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 奇怪的要求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A+A-


    林日新笑了,很生澀的笑容,仿若從未笑過,笑的很難堪。

    “年少有為,短短三年,平陽便日新月異……你不像一個武者,居然開荒……養豬養鴨,種地開塘,建工坊,興百業……更像一個商人!”

    像一個商人,這句評價,王守義也很無奈啊!

    前世的烙印,大經濟時代,笑貧不笑娼……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官員,都在為經濟服務。

    “這酒我喝了,但建城令可給,亦可不給……畢竟是有規矩的,連續三屆進前三,可直接獲取……而僅一次,就要看大家的意思。”

    “郡城雖參與十年大比,但向來是陪練,無甚實惠……隻有參與郡比,獲得名次,方能得些實惠。”

    “一縣強,不如一郡強;一郡強了,各縣都強……”

    “我們做個交易如何……”

    林日新的話讓王守義有些懷疑,到不是不信,而把利益和交易這麽裸的講出來,這也太直接了,畢竟是一城之主。

    雖然這世界以武者為尊,金戈鐵馬,實力為王,行事直來直往。但臉麵這東西還是要一點吧!

    不過這意思王守義是明白了。

    平陽富了,郡城想分一杯羹,至於各縣自然是被林日新代表了。

    “做生意講究共利互贏,無論是對上亦或對下,隻不知各位看中什麽……倘若是這些養豬養鴨,亦或耕種這些農事,大可派人來學習。平陽是一座開放的城市,包容的城市,想要做大做強,自然離不開各位的鼎力支持。”王守義打起了太極,平白付是不可能的,你們想要從平陽得什麽,那就得拿東西來換。

    “哈哈哈……”林日新大笑,眼睛鋒芒畢露,直視王守義,想要看透些什麽,此人年紀應不到二十,但說話行事猶如老狐狸一般,滴水不露,像……那些曆經世事的老人。

    “聽手下來報,平陽田地產出多了三五成,可有什麽妙法?”林日新大笑落定後問道。

    王守義皺眉,難道看上了這些,不過這些似乎不太重要“田地之事,亦要遵循天道,一為擇種選優,龍生龍,鳳生鳳,好種子方有好產出;二為施肥澆水,人若吃糠咽稀自然瘦弱,而有菜有肉自然強壯;三為獸災蟲害……做好這些,自然能多收三五成,並無妙法。若有,亦是多年心得,整編成冊,依此理行種地之事,其中細節,可去平陽求證。”

    “到也在理,妙法之妙不在深澀難懂,而在於拿來即用,用之有效。”

    “一根瓜滕,有的結果三二個,有的結瓜十幾,又是何解?”林日新似乎對農事產生了興趣。

    “依在下看來,向陽通風濕潤肥沃的土地,落瓜則多,與之相反。濕潤肥沃,這倒也能理解;向陽也能理解,古語有雲,光輝生萬物。而這通風,又起到了什麽作用呢?大家不防猜一猜?”王守義賣了個關子。

    “風中有元氣……”

    “風中有濕氣……”

    ……

    王守義搖搖頭,直接說道“人有男女,獸有公母,花亦有雌雄。男女磨合,方能生兒育女,花亦如此……風吹瓜藤,花自芳香撲鼻。這花香中有花粉……雄花粉與母花粉相遇,猶如男女磨合,瓜落多少與風的關係便在於此,蜜蜂愛花采蜜,亦能如風一般,起到傳授花粉的目的。想來文祖造字發音,便是發現了這其中的道理,蜜蜂的蜂,通風雨的“風”。”

    “當是如此,真乃奇妙……你不但是一個商人,還非常通農事,觀你不過二十,怎懂如此之多。”林日新道。

    “不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罷了。讀書用於實踐,實踐出真知。知識來源於書本,而智慧來源於實踐。同樣十年寒窗,有人一朝狀元,有人卻文章難成。這不僅僅是天才與平庸的表現;在我看來,這就是知識與智慧的區別。”

    “文章天成,錦簇繁華,亦不如下地耕作,用事實說話。”

    王守義一翻話,讓在座的人沉思良久。

    “我不如你,家訓有言,代代堅持,勝十年苦練,此乃世家之本;又有了更深的領悟。”林平芝拱手表示謝意。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個道理,今日才懂,大道誰都會講,都在書本上寫著;而依大道而行事才艱難。”

    “我倒是對林縣主的家訓,表示感謝,代代堅持,方是世家之本,亦是傳承與底蘊。”

    各人各有領悟。

    “小友一翻話,可為人師。你那學院新建,其教學與眾不同,又是何解?”林日新是否打破沙鍋問到底,充滿了好奇。

    “世間除去文武可教,亦有農商工匠,天文地理,格物算術等等……喝水亦需引路人,百行百業亦要老師領進門。”

    “寒梅獨放是為冬,百花齊開才是春。百家興放能百業興……開放,容納不僅是平陽的宗旨,亦是學院的核心。”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平陽學院歡迎各行各業的大師能人來教學布道,學習交流,共創盛世。亦歡迎天下學子就讀,願天下學子,學有所成。今日入學能以平陽學院為榮,;明日畢業,平陽學院能夠以學子為榮。”

    王守義驚人之語不休,震得坐座的目瞪口呆。

    ∽

    此人居然胸懷天下,目光長遠;其心可容滄海,其誌衝破雲宵;見解獨到精辟,己窺大道。

    觀其平陽這三年的變化,能力亦是出眾。

    一翻農事之說,三言兩語間,令人深思;學院一事,更是讓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有種與之共事,便是榮光的感慨。

    ……

    這樣的人,何必與之交惡;利益之交,利盡情斷;共攘大事,方能長久。

    再說,能阻得了嗎?遊家的事,他們也知道那麽一點內幕的。

    芝山林家的藥材,金水的車船,零陽的幹果,金沙的漁獲……一一表示,願與之合作。

    “林城主,你的要求呢?”王守義問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利益之徒終究像牆頭草而己。百年獸潮將至,你平陽目前這點東西,我還看不上眼。”

    “平陽有葬地之稱,料想你也知道一二,還有幾年時光,我想你多囤些糧食,布匹,藥材,以待百年獸潮的到來,這就是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