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平陽城的發展
字數:4923 加入書籤
平陽城,楊柳鎮的幾座山頭,成了新來的石龍的棲息地。
相應的,張博文抽調人手,雇傭楊柳鎮的平民,加入了集種植、養殖的行業。
曾猛在王守義的說服下,光榮地成為了石龍的主人,現代人稱之為鏟屎官。
離入冬還早,王守禮再次率軍狩獵,這次要誘更多的石龍回來。
同時,李督將也在忙,忙著招兵。
一次性擴招一千人,還特麽劃了指標,某鄉某鎮多少人,哪些人。
不來的,親自上門去搶。
對,就是搶,這麽操、蛋。
不入伍還不行,誰叫李督將一不小心就入了先天,實力擺在那,打不過啊!
不是說,有荒獸肉可食,很多平民人家想進嗎。
但除了平民,還有家族,典型的小世家或地頭蛇,鄉鎮的實際掌控者,人家還真看不上,可以自己花錢買,也可以自己去狩獵。
怎會把自家的好苗子往軍營送啊,自己培養下,繼承人有望,說不定,一不小心突破了,把周圍的村子和人吞下,實力大漲,豈不更好,何必去軍營讓人家教幾乎爛大街的軍中武學。
這是眼光問題,不成為武徒,是不能遊走天下的,同古代封建社會一樣,隻有特殊的行業和人,才能遊走天下。
就算成為武徒級別的存在,其實依然是最低下的存在。實力不足啊,隻能獵殺凡獸級別而已。
武徒這種級別,相當於炮灰的存在,要麽抱團出行,要麽淪為打手,做個護衛般的存在。
武師才算小有身份,比如某個商隊的隊長,或最低級別存在的武道團的團長。
武宗,相當於之前李督將這樣的存在,還是因為參軍有功,才有幸回到平陽,成為一小城的督將。
李督將可有遊走天下,沒有,因為沒有投靠任何勢力,武宗的實力遊走天下,還是很危險的。
換句話說,敢孤身上路的,得有先天的境界,也就是人稱大師一般的存在。
△
平陽城這兩年發生的大事,比以往十年都要多。
變化也很大。
新城快建得差不多了,這下品的縣城擴大了,人也多了,城防營實力好像也強了,先天嘛,又多了一個李督將,頗有鳥槍換炮的感覺。
似乎可以上報申請成為中品縣城了。
李督將這麽幹,也就是為了這點,入冬之前報上去,明年通過考核,就可以晉級中品縣城。
擴大軍隊,增加實力,這是基礎。
然後是人口達標,城池擴大,這是硬件。
最後才是經濟,就是得有錢,有物資。
招有資質的人入伍,把平陽一地,整合成一個整體,這是必然的。
招人不僅僅是招人,還有立威的成份,告訴下麵的人,你們要聽話,按我說的來,否則償償我的拳頭硬不硬。
拳打西山村,腳踢大禹鄉,順帶收拾一下徐家寨,大小張家村。
這就是李督將正在做的事。
誰叫你們不聽話,最有資質的小夥,竟然不來投軍,瞧不起城防營,還是想自立為王啊。
李督將,算是爽歪歪了,直接上門挑戰,以大欺小,挨個收拾了一遍。
何鐵林、何明,西山村的。
落雲飛、徐明,大禹鄉的。
張新虎、張英,大小張村的。
一個不落,直接綁走。
什麽曾鐵頭、何巧手,徐剛,這些地頭蛇,統統放到,報以一頓老拳。
以前仗著實力強,多次遊說,不願進城防營,這次就用拳頭說話了。
△
李督將樂嗬嗬看著張大毛、李遠山、李定邊三個孩子打拳。心中高興,終於出了口鳥氣。
“王大師,這人都帶回來了,可王督將又出去狩獵了,該怎麽煉,還得你發話。”
“李城主,平陽城的治安規你管了,這些執法史,也得操練一下,先讓這幾個刺頭,操練一下也好。”
李督將馬上就不是平陽的督將了,而是副城主,入冬就完全禦下督將的身份,王守禮接手成為督將。
這是一句話的事,這與大周的製度有關,實行的就是舉察製度。
簡單的說就是繼承,無需參加文舉武舉的考核,我在這位置推薦誰,就是誰,這是舉;後麵的察就對推薦的人考核一下,但基本上隻是一個形式而己。
李督將成為副城主,主管治安,手下的人,也變成了執法史。
這執法史,相當於民兵,成為執法史的頭頭,比督將的權力還大,因為管得寬,算是升職了。
“行,就參照王督將的方法來,不過得加點料,起碼翻一倍。”李城主應了聲,心中也有了主意。
△
張文博本質上是個讀書人,不是武者,空有先天修為,耐何不練拳腳兵器,又無實戰,及參加狩獵,行事偏軟。
王守義一直讓他負責農業、商業的事,畢竟這方麵與武者打交道的少,而且需要認識通律法,張文博比較合適。
馬上要入冬了,是賺錢和收擾人口的好時機。
這點平陽城的優勢很大。
新城建成,可以容納更多的人,這是其一。
平陽城沒有獸潮,安全更有保障,這是其二。
沒有城門稅,這一年多,己傳遍了很多地方,這是其三。
商業上的規劃及便利,讓更多的商人願意落腳,帶來的繁華及物資,也是吸引人的優勢,這是其四。
……
王守義打算強勢宣傳一波,聚攏人口。
流民也好,野人也好,一視同人,進城免費辦理戶籍,提供住宿及工作,保證有吃有住有穿。
反正之前,建新城也是這麽幹的,早就名聲在外了。
隻是再擴大一下範圍而己。
平陽城晉級中品縣城,差的就是人口。
王守義差點都想,隻要你能生,生一個,我們給錢的主意了。
奈何,基礎太薄,這一年多支出大於收獲,建新城、改造舊城,吃得都是老本,隻能做罷。
原有的東西,王守義不想打破,這一年多收擾了不少流民、野人,基本上都安置在新城。
王守義打算新城己建好,讓這群人去開荒,搞種植、養殖、放牧,手工坊。
別說搞什麽科學,工業這塊,沒基礎,也同他們不熟。
就算是符文這塊,這個世界的科技樹,王守義自己也沒有到四級,就算到了,也沒足夠的錢去搞。
發展一個縣城,並不是靠著穿越就一蹴而就的,基礎很重要。
“文博,鐵家鎮雖然是個鎮,但宣傳一定要加大,那裏窮山惡水的,日子不好過啊。這就快入冬了,拉點人過來也好。”沒錯,王守義看上了鐵家鎮那邊的人。
用窮山惡水來形容鐵家鎮也沒錯。
雖然人家鐵家鎮窮山惡水,但是人多啊!
武者、練器師、行商、各大勢力都有入駐,這些人會攜裹大量的平民、流民的。
這些人都超有錢的,王守義不但看上他們的人,還看上了他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