層信任,他立即就向宋軍統帥蕭相請求,希望宋國軍隊能夠幫助將這批財富押運回臨淄城!
這樣的請求很快就上報到了聯軍統帥匡章的手裏,想到這筆財富事關整個聯軍的信心,確實不可耽擱。外加自己在其中,也有著豐厚的利潤,所以匡章很快就同意了宋軍的請求!
於是蕭相將五萬大軍,分出了兩萬人,來協助陶丘商人押運這批財富回到臨淄!
得到了宋軍的支持,田布作為陶丘大商人,自然不會虧待為他們獲取利益的士兵!他主動向蕭相說起了,準備以臨淄錢莊的利潤,來給宋國大軍勞軍!
對於這樣的請求,蕭相也不敢私下同意。他隻得將這樣的消息,飛速回報國內,交給國君來定奪!
而聯軍士兵在見到有戰鬥力強大的軍隊來負責押運,自己的財富也有了保證厚,他們立馬變得幹勁十足,一個個都開始響應匡章的進軍薊城的計劃了!在士兵們看來,如今隻不過洗劫了一座易城,就有如此巨大的收獲,那麽若是攻下了燕國首都薊城,自己又能夠賺取多少財富?
在這種財富的刺激下,整個聯軍除了宋軍外,人人士氣高漲!
如今的宋軍,雖然是由宋國各地的農民所組成的,然而它的精神內涵,卻是在戴言從陶丘起家,以及宋國內戰中,就確定好了。
宋軍的建立,本身就是戴言從陶丘城內拉出來的領命,而且士兵也並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連基本的薪資都沒有,單單靠劫掠來維持的。宋國士兵,從他進入軍營開始,就是一個擁有薪金的工作!
而在整個宋國內戰中,戴言也對劫掠之事控製得極為嚴格!在他看來,宋國內戰,雖然是一場軍事鬥爭,然而更是他和子喜在宋國國內爭奪人心的鬥爭!這樣的鬥爭,決定了雙方誰的軍紀更好,那麽誰就會更受宋人歡迎!
他能夠打敗子喜,成為宋君,軍事上的優勢固然是主要原因,然而陶丘大軍那良好的軍紀,也絕對是功不可沒!這種種事跡,都造成了宋軍不劫掠的傳統!
而且在他看來,一支軍隊能夠克製住自己的欲望,也是其強大與否的標誌!後世名揚天下的嶽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就是它強大的基礎!而從戴言穿越過來的那個時代,建立了煌煌天朝的tg軍隊,也有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傳統!這種克製欲望的軍隊,才是真正強大的軍隊!
而對於這一次的伐燕戰爭,戴言其實也是帶有深遠的政治目的的!在蕭相帶兵出來,遠征燕國的時候,戴言也是對蕭相萬分囑咐:伐燕戰爭,同樣是一場爭奪人心的戰爭!
戴言對於伐燕戰爭的底細看得很清楚!這場戰爭,齊國名義上打著“撥亂反正,再造燕國”的旗號,來討伐燕國,而實際上,齊國是希望吞並燕國的!
對於這場曆史上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失敗的戰爭,戴言是很不看好齊軍的前途的!在他想來,以齊軍那種敗壞的軍紀,或許能夠很快打敗子之,但是絕對不能很快的平定燕國,並將燕國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這一切,都是由齊國田氏的政治軍事理念造成的!
齊國田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族,尤其能出軍事家。自春秋時期的司馬穰苴,孫武,到如今的孫臏,田氏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軍事構想。而這其中,對田氏軍隊影響最深的,就莫過於孫武所倡導的“因糧於敵”思想了。
因糧於敵,如果單單從軍事角度來說,絕對是非常好的政策。畢竟不消耗自己的財物,而大量的劫掠敵國的物資,絕對是戰爭能夠迅速勝利的關鍵!
而齊國的建軍思想,以及對外戰爭的做法,無不透露著孫武的這一戰略構想。比如不用費多少錢,就能夠在齊國國內蓄積起大量的技擊士;對外作戰時,不用消耗多少物資,就能夠讓士兵們保持士氣!
不過在戴言看來,齊國這樣的建軍思想,從軍事角度來說沒有問題,然而從政治角度來說卻是很有些問題的!戰爭的目的,終歸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政治目的。如果齊國討伐他國的目的,乃是為了吞並這個國家,那麽這樣一支善於劫掠的軍隊,又如何能夠讓攻取的國家歸心呢?
在戴言看來,齊軍的這種特點,必然意味著齊國無法吞並燕國!其實這樣的經曆,也完全可以從齊國在東方的經營來說明。齊國作為東方霸主,已經有許多年了,整個東方,能夠與齊國相抗衡的國家寥寥無幾,然而齊國為何遲遲不去吞並周邊的小國,甚至連魯、鄒、滕等國依然在齊國周邊存在?
這些其實都是和齊軍的“無道”息息相關的。一個以劫掠為主的軍隊,又怎麽能夠讓齊國周邊諸國歸心呢?
有了這樣的認知,戴言對齊軍必然失敗的下場,看得極為清楚!所以在齊軍拿下了易都以後,蕭相就想起了之前戴言所提及的計劃,立即向匡章提出,以餘下的軍隊留守易都,為齊國看住這城內的燕國貴族!
匡章隻是稍稍想了想,就基本同意了宋軍的要求。在他想來,易都作為燕國下都,交給中山國,必然會讓中山國的領土大為增加,從而增強中山的實力,這不符合齊國利益。而若將易都交給宋國暫時管理,因為此地與宋國並不接壤,那麽此地其實還是在齊國手中的!
而且宋軍不前往薊都參與作戰,自然就沒有收取城內財富的可能了,這對於齊國大軍來說,可是極為有利的!
因此,匡章是樂於見到宋軍留在易都防守的,他對於宋軍所添加的唯一條件,就是宋軍必須以攻城部隊隨同齊軍一起,前往薊城協同攻城作戰!
這樣的要求,蕭相自然是沒有意見的。於是,易都這座燕國下都,很快就落到了宋軍手中。而齊國大軍的主力,外加中山國和泗上諸國聯軍,都跟著齊軍,在易都城內燕人的帶領下,向著薊城進發了!
因為要派大軍運送士兵的財富回齊國,如今能夠留在易都的宋軍,也隻有兩萬多人了。蕭相接手了這座城邑以後,立即就開始按照戴言的命令,幫助燕人恢複易都城內的秩序,努力的與燕國貴族們搞好關係!
這些,都是戴言派他來到燕國之前,給他下達的政治任務:交好燕國,讓燕國成為宋國的盟友,並在未來能夠製衡齊國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