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請封嬪位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A+A-


    雨後初晴,天高雲淡。

    進寶在後院紮了個秋千,這日要去後院打秋千玩。

    “小主的首飾盒子去哪了?”月瑤忙兮兮的穿梭,找不見首飾盒,又去翻箱子,道“小主想穿那件橙色的還是朱砂色的?”悶了一個炎夏,好不容易能出去玩,月瑤興奮不已。

    “不用了,那些都太花哨了。”景瑜道“那件品月色海棠紋的便袍吧。”

    “那件?”月瑤喃喃的道,可是壓箱底了,這件品月色紗繡海棠紋單襯衣,是小主出事之前最喜歡的一件,顏色清爽,繡工精致,很是不俗。

    月瑤翻找了半天才找出來替她換上,上下打量著,驚喜的道“幸好上回鈴蘭送去浣衣局清洗了,從前的衣裳,還擔心穿著不合適,如今瘦了這麽多,穿著還和從前一樣!”

    月瑤也不由的盯著她看了好一陣子——原先不發病的時候,雖也和常人無異,但目光卻形如枯木,現在的小主,眼睛裏閃動的的靈氣是遮掩不住的。

    月瑤為她梳了個簡單的小兩把頭,素雅的著裝,簡單的發髻。

    “清新自然,真好。”月瑤忍不住讚歎。

    前世是個穿衣服比較講求舒服至上的人,個子也還適中,所以白球鞋啊什麽的休閑著裝,怎麽舒服幹淨怎麽來。這位身主呢,就長著一張精致無比的臉,很適合這種精工細作的古裝衣衫。恰好清朝的衣服寬大,她很喜歡,夏季采用的是直徑紗布料,透氣親膚,還挺舒服。

    不可否認,身主長相是比她精致秀美了那麽些,配這樣素氣的著裝,另有一番韻致。

    話說回來,好像還少點什麽。她輕輕撫了撫盤的一絲不苟的發髻。

    月瑤道“用上點珠花吧。”

    景瑜點頭,道“就那件吧,絨華翠鳥那件。”

    月瑤道“這件絨花用料樸實,色澤鮮豔,一朵就能點綴,剛好中和了衣裳的素淨,不顯得單調,小主好眼力。”右側鬢角處一放,一下子猶如點睛,整個人都顯得活潑俏麗許多。

    “這一點綴,顯得嬌俏不少!”月瑤喜笑顏開的道。

    景瑜意識到,這幾日,身邊的人和她說話的口氣,早就不自覺的已經不把她當個傻子了。不由笑著想,看來這精神病根本不用非得醫生給你開個病例大張旗鼓的宣告,旁觀的人都是眼清目明的。

    正要出門呢,榮嬪不請自來。本在南苑騎射那日,她就瞧出烏雅氏不對勁兒,昨兒又聽香草在跟前嘀咕了幾句,經不住琢磨,便特意來看看。

    景瑜忙甩了帕子,道“榮嬪娘娘萬福。”。

    榮嬪一見她行禮如此周到,上下打量一番,立現異樣神色,而後才道“妹妹這是要出門?”

    景瑜屈膝道“是。”

    說話的樣子也變了,這按著先前,她得是蹦著跳著拉拉扯扯,硬要拽著她也去才正常,竟這樣簡單利落回話,很是少見。這還瘦了呢,臉色也紅潤了這身打扮,從未有過的清麗脫俗,長相也她日日禮佛抄經,很少踏足後院,又免了她請安,多日不見竟如此巨變,以往這個被遺忘在角落的貴人,現在看著活色生香,神采奕奕,倒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妹妹看著好了很多。”榮嬪本打算來瞧一眼就走,現下落了座,道。

    “托姐姐的福,覺著確實好了很多呢!”景瑜忙示意月瑤上茶,她也不打算裝傻子了,因為演技是個技術活,比裝聰明還難,還冷不丁要紮針,便自然應答。

    聊了幾句,對答如流,腦子轉得飛快,可以說比以往更靈光。

    “時候不早了,本宮也回去了。”榮嬪臨到門檻,複又回身,道“妹妹過了午就不要出去了,本宮會請奏貴妃,讓劉院使來給你瞧瞧,既是好了,還得確診無誤才好。”

    果然,剛剛用過午膳沒過一會兒,貴妃果然親自來了,貴妃還很年輕,看著比她大不了幾歲,還帶著一眾太醫,那個為首的太醫很眼熟,景瑜翻翻記憶,認出是太醫院院使劉允和。

    劉允和奉貴妃命親自為她把脈,從脈象來看,幾乎可以斷定與常人脈象無疑。過後又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將她的眼皮子翻開,按指令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看看,悉心觀察、判斷。

    “回娘娘,以臣之診斷,貴人的病當是好了。”劉院使回稟道。

    “甚好!”貴妃對榮嬪道“德貴人現在能康複,你的功勞最大,本宮會稟告皇上的。”

    又詢問了些狀況,問是什麽時候覺得好些了,現在感覺如何等等表示對後宮妃眷的關懷,景瑜從吃了耗子藥就覺得好些了那時候起說到現在,自然自動省略了穿越的環節,她們聽得嘖嘖稱奇,便就囑咐她往後要好生照顧自己之類的,又留下些賞賜的大件小物,這才前擁後簇,浩浩蕩蕩出了長春宮。

    次日請安,佟佳氏攜眾妃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

    太後博爾濟吉特氏目光通透,麵容姣淨,雖然已是太後,也就是四十幾歲,保養的好,看著和三十歲的人差不多。

    從佟佳氏口中得知德貴人好了,博爾濟吉特氏提起晉升德貴人嬪位的事,她道“德貴人生下四皇子,當年大封六宮,按說理應是她們七位一同晉為嬪主,隻是因落水癡傻未成,現下好了,是否也該還她應有的位分?”

    “德貴人好了?”安嬪脫口道。

    宜嬪白了一眼,瞧這安嬪緊張的,定是因為偷了那烏雅氏的兩個宮女心虛了。

    “德貴人誕育了四皇子,按理該晉升嬪位。”佟佳氏露出猶豫之色,又道“隻是剛辦了先皇後的除服禮,急著晉封,未免早了點。”

    安嬪見佟佳氏這麽說,道“後宮確實未曾有單獨封賞的先例啊。”

    除服禮都已經過去好幾個月,還拿這個說事,明擺著是不想賜封,宜嬪隻當佟佳氏不喜德貴人,道“貴妃娘娘聖明,追思先皇後本就不該隻是嘴上說說。”

    安嬪麵上稍顯煩色,道“都是禮數所限,娘娘隻是陳述規製與私人見地無幹,妹妹可不要妄言,免得以後四阿哥誤會,反怪他皇額娘壓著她親生額娘。”

    宜嬪瞪了眼安嬪,這不是硬扯麽,便道“妾身隻是隨意一說,不像安嬪姐姐心思深沉。四皇子由貴妃撫養,豈會門縫裏看人。”聲音略微,不是怕得罪蕙嬪,而是怕互懟引的佟佳氏煩心,但也算是字字鏗亮。

    安嬪出身雖是漢軍旗,但祖父是太祖努爾哈赤的額附,身份貴重,是康熙比較寵愛的嬪主之一,且在七嬪當中名列首位,自不與她相讓,立懟無疑,道“說起仁孝,貴妃娘娘為先皇後抄經三十二卷,不知妹妹口口聲聲孝心,是付諸行動還是隻用嘴說說?”她掩唇笑道“你院兒裏佛堂門口那草都一丈高了吧?”

    宜嬪心下像招了百條蟲子抓撓,這個安嬪,馬屁拍的四麵八方響,當真矯情。

    “長春宮有德貴人在也熱鬧,若乍然封了嬪位搬出去,妾身還不知道多舍不得呢。”榮嬪說著,紅了眼圈,不過眾人也都信是真心實意,一時間停了唇槍舌戰,紛紛安慰起了榮嬪來,封嬪的事也便就此暫時擱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