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請教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A+A-




    (求三江票,一人投一次,我們就能一勞永逸,奠定勝局。。。三江翰林院,隻取第一,第二沒用的!)

    ……

    紛紛擾擾的奧斯卡結束了,媒體照例都要炒作一陣子的。

    每年當奧斯卡小金人悉數頒出後,加州政府都會專門為獲獎者和提名者舉行一場價值數十萬美元的官方豪華晚宴,無電視轉播,但《名利場》等刊物往往會拍出名留青史星光熠熠的經典照片。

    對於中國電影觀眾來說,本屆奧斯卡最叫人驚喜的自然是陳天都的首座奧斯卡小金人。他在說出“春節快樂、萬事如意”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激動呢。

    由於奧斯卡頒獎期間,《第六感》在國內還處於上映階段,陳天都首獲奧斯卡的消息傳開,居然還讓本來不溫不火的票房小爆了一下,這讓發行方驚喜不已,趁勢大作宣傳,最後票房近乎漲了一半。

    不得不讓人感歎奧斯卡的吸金能力。

    而最叫人大跌眼鏡的莫過於“大兵”的功敗垂成。

    由於“大兵”早在半年前就登陸中國,憑著對戰爭環境的逼真再現和至真至誠的人文關懷打動了無數國人的心。因此相對於《莎翁情史》情節與演員的陌生,從感情上,不少中國影迷還是真心希望投“大兵”一票。無奈奧斯卡偏偏青睞“莎翁”,許多人難以理解,其實細想起來,“莎翁”能擊敗“大兵”,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少媒體報紙的娛樂版,都給奧斯卡做了點評。

    首先,而“大兵”太慘了,太沉重了,看了叫人心裏難受。看來希望活得輕鬆些,快活些,全球同此涼熱。其次,從斯皮爾伯格本人創作生涯來看,“大兵”顯然不能算是其最佳作品。此片固然對戰爭殘酷的再現已超越前人,但它隻停留在真實的震撼這個層麵上,看後給人思索、回味的東西並不多,從這點上它帶來的衝擊力不如斯氏的前作《辛德勒名單》。由於斯皮爾伯格本人都無法超越自我,奧斯卡就更沒有理由把大獎授予這部“等而次之”的作品。”

    其三,媒體的惡意炒作往往會幫倒忙。紛紛預言它會十拿九穩捧走奧斯卡,結果讓一向挑剔的奧斯卡評委們產生“逆反心理”,這已有前車之鑒。看來,冷靜、客觀對待一部片子才是促銷的好辦法。

    ……

    究竟是否如媒體猜測的那樣,都已經不重要了。

    奧斯卡已經結束,看完了一場長達三個小時的華麗秀,留給中國電影觀眾的,又剩下什麽呢。

    最佳外語片、意大利影片《美》反映的是二戰期間一個普通家庭在集中營的生活;《拯》雖然運用了廣博的戰爭場麵,但如果沒有“關愛人”的主題,該片不會有比普通戰爭片更好的結果。

    奧斯卡盡管遵循著西方影人的評獎規則,但評選出來的影片,其市場行情通常能在全球看好。

    《戀》到去年年底已經在本國收回了2590萬美元的票房,而《美》全球票房已經接近1億美元,《拯》即使在中國的票房也是名列前茅的。

    聯想到我們的某些國產片,有的盡管獲了大獎,可觀眾卻不大愛看。

    不少編劇導演關注的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熱衷於宮庭政變。把遠離時代看成經典,將胡編亂造視為創新。更有一些人,將醜化中國人自己的影片送出去參展,以博那些存在偏見的西方評委的歡心。

    對中國電影來說,奧斯卡不是唯一的奮鬥目標,其評選出來的作品更不是唯一仿效的範本。但這個當今世界電影最權威的影節,卻可以為中國電影人積累經驗、傳遞信息。

    本屆獲主要獎項的這三部電影,它們對人生主題的關注,以及低成本的製作和對現代科技的運用,已經成為引人注目的三大特點。

    夜幕降臨,街道上燈火璀璨、酒店房間的陽台裏,陳天都微皺著眉頭地坐在藤椅上,擺弄著手中的神器手機,但他的心思顯然不在這裏,隻是在機械性地胡亂翻動。

    距離《黑客帝國》的劇組開機,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劇組穿梭於紐約、洛杉磯和中國,每天都在推進著外景的拍攝工作。

    自從奧斯卡之後,斯皮爾伯格好像也忙完了,每天都往劇組跑。

    陳天都跟在他身邊的確學到了很多東西,隻要有空,就會跟斯皮爾伯格聊一些電影的話題,大導演也是有問必答。

    也許是一心二用,費心思太多,陳天都總感覺自己演戲的時候不夠投入。如果演技不夠好,那麽幹脆就放棄表演,專心做導演。可是相比起導演,他更加在乎自己參與那個角色之中進行表演,宛如體驗第二個人生,這樣才夠精彩。

    “是這樣的,我總感覺自己入戲很困難,情緒不夠高。”

    眼看戲份殺青將近,整個劇組都顯得更加輕鬆,一次休息空檔中,陳天都問出了心中的問題,道:“譬如我想演一組鏡頭,這個人是一個警方臥底,正在執行機密任務,但是這個任務時間太長了。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他覺得自己跟罪犯已經沒有區別了,但卻又要堅守心中的正義。我能感受到那種堅持,卻總覺得欠缺一點什麽,總是達不到心中想要的完美狀態,該怎麽表達才好呢?”

    這個問題擱在心頭很久了,源自他最近下載了兩部電影,都是講同一個故事,卻有著不同的表達,風格自然也完全不同。

    沒錯,就是《無間道》。

    一個是香港版《無間道》,一個是傑克尼科爾森版《無間風雲》。

    憑心而論,他更喜歡港產原版的,因為更符合東方人內斂的性格。而傑克尼科爾森完全是個強盜,許多東西都是完全照抄,讓人鄙夷。但這老家夥作為好萊塢有數的大導演,在美版中許多鏡頭和故事的表達,還是值得欣賞的。

    陳天都看中這部戲很久了,因為電影並不大,400多m的文件他三個月就下完了兩個版本,卻有些捉摸不定……嗯,很多問題。

    斯皮爾伯格想了想,道:“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不算問題,你心裏覺得缺少的那一點點東西,但那也許和表演無關。”

    “無關表演?”陳天都很詫異。

    “是的。”斯皮爾伯格點頭,道:“你要知道,一個鏡頭畫麵裏不是隻有演員,有時候一個道具起到的作用,比起賣力的表演要強上很多。就比如你上次拍攝的《黑客帝國》地鐵最後一戰中,在對峙的時候用到一張飄揚的舊報紙來渲染氣氛。你當時是怎麽想的呢,又關乎表演嗎?”

    陳天都一愣,猶豫一下諾諾道:“應該像《阿甘正傳》裏的羽毛一樣吧。”

    斯皮爾伯格笑了笑,道:“放大到整部電影,表演隻是它其中的一部分,鏡頭的剪輯、配樂,這些都讓表演變得有價值,我們現在不是默片時代了,你試試關著聲音看電影,你不會感受到這麽多。”

    “如果你想做一個演員,體會角色進入其中就夠了,現在有很多表演研究學派。但是作為導演,你要兼顧自己的表演同時,也需要將其他一切都掌控在手中。譬如我們和攝影師溝通,和剪輯師溝通,正麵特寫的鏡頭,他拿奧斯卡;側麵近景鏡頭,他隻拿金酸梅。”

    斯皮爾伯格認真道:“一部電影為什麽讓導演做主?因為導演掌握電影的全部。我的意思不是說表演不重要,表演的重要性當然毋庸置疑,但你不要想在拍攝現場就擁有了最好的電影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你覺得缺少的那點東西,應該在現場之外。”

    “側麵烘托、氣氛渲染。如果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你就不會遇到問題。”

    陳天都點了點頭,似乎有些懂了。

    他非常喜歡陳永仁這個角色,因為這個名字跟自己的父親、二叔的名字很像。他想要自己去演,可是擔心自己無法完美的表達出角色,無法做到如梁朝偉那般精湛的演技,所以猶豫了很久。

    電影不是演員在演戲上就結束的,畫麵的設計、鏡頭的語言、後期的剪輯,這些都是導演的“表演”,導演掌握著電影的全部。

    他走的是一條自導自演的路,等於從掌控到表演都全程是自己在創造故事,應該是一部更加符合他氣質的電影,一部與兩部原作都不相同的《無間道》!

    斯皮爾伯格銳敏察覺出裏麵有什麽故事,問道:“最近又有新故事嗎,下一部電影?”

    陳天都笑了笑,“也許吧,隻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我現在隻想看到《黑客帝國》上映。”

    斯皮爾伯格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