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知起什麽章節名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趁著天黑之前,一行人又趕回了平陽城。

    正是吃飯的時候,三個小子都在。

    餐桌上,都是一家人,沒什麽規矩,想吃什麽自己動手。

    三個小子是吃得滿嘴是油,因為在家是吃不了這麽好的。

    就算是張大毛之前跟著張博文,吃得算不錯,也沒有金子主廚,做得美味精致,量又大。

    照規矩,這三小子是要回家吃的,不過王守義開了口,以後就在這裏吃。

    到不是別的原因,畢竟收了徒弟,王守義是打算認真教的。

    拜師之後,不是丟一本什麽武功秘籍就能讓徒弟煉成的。

    練武涉及的方麵極多,特別是事關傳承的武學。

    從小開始,就打熬筋骨,吃食、藥膳、藥淋、丹藥,是很重要的方麵。

    還得教人體的關節、筋骨、穴位、弱點、識藥、製藥、配藥等一大堆的東西。

    最後才是教功夫,打法、練法、殺招、兵器、甚至還得帶徒弟行走天下、曆練一翻。

    這些做的可比父母生養之恩還大,遵師重道,可不是一句話,而是師父傳下武功傳承,花費的心血和精力,可謂嘔心瀝血。

    三小子雖說叫王守義師父、大師父,但現在真正操心的是向山這條漢子。

    “來,吃個雞腿,辛苦了!”王守義沒讓著三個小子的性格,直接折了一個雞腿給金子。

    三個小子眼一怔,吃吃笑了起來,像師父這樣,當著大家麵龐師娘,在外界是極難見到的。

    哪怕是李定邊、李遠山這兩小子,也沒見過自己爹與娘這麽好過。

    三個小子笑,眼中卻是羨慕,心中想些什麽,那就隻有自己知道了。

    “噠噠噠”

    王守義用筷子敲了敲桌子,雙眼一瞪“快點吃,吃完滾回家去。”

    “是,遵命!”

    三個小子一起,學著一起拱手,點頭應道,然後急忙吃飯。

    “別急著吃,喝口湯。”

    金子是個溫柔的性子,揭開藥膳,給三個小子,一個打了一碗,卻是有多有少。

    這就是她細心的地方了,做為藥堂的堂主,對這個度把握的很好。

    這時的藥膳不同於部落的藥膳了,而是加入了丹藥於其中,藥力更強,藥膳更複雜了。

    三個小子胡吃,卻也懂事,從不主動動桌上的藥膳,那是會出事的。

    李定邊就親身經曆的,幸好金子細心,發現的早,把口鼻冒血的他救了回來。

    從那之後,三個小子才明白,那藥膳才是桌子最珍貴的,比什麽都貴,吃飯時,都是乖乖等著金子打。

    吃完飯,三個小子各自回家,各找各媽。

    張文博卻說起了事“流民多了,雖有安排,但有些打行的行首有些不守規矩。”

    打行,其實就是現代黑\社會的意思。

    本身由一些流氓混混組成,領頭的叫行首。

    平陽城之前的猛虎幫,前身也是打行。

    打行,故名思義,就是充當打手、保鏢的行業。

    多數是當地的地頭蛇組成的團體,各自劃分地盤。

    同時,還經營一些或明或暗的生意。

    打行也有些行規的,平時也到不為害百姓,反而組織百姓去拉活幹,然後抽成。

    這也是王守義默認,隻要不犯什麽大事,就默許他們的存在。

    “哪些人,犯了什麽事?”王守義問了一句,並沒有太在意,滅掉他們也隻是反掌之間。

    “以前,冬季一到,就得服雜役,這不後來改了,我們得付錢。流民野人一多,執法史不足,就讓這些人分擔了一些。結果呢,這些流民野人的工錢,全給他們吞了。欺負人家不懂平陽的新政。”

    ……

    張博文陸陸續續的說著“這不,上次抓回來一個讀書人,叫張家狗的,充當執筆吏,發現每次領工錢,都是這些來領,就報了上來,才知道這回事。”

    “那你打算怎麽辦?”

    王守義問了一句,心中卻是藏著怒火,廢除了雜役,不管是流民還是野人,付出勞動,那就是血汗錢。

    這錢,王守義不容許任何人打主意。

    不過,這其中也有張文博這方麵的問題,那就是不給這些打行的人付工錢,讓人家喝西北風啊。

    這不奇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弱肉強食的生物鏈。

    根本原因,弱者本就是原罪,麵對強者,不敢說理,或者說習慣了。

    反過來說,強者不會同弱者講道理,你弱你就得聽我的。

    事情雖小,王守義卻看得透徹,從古至今,都是強者製定規矩,弱者遵從。

    “我的想法是,直接鎮壓,一個個收拾一遍,把錢吐出來。”

    張文傅這想法不奇怪,這就是執法。

    王守義搖了搖頭,沒有去宣傳法律人人平等那一套理論,這個世界本就不公平。

    張文博見王守義搖頭,明顯不認同自己的做法,有些坐臘,他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

    這當上了城主,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過來的,行不通的時候,就是直接打到人家服氣。

    “派人,把這些行首全部狠狠地揍一頓,讓他們一個月下不了床。然後,給他們開工錢,幫我們做事,我們要一視同仁。還有讓他們還錢,一文不少的吐出來。一定要讓他們記得一句話,張城主說的話,就是規矩,隻要在平陽城,任何人都得遵守。”

    王守義沒打算同打行的人講道理,而是以強製弱,讓他們聽話。

    所做的與張文博一樣,隻不過多帶了一句話而己。

    張文博是讀書人,細細一品,看似隻多了一句話,卻會讓人心服,打得有理,還能教育人,自己也解氣。

    “果然霸氣!”張文博念了一句“張成主說的話,就是規矩,隻要在這平陽城,任何人都得遵守。”

    有時候,搞一堆的法律法規,其實並沒有什麽卵用,特別是,這平民百姓還大多數不識字,成日在田間地頭,或山林采集野果藥材,打獵什麽的時代,用拳頭製定規矩更有效。

    王守義又與張文博說了些話,特別是鼓勵生育這塊,與來年的開荒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