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問你的心

字數:7224   加入書籤

A+A-


    “司兄弟。”

    不知何時出現在花海邊際的集逾年喊了聲,就往淵兒丟了個葫蘆來。

    順手接住那葫蘆,此時淵兒已穿過了花海,拔開塞子,淵兒就往嘴裏灌了一大口酒,之後微舉了舉葫蘆,長哼一聲氣道:

    “謝了。”

    “集兄我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你,能給你的,也就隻有酒了。”

    集逾年走到淵兒的身旁,說著還拍了拍淵兒的肩膀。

    淵兒笑著搖了搖頭,歎了聲氣,又是豪飲了一大口,便將葫蘆塞給了集逾年

    “我還得陪紫瀾,集兄,失陪了。”

    說著,淵兒已是握緊了身後紫瀾的手,拉著就往某處行去了,五獸步步緊隨,隻留得集逾年一個人呆在原地。

    “世事無常,沒想到今天就是月茹姑娘元力耗盡之日,生死既有離別,離別既有悲傷,避不過的。”

    集逾年苦笑了笑,在手中輕拋了拋葫蘆,抓住後拔開瓶塞仰頭想給自己倒一口酒

    沒了?!

    葫蘆裏的酒一滴不剩。

    “本來還想讓司兄弟陪我打酒,眼下出了這事,還是讓司兄弟靜靜,我一個人去吧!”

    集逾年無奈地癟了癟嘴,一把拔起刺在地上的長刀,架在肩膀上給自己砸了砸肩膀,然後迅速收刀將長刀刺在了背後掛著的刀鞘裏,提著葫蘆就往傳送陣走去

    “青淵大哥,我累了,想睡覺。”

    …a酷b匠‘t網~正j版首發c

    許是因為了哭了一天的緣故,紫瀾鑽入了被子裏,腦袋則側枕在了床上淵兒的腿上,眼袋紅腫,小聲道。

    “嗯,累了就睡吧!我會在旁邊一直陪著你的。”

    撫摸著紫瀾的小腦袋,將她頭上一根根顯得雜亂的頭發理順,淵兒輕聲道。

    “嗯,謝謝青淵大哥。”

    紫瀾甜甜一笑,紅唇含銀牙,眉目三分新,可愛中帶著幾分秀氣。有了淵兒的保證,紫瀾便也安心地躺在淵兒的肩膀上,兩手抓住淵兒的手掌,將淵兒徹底留在了這兒,慢慢閉上了眼睛

    這丫頭

    淵兒不由會心一笑,動作依舊,撫摸著紫瀾的腦袋,自己的腦袋則靠在床邊的木頭上,臉上笑容淡淡。

    “青淵大哥”

    本以為已經熟睡的紫瀾忽地睜開眼睛,小聲地喊了句。

    “嗯?”

    “你能不能給我講故事?就像以前在皇城裏你給我和師姐講故事一樣。”

    紫瀾抿了抿嘴,抓著淵兒的手不知為何都冒汗了。

    “當然可以了,你想聽什麽樣的故事?”

    淵兒笑道。

    “隻要是青淵大哥講的都可以。”

    紫瀾嘿嘿笑道,笑容有些傻,卻一如既往的幹淨。

    “這樣啊像小紅帽與大灰狼這樣的故事你已經聽過了要不,我給你現編一個故事吧?”

    淵兒目光迷茫地看著前方,輕問道。

    “好啊好啊!”

    紫瀾都快高興地鼓起掌來了,輕快的語氣卻也透著幾分疲憊。

    “從前啊從前”

    淵兒已經開始說起來了

    從前啊從前

    有這麽一座山

    山裏有這麽一座廟

    廟裏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平生修行但觀日升月落,花盛花隕,終悟佛法佛心,老和尚閱曆豐富,小和尚聰慧無比。

    有一天,小和尚問了老和尚這麽一個問題:

    ‘師傅,山的另一邊是什麽?’

    他從未出過這山。

    ‘山的另一邊,是大千。’

    師傅想也不想,就告訴了他答案。

    ‘大千?’

    小和尚疑惑了,他沒想過是這樣的答案。

    ‘對,大千。’

    師傅點頭並重複道。

    小和尚又問道:

    ‘師傅,你曾說過佛法感悟於經書教義、感悟於大千世界又普愛於大千,既然山外頭是大千世界,弟子已將經書讀透,為悟大乘佛法,為何師傅從不帶我出去?’

    師傅擺手搖頭,笑道:

    “源法歸根,返璞歸真,你已明了大乘佛法,感悟了大千,為師帶你去了,也是白去。”

    ‘,弟子不懂,還請師傅能給弟子一個答案。’

    小和尚搖了搖頭,雙手合十,認真請教。

    師傅隻是抬起了右手,手指輕觸在了小和尚的胸口上,答道:

    “問你的心。”

    小和尚得不到答案,卻不明其中之意,徹夜難眠

    塵世變換,時光轉瞬,晃眼間人的一生就結束了,小和尚親候在老和尚身旁,目送老和尚圓寂,而此時的小和尚已不能再稱為小和尚,他已成青年,老和尚圓寂後,他便隻身一人吃齋禮佛,感悟佛法,歸隱於山林之中,未掛他事。

    隻有一個人生活總是漫長的,忽地有一天,一個心結在青年和尚的心中浮現了,這心結猶如紮根了般,狠狠紮住了他的心,不願讓他忘去

    他很想知道,當年師傅說的話的意思。

    這麽多年來,師傅所授佛法他都能體悟一二並深研精通,唯有那個答案,唯有那個答案,師傅給的那個答案他一直都未能理解,終於有一天,他終拗不過自己的心,打算去山的那頭看一看,就隻是,‘看一看’

    他收拾行李離去了,離開了那個熟悉的佛廟,他要去尋找答案。

    他成功翻過了那座山,眼前的一幕卻是讓他吃驚了好一會兒

    山的另一邊

    還是山!

    他有些懷疑師傅告訴自己的答案,又是翻過了一座山,山的另一邊,還是山!

    他並沒有氣妥,再次翻過了一座,那個時候的他已是疲憊不堪了,不過他也終於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

    這次

    山的另一邊

    是塵世。

    初入塵世,常年吃齋禮佛尊崇佛法的他對周圍一切事物的適應都極其艱難,他從未見過那麽多的人,也不知道這些人都在做些什麽。他不知道街邊的人為何要站在一堆器物後叫喝,不知道樓中的女子為何要出來抓住自己的手拉自己上樓,更不知道為何自己被拉上樓後回答‘沒錢’二字後會被揍,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陌生,卻讓他無比的興奮

    他第一次覺得,佛法是如此無趣的東西,塵世之事,每一件都讓人如此的興奮!

    他沉迷了

    如癡如醉,也不得不適應塵世的規則生活下去,享受著塵世樂趣的他甚至還會恨師傅為何要對自己隱瞞此事,如果能早一些來的話,自己的生活便不會如此枯燥。在這塵世當中,他一點點的適應下來,憑著他的智慧,在塵世更是如魚得水

    偷竊

    賭博

    陷害

    殺人

    出入風月場所

    吃肉

    踩踏著佛法教義犯戒,做佛不敢做之事,讓他每次都興奮地難以入眠,他再也不想回那個小寺廟了,那兒,才是苦海。

    享受塵世樂趣的每一天,時間過得可比感悟佛法快的多了,也不知怎麽著,他老了,都有他第一次見師傅那樣老了,也真有些老糊塗了,懵懂間就被人把自己的府邸騙了去,騙去了所有的錢財,最終還落了個被人追殺的境地。

    其實,不論是否還擁有一切,他也已經厭倦了,隻有老了才明白,在生死麵前,錢財凡欲皆身外之物,自從進入這塵世,他每日都在為這‘身外之物’而瘋狂,最終什麽也沒得到,什麽都沒剩下

    想起了以往的佛經教義,他忽地感覺世人都活的太辛苦了。真如師傅所說,自己算是白來一趟了,也正因來塵世走了這麽一遭,自己的心,隻剩下了一半,一半是師傅教自己佛法,一半空空如也,分給了塵世,怎麽也奪不回來

    這是報應!

    被人追殺,自己又能往哪逃?

    他不怕死,死了還能一了百了,至少自己不會這麽累,但他又不甘如此,這樣做並不能改變什麽,他想感化自己的心,重拾回自己那顆完整的心,費盡千辛萬苦,他再次回去了,佛廟裏那樸素又簡單的裝潢,真是溫馨地讓人流淚

    在蒲團上,他還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隻不過,他知道,那不是自己,那是自己半顆歸於塵世的心,此時自己那半顆心正跪在佛前誠懇地贖罪,哪怕它自己也不知道它在求什麽。

    此時青年和尚早已變為了白發蒼蒼的老和尚了,看著那半顆誠懇的心,他笑了,不顧因為疲憊而在發軟的大腿,不顧身上的汗水,奪步將其扶了起來

    老和尚與小和尚坐在廟中,一同感悟生靈變化,望草生草長,花開花謝,老和尚盡自己可能地將自己一切佛性拾起,親授與了小和尚,為的就是自己能拾回完整的心,那顆虔誠幹淨的佛心。

    當簡單變為了複雜,清流便如染墨,最純粹的東西,才最接近本源。

    ‘師傅,山的另一邊是什麽?’

    忽地,有一天,小和尚問了自己這麽一個問題

    ‘山的另一邊,是大千。’

    老和尚先是愣了愣,緊接而帶著溫和的笑,答道。

    ‘大千?’

    ‘對,大千。’

    老和尚點了點頭。

    ‘師傅,你曾說過佛法感悟於經書教義、感悟於大千世界又普愛於大千,既然山外頭是大千世界,弟子已將經書讀透,為悟大乘佛法,為何師傅從不帶我出去?’

    “源法歸根,返璞歸真,你已明了大乘佛法,感悟了大千,為師帶你去了,也是白去。”

    ‘,弟子不懂,還請師傅能給弟子一個答案。’

    小和尚雙手合十,認真請教。

    小和尚誠懇的模樣,看得老和尚不由搖頭一笑,抬指按在了小和尚的胸膛上,道:

    ‘問你的心’

    說到最後,淵兒的目光都有些濕潤了,目光深邃又迷茫,他輕聲問道:

    “紫瀾,你聽懂了麽?”

    “”

    紫瀾已不知在何時熟睡了,呼吸均勻又細膩,看得淵兒一陣好笑。

    “唉”

    淵兒笑歎一聲氣,笑容中盡是無奈。以前月茹在的時候,自己說話她多少能明白一點,可紫瀾不同,她並不能聽懂,她隻是喜歡著並依賴著自己,這並不代表她能聽懂自己的話

    看來,以後自己得順應紫瀾的思維說話,不能再用同樣的說話方式麵對紫瀾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