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賣大馬牙玉米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臘梅從來沒趕過現實中的烏由縣大集,倒是來賣過雞蛋,但都是在邊沿上、過道裏躲躲藏藏地賣,賣完了趕緊走人。
她要做的事情很多,現實中的錢又舍不得在現實中花,沒有閑心在現實中的集市上逛,這也導致了對烏由縣的黑糧食市場一點兒也不了解。
由於是在空間通道裏,無法向人打聽,費了很大的勁兒,才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賣糧食的。
王大肚也在,他的麵前圍著三、四個人,在看他的大馬牙玉米。
看來還沒有賣出去,正好跟著他學學經驗。臘梅心裏想著,在空間通道裏來到王大肚麵前。
“你是哪村的?”一個人用牙齒咬破一個大馬牙玉米粒兒,咀嚼著問。
王大肚白了那人一眼:“你查戶口呀!這玉米的成色你見了,它的優點我也給你說了,你買我高興,不買我也不惱你,買了賣了才是買賣。你問這麽多幹什麽!”
“想向你請教,怎樣種出這麽大粒兒的玉米來。”
王大肚“嘿嘿”一笑:“這個呀,天上難尋,地上難覓。你種不出來!”
“喲,還成了神玉米了呀?”
王大肚:“你還甭說,這玉米帶著神氣兒哩,要不比小粒兒紅貴!多花五分錢買個稀有品種,你上不了當!”
“再稀有,再神氣兒,一個也不能當倆,便宜點,按小粒兒紅的價,我們幾個都要些。”
王大肚:“那你們還是買小粒兒紅去吧!五毛就五毛,少一分也不行。我這個在集上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兒,你可集上去找,找到第二份,我麵前的這些白送給你!”
圍觀的人敗下陣來,都拿出口袋,有要十斤的,有要八斤的,半口袋大馬牙玉米很快賣完。
臘梅又尾隨著王大肚來到賣小粒兒紅的人麵前,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王大肚以每斤四毛四分錢,包圓兒了人家的小粒兒紅玉米。
果然讓隊長說中了,他賣的貴,買的便宜,天生一個做買賣的料兒!
臘梅卻犯難了:王大肚已誇下海口,說自己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兒:這集上就他自己有這大馬牙玉米。
那自己出現了,豈不是與他爭買賣?並且價錢還不能低於他。低了他就會受影響。他買賣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十一隊做苜蓿芽兒團子的材料。
忽然,臘梅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麵孔:一個她的饅頭定點戶的戶主。
書中暗表:現在臘梅不親自賣饅頭了,而是在烏由縣城每個居民小區裏定了一個點兒,她把饅頭按一毛六個批發給點兒上,點兒上再按二分一個零賣出去。點兒上有收入,饅頭也沒提高價錢。多設幾個點兒,既省去了站街之苦,還能多賣錢。
望著熟悉的定點兒人,臘梅思緒萬千:過去賣饅頭時,不少人都記住了自己的麵孔。現在定點兒也有十大幾家,還有工商所裏的人、糧食局長、公安局長……萬一碰上了,又是一番說不清。
考慮再三,臘梅決定到營皮鎮去。
營皮鎮也屬烏由縣管轄,距離王店村五十裏路。由於曆史上有皮毛作坊,所以起村名“營皮村”,後來發展成營皮鎮。前世現代已發展成為全國的皮毛集散地,集市很大,比烏由縣還繁華。
說走就走,臘梅開著電動三輪車,五十裏路,半小時趕到。
臘梅找到糧食市場,也不出空間通道,就在裏麵橫衝直闖,觀看起行情來。
這裏賣各種雜糧的不少,成交率也很高,幾乎每個雜糧攤前都圍著人,吵吵嚷嚷地討價還價。
看來,黑市上的價格就是不穩定,會討價還價才是買賣人!
轉了半天,才發現一份賣小粒兒紅玉米的,臘梅停下來,聽人們討價還價。
“太貴了,往下落落,我們都買些。”圍觀的人們說。
賣主:“不行,這是生產隊上的,耩完地就剩這些,一年的花銷全指望它了。五毛,少一分錢不賣。”
五毛!
臘梅一怔:這裏的糧食比烏由縣集市上貴,小粒兒紅就賣到五毛,自己的大馬牙也賣五毛就心安了。就是傳到王大肚的耳朵裏,她也沒有賣便宜。
大馬牙的品質不如小粒兒紅,雖然隻有她自己知道,賣的比小粒兒紅還貴,她於心不忍。
臘梅看了看人們的運輸工具:有木軲轆牛車、有膠皮軲轆馬車、有手推紅車子。而大部分是肩擔筐提。
臘梅把玉米都裝成三十五斤重的口袋,在賣饅頭的手推小車上,按上一個籮筐,再把玉米口袋放進籮筐裏,上麵蓋上蓋兒。
把籮筐與空間通道聯係起來,囑咐大黃:隻要她賣出一袋去,就往籮筐裏再放進一袋。這樣,她就可以一份接一份地賣了。
也隻能裝三十五斤,她的身板太小,多了會讓人懷疑。
“這是什麽品種?”有人圍了上來,問道。
“金皇後。”臘梅回答:“玉米裏的佼佼者,買不?”
“粒兒這麽大,好吃不?”
臘梅:“棵壯籽粒飽滿,吸收的養分多,品質自然也就好了。不信可以少買些,下次保管你就多要了。”
那人用手抓了一把玉米,聞了聞,捏了一個粒兒放到嘴裏嚼了嚼。
“倒也沒別的味兒,頭一次買,便宜個兒,四毛五,如果好吃給你做做宣傳。”
臘梅:“這樣吧,不依著你也不依著我,十斤以下,還按五毛一斤。十斤以上,咱中間一折,按四毛七分五,怎麽樣?”
“行!就依你。這半口袋是多少?”
臘梅:“三十五斤,我在家裏秤好的,要不了也可以拆開,要多少都行。”
“全要了多少錢?”
臘梅早已心中有數,張口說道:“十六塊六毛二分五,你給我十六塊,六毛二分五就不要了,連四毛六都合不著,你沾大光了。”
那人“嘿嘿”一笑:“想不到你人兒這麽小,賬算的倍兒清。小神童啊!”說著給了臘梅十六塊錢。
圍觀的人們聞聽,有的掰著手指頭算賬,有的蹲下用小木棒在地上寫豎式演算。得出的結論果真如臘梅所說:連四毛六都合不著。
人們在佩服臘梅“神算”的同時,都紛紛要買。
臘梅從簍筐裏提出半口袋,當眾過好秤,收了錢,又提出半口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