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嘮叨的姐姐是天才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王守義還住勇叔家。
第二天一早,勇叔家就來了很多,要幫王守義建房子,馬翠花要跟去做飯。王守義就留了下來,勇嬸也去,馬翠花就把王守義送了他姐姐王鳳家。
一個小子帶,兩個孩子也是帶。
王守義見到了王鳳,懷裏正抱著孩子,看著應該才幾個月,正奶著呢。
馬翠花對女兒王鳳說了幾句,要她看著弟弟王守義,就把王守義留下,勿勿走了。
王守義仔細看了看這個姐姐,穿著打扮有些淩亂,奶孩子的女人有些淩亂也正常。
看模樣不醜,身材有點高挑,繼承的王中仁的臉型和身材。
王鳳看著王守義上下打量自己,不由露齒一笑“阿大,咋了,不認得姐姐了。”不由分說就拉看王守義進了屋。
王守義打量了一下,屋內的環境,極為簡陋,這時代都這樣,有張床,有桌有椅就不錯了。
王鳳從缸裏掏出幾個果子塞進王守義手中,便坐了下來。
“阿大,有半月沒見姐姐,就認生啦!”
“這些是你最愛的紅果果,甜得紅咧”
“對了,阿大,聽說這次你獵熊也出了力,爹爹很高興。”
……
王鳳話閘子一開就說個沒停。
王守義確認這是姐姐沒錯,對自己也不錯。
隻是王守義也不知道與人如何聊家常,聊這些家庭瑣事,也就點個頭,對於知道的應一句。
王守義覺得這姐姐挺嘮叨,說個沒完沒了,也問個沒完了。一句接一句,比老娘馬翠花話還多。
估計是姐夫外出,一個人在家奶孩子,沒人說話給鬧的。
王守義前世話就不多,這一世也一樣,不過是個極好的傾聽者。
王鳳一翻嘮叼下來,接近一個鍾,秋收後,基本沒事,王鳳就拿起了針線,開始做衣服,納鞋子,一些縫縫補補的事。
王守義見姐姐忙活計,自己就到屋子外練起了太極。
王鳳沒事就盯著王守義看,時不時的說一句沒營養的話。
縫了一件衣服,王鳳就起了身,來到王守義身邊。
“姐姐,也練過,沒事琢磨了些東西,阿大你看。”說完王鳳擺起的架子。
有些獸拳的影子,不過用勁有點區別,有點詠春,打的是寸勁,有些現代和近代武學上的東西。
王守義有些驚訝,見姐姐練完,就打了一套詠春。
短小快打,寸勁勃發,結合一些女子防身打法,撩陰,插眼,打咽喉和打關節的東西。
王鳳看得驚喜連連,學著王守義的套路打了一遍,沉思起來。片刻之後,又將套路中的打法提了出來,放在自己的獸拳快打之中。
寸勁專打關節要害有奇效,王鳳這一改,獸拳就似是而非,不再大開大合了,而是變成了打關節的技擊打法。
就好像對敵的是一匹一頭虎,上頭專打眼睛鼻子耳朵,府身打咽喉下節。招招式式往要害處使。
王守義看得滿個大汗,這地方不管是人是獸都是要害,打中一個地就要害就要命,還一連串的朝要害打,這是往死打的節奏。
這姐姐的手腳很快,寸勁也捉摸到位了。在王守義看來,自家這個姐姐是一個習武的天才,身體素質好,悟性高,且手腳快準狠。聽得拳風炸響,肩過帶風,反應和速度是一等一的厲害,放在前世,這就是一個女戰神。
一連練了幾遍,王鳳停了下來,笑眯眯的看著王守義,也不說話。王鳳心很細,感覺自家弟弟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拳法套路和之前打的太極,她都沒見過沒聽過。
這些東西好像無中生有般的在自家弟弟身上發生了。
先知,神明這兩個詞在王鳳腦海中浮現。
神明無所不能。
先知生而知之。
自家弟弟身上發生了神奇的事,就像族老,火老身上發生的神秘傳承一般,有神奇的本事。
王鳳心細,也聰明,沒有說破,隻要是自己的弟弟就行。反正這又不是壞事。
王守義不知道姐姐王鳳的心思,自己己被王鳳看破。
對於武學王守義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見獵心喜。
又使出了譚腿,女子力氣不如男,但胳膊又擰不過大腿,腳使好了能彌補女子體力上的不足。
腳法,變化多種多樣,是近身戰的利器。
前世影視劇中最能耳熟的就是黃飛鴻的無影腳。
近身戰中,貼身起腿,真是防不勝防,有無影之說。
近身戰,眼不能觀,打的是本能。不知你何時起腳,踢往何處,有無影之說。
而踢腿力大勢沉,難防難擋,一踢中就是重傷。
王守義的一路腿法使來,起腳無跡,迅速快準狠,彈踢踩鞭撞。各種勁道使來,一步一腳,看似平常,卻犀利無比。
平常的一踢,比先是屈膝,可彈可踩,可點可踢,一個動作之後,有十來種變化,加以變化甚至更多。
王鳳雙目驚喜連連,流動著光彩。眼瞳裏放印著王守義的每一個動作,然而印入腦海,複又放出,自己打這些動作的體會。
然而王鳳沒有再次演練。
王守義也沒有作聲。
雖然王鳳不練,但把詠春的寸勁和一些打法殺招融入獸拳,同時又改變獸拳配合勁道打法。這些打法思路值得王守義借鑒。
同樣的招式換成不同的勁道。針對不同的對手,相同的勁道變換不同的打法。招無常式,勁無常勁,式與勁不斷變化,有點小說當中的無招勝有招,而變化之道又有一法通就萬法通的意思。
一套獸拳,用勁不同,便打法不同。
一套獸拳,打法拆開再複合,便是另一種獸拳。
拳還是獸拳,招式打法還在其中,卻因打法,勁道不同,千變萬化。
一套獸拳可稱萬拳之母。
姐姐王鳳的功夫己入宗師之境,不拘泥於式,不拘泥於勁。
練得寸勁,就可全身發力,這是詠春短打快,用寸勁的精髓。
王守義償試著在不同的打法拆開再組合,絕對還行,隻是腦海中的記憶因為熟能生巧,巧就是本能,改變勁道很不習慣,打起有點不連慣。
突然王守義想起來影視劇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叫張無忌學太極的場景。忘記自己所學的武功,這忘就是自己熟能生巧的打法,套路。學太極就是提升自己的精氣神。腹有丹田,丹田有球,球乃金丹,有了金丹,全身可發力,不拘泥於招,不拘泥於勁,隨心所遇。金丹就是把人的精氣神溶而為一,道家的金丹一練成就是人道合一,人為神明,可先知福禍。
王守思考了一下,這種境界可遇不可求,道家無為,方有這種境界。而武者爭強好勝,又豈能無為。
正如武神孫祿堂所說,武有三個層次,明勁,暗勁,化勁,這些劃分雖不明確,但化勁一說是應對金丹,丹田有球,各種勁道隨遇而發,不拘泥於一招一式。
ps:書友們,我是瘋語亂言,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支持小說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製)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