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道藏》
字數:4943 加入書籤
“王……王大師,可成了!”
法不同滿臉希冀之色,望向王守義,一個半月有餘,一個月的煎熬,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結果。
“幸不辱命,金丹成了!”王守義氣息有些不勻,隨手一個玉瓶扔給了法不同。
“七顆,這麽多!”法不同打開瓶塞,驚喜的大叫。
“趕快堵上,金丹己成,最好盡快封丹及養丹,己免藥力及神性流失。”王守義立馬製止了興奮的法不同,大聲提醒。
“哈哈……王大師說的是,這封丹就交給我了,這點法某還是懂得。”法不同不再叫王守義王兄弟了,而是王大師。
收斂了情緒,亦是滿臉帶笑“王大師,您受累了,先去休息,法某封好丹就來。”
△
王守義坐於床上打坐調息,十二顆金丹同時衝出,讓自己受了點傷,不過在長春真氣的修複下,不過一個大周天的事。
“想不到,金丹衝鼎之威,不下於先天顛峰一擊,遂不及防之下還是受了傷。”
王守義不需要休息,早在收丹前就己調養好了。
△
“法師叔,鍾師伯來了!”門外一年青的弟子,叩門喊道。
“鍾山過來,什麽事。”
“鍾師伯,隻說有要事相商,並沒有說什麽事。”
“嗯,客廳奉茶,我稍後就來。”
“是”
○
法不同掌心符文微現,瞬間臉上大喜“想不到究是上丹。”
“哈哈哈……丹紋內斂,近古練丹的手法,存世己不多矣,賺大了!”法不同心中大喜。
七顆八紋金丹,相當於十一顆四紋金丹,而實際在價值上,可以“以一當二”,完全超出了自己心底的預計。
一邊封丹,法不同不由歎了一口氣,有些糾結。
“若是早知七紋的金丹,有二顆,我就不虧了,而王大師答應給我五顆,我要是受了,怕受之有愧啊!”
“要不,我拿三顆算了!”封丹後,法不同,分別裝了兩個玉瓶,原本黃金色,比鴿子蛋略小的金丹,變成了碧金色,鴿子蛋大小的丹藥。
一瓶裝了三顆,被法不同納於懷中,一般裝了四顆,握於手中。
△
客廳,茶香升煙,紫木雕龍,法不同與鍾山相對而坐。
鍾山是一個山羊胡子發白的廋老頭,略顯老,卻很精神。
“恭喜法師弟收獲金丹。”鍾山拱手恭喜。
“哈哈……多虧了王大師,對了,不知鍾師兄找我有何要事相商。”法不同笑道,心情甚好。
“之前就來找過法師弟,隻可惜,未能見到。法師弟一生癡於美食和符文,可否知道書院中有“固體丹”。”鍾山撫了撫發白的山羊胡。
“固體丹,這是很偏門的丹藥,用處不大啊!”
“不不不,書院中的固體丹,可以保留“靈性”。”
“嗯!”法不同腦筋一轉,想到了鍾山的來意,思考片刻,問道“鍾師兄,有什麽想法。”
“哈哈哈……法師弟聰慧!”鍾山讚道。
“想法不成熟,想聽聽法師弟的意見。”鍾山。
“來,鍾師兄,看看這金丹如何?”法不同避開了鍾山的問題。
一顆金丹在手,鍾山如同法不同一樣,掌心符文顯露,臉上一驚一喜,大聲道“內金丹,七紋。”
法不同嗯了一聲。
“這王大師是何來曆。”鍾山小聲問道。
“不知來曆,練體練氣雙顛峰,靈識未知!骨齡十七……”法不同。
“啊!”鍾山低下了頭,良久抬頭說道“法師弟的意思是……”
“師兄,我的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師祖讓我交好!”法不同心中有些不悅。
“是師兄不對,但我也沒別的意思,還是以師祖的意思為重。隻是……隻是還是勞煩師弟多問一句,那王大師可願來正陽書院,可擔任副院長一職。”鍾山。
“即然話不投機,鍾師兄這句話我會帶到,送客。”法不同不悅。
“哎……我就這麽不受你得見!”鍾山神色有些暗淡。
“你處處爭強,喜歡算計,卻忽視自身實力,自從渡神火劫失敗,鍾師兄,你就變了。”法不同。
“神路己斷,進無可進。符文一道,殘缺不全,無路可走,為正陽一脈謀算些好處,又有何錯之有。”鍾山爭辯道。
“你沒錯,但動了求道之心,不走正途,己墜魔海。”法不同。
“啍……告辭!”
鍾山拂袖而去!
“哎!天下亂象己現了,鍾師兄,你有帝王誌,卻行魔道路,還望收斂一二。”法不同傳音而去。
可鍾山卻頭也不回。
△
“王大師,師父有請,客廳用餐。”法不同的弟子叩門。
“帶路!”王守義打開房門說道。
○
“家常菜,還望王大師別嫌棄。”法不同邊說邊給王守義滿上了一杯酒。
“豐盛了,一路風雪,己四月不曾吃過如此豐富的盛宴了,多謝法兄款待。”
“對了,不知金丹可合法兄之意。”王守義問道。
“哈哈哈……好丹,上品七紋。”法不同大笑把桌上的玉瓶往王守義身一推。
“嗯,四顆,法兄這是何意!”一入手,王守義便感覺重量不對,打開一看,竟然是四顆。
“沒有任何意思,這是王大師應得的。”法不同坦然。
王守義收手懷中,提筷吃菜“法兄,這丹紋與符紋有何不同,又如何分辦?”
“看來,王大師久居深山,不在世上行走。丹紋也是符紋,隻是隻在金丹及以上的丹藥中才有,才稱之為丹紋。丹紋又稱先天符紋,不可刻畫。”
“丹本井中物,本為石屬,入鼎成丹,其丹紋是這樣的,井中有一小橫。這是相傳是天丹紋,然後人族崛起,入鼎方為丹,井字去邊,似鼎,鼎中藏丹,這是後來的丹紋。然金丹有丹暈,也就是光圈,一圈為一紋,最高九紋。然內金丹不顯丹暈,又若金石,眼不可探查,運真氣注入,即可顯丹暈。丹紋在丹暈中顯化,一紋金丹與九紋金丹,丹紋是一樣的,區別在於丹暈而己。算不得什麽高深之法。”
法不同解釋的倒也詳細。
“那為何金丹才有丹紋?”
“丹紋本天生,丹亦是道,又稱之為道紋,丹暈又稱之為道韻。是何原因,《道藏》有雲,神靈得道,道韻自顯。道韻說得就是道紋。比如現在符文,很多是簡化的,來源廣泛,但俱都出自於神靈之物。”法不同知道的不少。
“《道藏》又是何物?”王守義。
“《道藏》是道,亦是書,涉及廣泛,包含萬物萬道,來源己不可考,未盡流傳世。相傳《道藏》九卷,八十一篇,;當世有六卷,四十九篇。”法不同。
“何處可得《道藏》。”王守義。
“可向聖地求得《道藏》,當世大勢力亦有殘卷單篇,在何處亦不可知。我能知“道藏”一名,還是祖師同我講過其中有關符文的一篇。”
……
……
王守義問,法不同答,最終王守義給了法不同兩顆金丹,當做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