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人選確定(求收藏,求推薦)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嶄新一周,再次開啟。
高一新生進行文武分班,一個月內練出勁力的新生成為武科生。
文科生與武科生,從此之後難以有所交集,因為文科生和武科生的班級並不在同一幢教學樓中,武科生有著專門的武科樓。
武科生就算最後考不上武道大學,但是成為了準武者,出去找工作也比普通的文科生好找,文科生就算考上大學,在龍騰國也隻是數十億普通人中的一員。
不過沒有成為武科生,並不代表文科生就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隻要學習成績特別的好,又擁有著種種奇思妙想,如果能夠考進科學院的話,進入科學院工作,那論地位也是不輸與一般的武者。
比如生活中的手機、電腦、汽車等,這些東西發明者,所擁有的財富十輩子都花不完,自己雖然錯過了修煉時機,卻是可以給兒孫輩提供最好的資源。
但這樣的人,比起武者都要稀少得多。
龍騰國,武道大學有著二十九所,但科學院隻有三所。
如果說成為武科生的比例是十比一,考上武道大學是千裏挑一,那麽進入科學院便是萬裏挑一,比起考上武道大學還要難得多。
沒有成為武科生,那麽文科生也隻有一心將精力撲在學習上。
人生中改變命運的兩次機會,成為武科生已經錯過了,或者說他們並沒有習武的天賦,哪怕花費在多的時間,所擁有的成就也有限,提前退場也是一件好事。
這樣,他們就可以將全部心思都用在學習上了。
武道的熱血,激情澎湃,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努力學習,可以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一代人比一代人強,總會誕生出傑出的後代,成為武者。
他們成不了武者,並不代表後輩子孫就永遠出頭之日。
高一武科新生進行了分班,經過兩次傳勁就練出勁力的同學,都是進入武科a班,三次傳勁練出勁力的同學進入武科101nove.com班。
武科a班,一共隻有十八名武科生。
不過這十八名武科生也不一定是完全固定,如果武科101nove.com班的武科生表現優秀,也是可以申請挑戰武科a班的武科生。
一旦挑戰成功,那雙方就會交換班級。
因此,大家並沒有因為分班後就鬆懈下來,反而是更加努力訓練。
特別是武科a班的武科生,在武道老師周武宣布了新生武術交流賽的消息之後,更加瘋狂的訓練,不少人都是向家裏申請了一筆資金,在訓練之時都是塗抹上秘製藥油,瘋狂訓練的同時保證身體不受損傷。
天天這樣訓練,以他們的平凡家境肯定是吃不消。
但隻是一個星期,那就沒有問題,僅僅隻是多出一兩千塊錢的花費而已。
大家都在瘋狂訓練,秦奮也是不例外,瘋狂壓榨一切時間,傾盡身心上下,紮進練習武術的海洋內,雷鳴拳他已經達到初窺門徑境界,隻差三十幾點熟練度便可達到登堂入室之境,那時威力比起初窺門徑境界要強大得多。
早上秦奮在學校跟著同學一起上理論課,不過到了下午,便是前往雷靈武館訓練,雖然他不用在聽課,但是在練習雷鳴拳之前還是要進行一次按摩。
配合上藥膏的藥力,比起他單獨練習雷鳴拳效果要好得多,還可以避免骨骼受傷。
秦奮將飯卡裏的錢又取了三千出來,這樣每天花費會多出許多,但隻要能在新生武術交流賽奪得第一,那他這段時間所有的花費都將賺回來。
第一名,有五萬獎金。
第二名,有三萬獎金。
第三名,有一萬資金。
秦奮的野望,至少是要取得前三名次。
按照以往的統計數據,除了三所重點武術學校外,揚城其餘十所武術高中,高一武科生隻有三四年才會出現一位達到勁力第三境順勁的天才。
秦奮還不知道其餘學校武科生的實力,因此不敢妄下結論,自己就一定能夠奪得第一,隻要雷鳴拳能達到登堂入室之境,那前三之位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午上理論課,下午到武館訓練,晚上回去則是與陳博對練。
死黨陳博也是二次傳勁練出了勁力,進入到武科a班,他想要爭取到那剩下的三個名額之一,參加由四中舉辦的新生武術交流賽。
陳博擁有這個鬥誌,秦奮自會盡自己所能進行幫助。
在對練過後,他也能夠獲得1點正氣值。
…………
十月十一日,星期天。
今天是新生武術交流賽截止報名的最後一天。
早上八點半,所有武科a班的學生都集中在一起,今天就要選拔出參加新生武術交流賽的五個名額,其中有兩個名額已經確定,分別是秦奮和石堅。
對此,所有人都沒有疑問。
秦奮和石堅的實力,的確是武科a班中最強的。
秦奮達到勁力第二境,石堅雖然還沒有突破到貫勁,但是經過一個星期的苦修,也是非常的接近貫勁,最遲在新生武術交流賽結束後便能突破。
新生武術交流賽有五個名額,還剩下三個由武科a班另外十六人進行爭奪。
周武對十六人進行了力量測試、神經反應能力測試以及各項體能測試,然後就是最後的對戰測試,綜合平分排名前三者便可以獲得剩下的三個名額。
經過兩個小時的測試,剩下的三個名額人選終於決勝出來。
這三人秦奮都認識,分別是沈丘、李恒和死黨陳博。
“待會我就會將你們的資料遞交上去,明日跟隨我前往四中,參加新生武術交流賽。”周武道:“今天你們就不要訓練得太晚,早點回去休息,養足精神,希望你們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為學校爭光,沒有被選上的同學也不用氣餒,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好好努力,爭取得到更大的進步,學校領導看到你們的努力,也會給予一定的資源獎勵。”
“是,老師。”
所有學生異口同聲,聲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