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一屋子大師
字數:2886 加入書籤
“這小子可以啊,有好寶貝不拿出來,還藏著掖著。”馮友蘭琢磨著,自己也是不是得用三篇論文換他的藏書,想了片刻後,馮友蘭一拍手,那還用說,換,現在最不值錢的就是知識分子,雖說這研究成果或者自己撰寫的論文很有價值,但刊登在報紙上,也隻能當作別的學者研究時候的參考,說的明白點就是受眾小。專門為了他們論文而買報紙的很少,所以論文再好也換不得錢,索性他們都不找外麵的報紙刊登,而是直接發表在學術文刊或者直接在清華校內報上發表。
馮友蘭現在才知道嚴不聞這小子,簡直就是金疙瘩,也不知道從哪找過來這麽多古代文獻,簡直讓人心癢癢,恨不得直接搬到圖書館住。這些書籍可都是財富,在這些大師眼裏比之黃金珠寶還要吸引人,嚴不聞用這些書籍就能將他們的心給勾住,這也不枉嚴不聞下大功夫從別人那裏收購,很多鄉紳富豪,前清遺老在北京破敗的不少,嚴不聞隻要出個高價錢,他們的子嗣巴不得將這些占地方的東西給賣掉。
嚴不聞收購這些書籍,一個目的是為了史語所查資料方便,另一個目的也存在保護古籍的心思。
於是馮友蘭特地找嚴不聞商討此事,並且還悄悄摸摸的,就怕別人聽見,此事天知地知,也就你知我知,頂多算上個楊振聲,也就三個人知道,那看書的時候得多清淨:“嚴老弟,那北大你那圖書室的事情?”
嚴不聞眼睛一瞥,狡猾的道:“你去,當然沒問題,不過你千萬不能告訴別人,還有原本定的三篇肯定不行,翻一倍,六篇,否則免談!”
“你!你給那楊振聲不過三篇,到我這為什麽六篇,你搶劫哪。”馮友蘭氣憤難當,大家都知道論文何等難寫,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半年寫一篇論文都有可能,就算再快,算上查資料也得大半個月,這一個月要寫六篇,豈不是要折磨死馮友蘭?
不過馮友蘭看到嚴不聞那種愛看不看,不看滾蛋的欠抽表情,自己再怎麽生氣也隻能認了:“好,六篇就六篇。”
馮友蘭想的是,反正老子門徒多,六篇分下去,也不算多。
北大的校舍是嚴不聞臨時租下來,因為知道嚴不聞要收書,一時間什麽人都來了,基本上隻要是描述正史的書籍,嚴不聞都拿下了,所以清華的校舍太小,而且沒有其他校舍,嚴不聞隻能去北大看看,找個地方放置一下。
隨著戴望瑜、蘇文瑾等人的來到,嚴不聞也一一介紹席地而坐的大師們。和普通人沒什麽兩樣,或許留學的時候很潮,但現在穿著大棉襖,就跟鄉下農民一樣,非常不起眼,如果不是眉宇間透露出來的文藝氣息,誰能認得出來他們就是名滿清華的大師?
“這位是馮友蘭先生?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杜威的學生,是《柏格森的哲學方法》和《心力》還有《中國為什麽沒有科學》的作者,觀點獨特,是哲學以及曆史類的大師人物。”戴望瑜等人見到馮友蘭的時候非常驚歎,如果不是嚴不聞介紹,戴望瑜他們都不認得,現在的馮友蘭已經跟年輕時候非常不一樣,胡子留長而且胡子拉碴,頭上散亂像是好幾天沒洗。
“馮友蘭先生,您好,我們是……”隨著戴望瑜一同來的幾位老師連忙上前打招呼,馮友蘭的知識水平甩他們一條街,他們也早就聽說過馮友蘭的大名,所以非常崇拜。
馮友蘭聽到有人在自己麵前叨叨,於是不耐煩的抬頭看了他們一眼,見到不是自己認識的熟人後,又低下頭:“我知道了,那些論文隨便寫寫而已,不足道哉,如果幾位有興趣就坐下看書,沒興趣可以出去轉轉。”
馮友蘭懶得搭理,而且也沒工夫管這些人來這邊是為了什麽,自己看自己的書就好。
“這位是,這位。”戴望瑜同行的人在這處校舍內走動,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坐著的人,終於又看到一位大師:“楊振聲!”
“楊振聲先生您好,我們是……”戴望瑜同行的人非常激動,準備上前跟楊振聲握手,楊振聲莫名其妙的握了握手,然後聽懂了他們的意思,笑道:“幸會,幸會。”
“還有,李濟,這是,王國維?”
一群人激動的看著校舍內聚集的大師們,這簡直太匪夷所思,太夢幻,能讓這麽多大腕聚集在一處,這得需要多大的吸引力。
“這書!”在戴望瑜等人四處觀望的時候,蘇文瑾翻開一本書,這些書保養的都非常好,不過不是原版,像是複印本,於是蘇文瑾有此問。嚴不聞則是解釋:“原來原版的書很多,但因為人實在太多怕弄壞,於是特地複印了一批,內容一樣,不影響觀看。”
“而你手中的這一本原版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曆史,是明朝時期所著。”嚴不聞道。
“這麽久遠。”蘇文瑾點點頭,看著這一本書,是講述當時朝代內外大事,不過是以曆史所著者自己層麵看全局,所以還有誤差,想要真正了解那方麵的曆史還得多方麵比對。
“王先生。”這時,戴望瑜一行人去與王國維打招呼,王國維這種國寶級別的大師,不接觸一番,實在說不過去。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的治學經驗,人生的三種境界非常經典,可以說戴望瑜他們都受到過王國維的影響,至少血課文的時候,老師也拿王國維所著來講課。現在見到真人,怎麽能不激動。
“嗯。”王國維坐在角落看著書,很清閑,現在有人過來,讓王國維有點無所適從,不知道安排來人在哪坐下,於是騰出自己的位置,讓他們坐下歇會,自己則拿著書站著看。
“先生,你的《人間詞話》從小教導我們。”
王國維道:“榮幸,能有所點撥,自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