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帶夥伴兒到現代拔草(二)

字數:3744   加入書籤

A+A-




    “有人問我們,就說找到了一塊好草地,對誰也不要說。”臘梅囑咐道。

    二人點點頭,心領神會。

    一過秤,有十斤的有十一斤的,三斤一分工,哪個也掙了三分多。由於草好、鮮嫩,還受到了飼養員的誇獎。

    “太刺激了!”王曉華高興地說:“臘梅,你隻要在家,下午放學以後咱就去拔,怎麽樣?”

    王秀春也添火加油:“就是來回走的功夫,一頓飯的時間就能拔多半筐。”

    王曉華:“下次咱多割點兒,拔滿筐。”

    臘梅:“你一晚上掙五、六分,人們眼紅了,也就到了長斤數的時候了,豈不害了別的拔草的。

    “咱每次就拔多半筐,在拔草的人裏麵,咱掙最高的分就行,不要超過整勞動力,隊上也說不出什麽來。”

    王曉華不好意思的笑笑:“臘梅,你怎麽考慮的這麽多呢?像個老太婆!”

    臘梅心道:“你要是在我這個位置上,你也會想這麽多。”

    為了不讓現代的人看出來,臘梅盡量一天換一個地方,盡量避開人們的視線。

    如此堅持了三、四天,倒也一切順利。

    盡管三個人誰也不說在哪裏拔的草,臘梅和小夥伴兒拔草的事兒,還是被鄭存梁知道了,跟屁蟲勁兒上來了,非要跟著臘梅去拔草,並且還要帶著好朋友崔桂興。

    自從在大隊部鬧了那一場後,鄭存梁和崔桂興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又因為臘梅在醫院裏救了他倆,崔桂興一家十分感激,崔桂興也把臘梅當成了好朋友,經常與鄭存梁一起到十一隊找臘梅玩兒。

    帶著王曉華和王秀春,臘梅覺得很輕鬆。二人也沒對空間通道產生懷疑,甚至覺得這就是去白頭發老奶奶的道路,她們拔草的地方,就是白頭發老奶奶的所在地。

    也遠距離看到過現代的人,由於服裝、發式不一樣,她們認為看到的是白頭發老奶奶這裏的仙人,回來後還悄悄對臘梅說:

    “仙人穿的衣服都很好、很鮮亮,比咱們身上的老粗布可強多了。”但也隻是在三人之間交流,沒有一個向外喧嚷的。

    有了帶她們的經曆,臘梅覺得把鄭存梁帶上也不是不行。鄭存梁很聽她的話,叫他保密,他就不敢對外說。

    崔桂興有些調皮,但自從上次救了他,他對白頭發老奶奶崇拜的五體投地,對臘梅也十分尊重,並一再向臘梅表示:凡是白頭發老奶奶不讓向外說的事,他絕對不說。

    礙於鄭存梁的麵子,臘梅也同意帶崔桂興去。

    王秀春的母親陸金滿是王貴安奶奶的娘家侄女,王貴安母親見王秀春和王曉華每晚都能拔一筐草,掙三、四分兒,就讓王秀春也帶著他兒子王貴安去。

    是親三分向。陸金滿看在自己姑姑的麵上,便要王秀春帶上王貴安。王秀春架不住母親的嘮叨,把這話對臘梅說了。

    臘梅對王貴安的印象一開始並不怎麽樣。一看見他,就想起他把自己摁在胯下當馬騎的情景,後來還多次慢罵她。

    但自從臘梅被“白頭發老奶奶罩著”叫響以後,王貴安對臘梅的態度大有改變,還有意討好臘梅。

    去年秋天,在地裏發現了一顆野葡萄,王貴安把最大的揀了一大把,送給了臘梅。

    野葡萄紫紫的,圓圓的,顆粒有紐扣般大小,吃起來甜中帶著一股酸味兒,比真葡萄口感差多了。

    在大饑荒之年,卻是為數不多的能找到的可食用的野生果實。臘梅十分感動,從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小孩子嘛,又是大饑餓的時候,有了吃的想著你,說明他心裏有你,對你敬重。

    尤其對臘梅,從一開始的侮辱到送東西,說明他不再把臘梅當“小傻妮兒”,而是當成了好朋友。

    既然好朋友王秀春說出來了,礙於情麵,也為了補償送野葡萄的情誼,臘梅同意帶著他。

    好在白頭發老奶奶已經被叫明,而現代中的青草又很多,拔之不盡。多去個人兒,多拔過一些來,為現實解決點兒飼草問題。

    像囑咐王曉華、王秀春一樣,臘梅對三個男孩子說:“看見什麽也不要好奇,誰問也不要說話,隻管低著腦袋拔自己的草。拔到多半筐,咱就回來。”

    三個男孩子頻頻點頭。

    臘梅把他們領到村北一片鹽堿地上。

    這裏今年還是鹽堿地,明年就開始挖渠。而前世現代,則是一條水波蕩漾的灌溉渠,兩岸長滿了葦子草、老杠苗,還不容易接觸到現代的人們,是多人拔草的理想去處。

    臘梅讓五個人手拉著手,由她在頭裏帶著走過空間綠色通道,來到了前世現代的水渠北岸。

    “哇!這不是大河嗎?”

    五個孩子都好奇地叫起來。

    這裏是大平原,王店村周圍除了葫蘆溝就是坑塘,還沒有條像樣的小河。這條河是在六一年才開始挖的,今年是六零年,所以他們不知道。

    “我們是來拔草的,隻管拔自己的草就是了。”臘梅也不解釋,用話打消了他們的好奇,命令趕緊拔草。

    時間跨越五十年,好奇的事多著呢,解釋也解釋不清楚不是。

    何況對他們說是來到了白頭發老奶奶這裏,神仙住的地方,新奇事自是多,她也沒必要解釋。

    河坡上不種莊稼,人跡罕至。臘梅本來找的是僻靜處,但她卻忽略了周圍的環境:

    灌溉渠北麵二裏開外,有一條烏由縣通往臨縣的公路,汽車的引擎聲喇叭聲不斷;

    水渠的東邊有一座小橋,橋北是一條水泥硬麵田間小路,是王店村向北去的必由之路。

    小橋上不時駛過小汽車、摩托車、拖拉機、電動三碼,這些都是現實中沒有的車輛。

    三個男孩子好奇心重,被汽車的鳴笛聲和馬達聲撩撥的心裏癢癢的。

    第一天,忍住了,第二天,也忍住了,到了第三天,崔桂興出了個幺蛾子:

    “你們三個女孩兒往西砍,我們三個男孩兒往東砍,這樣誰也不搶誰的草。”

    臘梅見他們頭兩天乖的很,也就放鬆了警惕,欣然同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