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收歸己用弊作利

字數:6049   加入書籤

A+A-




    所謂江湖,畢竟不是主流,隻是一小撮人的世界。

    從大秦對江湖門派的限製上看,就知道這些門派,並不是善茬,打殺鬥毆便不說了,至少要安上一個擾亂安定的罪名。

    實際上因為有了超常的力量,這些人不服管束,讓他們去從事正常的行業,基本上不可能會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做。

    我有了力量,我為什麽不用?

    這就是官府對江湖門派進行限製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殺你,明天你殺我,還要滅滿門之類的。不像趙昱,不會主動去做。這些江湖人卻會主動去做,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一切想要做的事。

    當然,要說全都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壞蛋,也不能那麽絕對。

    阿大說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英雄,治理地方,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是英雄,這一點趙昱深以為然。但要說江湖中人就沒有英雄,也不盡然。

    不過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普通人基數如此之大,要出一個真英雄都不容易,何況一小撮江湖中人?

    為什麽要稱江湖為綠林?

    因為江湖中人,這些遊俠兒,往往做事,與山賊匪類,沒有太大區別。或者本身明裏暗裏,就是山賊匪類。

    山賊匪類之中,要出一個英雄,何其難也?

    趙昱自也看不上這個自稱的所謂英雄大會,在他看來,隻是兒戲。

    所以點了點頭:“大略是這長河郡的地理位置實在太好,幾乎隔絕於世外。於是這些江湖遊俠,門派宗類,趁大秦將亂之際,把主意打到這裏來...”

    說著還搖了搖頭:“不要指望這些人有多大的大局觀,他們不是演義、小書中稱頌的俠客,他們也是人。而且是社會底層的一小撮人物。”

    頓了頓,又道:“不論如何,我不願看到這長河郡生亂。這些江湖中人既然與我牽連因果,嗬嗬...”

    淡淡一笑,趙昱甩開馬鞭,馬蹄嘚嘚,望城門而走。

    在趙昱眼中,幾不存在個人善惡的問題。當然,大善之人,能入他法眼。但大惡之人,若不惹他,他也不會閑的無聊去找人麻煩。

    那是官府的事。

    由來趙昱屢屢看不上以俠義自居的江湖中人。這些人,往往好心辦壞事。就譬如這長河郡前幾年發生的一件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幾年前,長河郡突然冒出個江洋大盜。對於此賊,官府早有監控。這個江洋大盜,與西戎有密切的聯係。由是官府並不急於動手,而是暗暗張開大網,打算通過這個江洋大盜,把西戎布置在長河郡的眼線、網絡一網打盡。

    為此,不論郡守府,還是長河郡本地的駐軍,都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卻沒料到,長河劍派的一個什麽大俠,把那江洋大盜給滅了。

    表麵上看,似乎是俠義之舉,但實際上,卻使得官府不但沒能從這個江洋大盜身上,把西戎在長河郡的布置連根拔起,反倒是勞心勞力,什麽白忙活一場。

    而且官府還沒辦法找這個‘大俠’的麻煩。因為他並沒犯罪!

    在大秦,擊殺惡賊,不但無罪,反而有功。

    所以趙昱看不上他們。

    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尤其趙昱上輩子本來就是一國大將,著眼全局的人物,對這樣的攪屎棍,就更加厭惡了。

    更讓趙昱厭惡的是,這些俠客喜歡找那些名聲大惡的人的麻煩,但平素裏,卻慣於欺壓小民。橫行鄉裏,說的就是這樣的人。

    沒見到平時哪家哪戶有生活上的苦難的時候,他們去幫過忙。

    實際上,這些人對付惡賊,多是為了一個名頭。一個大俠的名聲。要說真心為民的,至少趙昱在長河郡還沒見過。

    兩人兩騎,也不理會那沿路上挎刀佩劍的江湖遊俠,一路到了城門口。

    城中曆來是不允許跑馬的,於是翻身下來。

    抬頭,就看到城門口貼滿了告示。

    趙昱目力非凡,一眼掃過,不禁皺眉。

    數十張告示,幾乎把城門兩側貼滿。這些告示,絕大多數,都是新的。上麵繪製了人的頭像,其下說了通緝的緣由。

    竟全都是江湖中人!

    或是偷雞摸狗,或是殺人劫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趙昱心頭明了。

    正是因為所謂的英雄大會,招來了四方遊俠,這才招致如此頻繁的惡略事件發生。

    阿大也看的分明,臉上的神色一瞬間就冷了下來。

    趙昱收養的人,先後三百,但每一個,都經曆過良好的教育。他們有趙昱傳授的武功,但絕對沒有任何一人,曾恃強淩弱,在外作惡。

    他們不是俠客,也能殺伐,但卻有真正的仁心。

    趙昱搖了搖頭:“先進程罷。”

    挪開目光,兩人牽著馬匹,便就入了長河城。

    要拜見太守,自然不能草率。便是縣令,也須得遞上名帖,何況太守?於是先找了落腳的客棧,讓阿大遞上名帖。

    午時前,趙昱帶著阿大來到了太守府。

    自有侍從等候多時。

    於是入府門不提。

    太守王韜早在客廳相候,阿大隨侍從去了,趙昱則自己托著一個禮盒,在侍從引領下,信步走入廳中。

    “太守大人,別來無恙?!”

    趙昱微微一笑,把錦盒交給一旁侍從,隨即躬身一拜。

    太守王韜年過五旬,麵容清臒,卻頗有精神。頜下有須,鬢間露白。眉宇儒雅之間,自有一股官威。

    須得知曉,如太守這般大官,已是兩千石的大員,一方牧守,封疆大吏。便是州刺史也無法淩駕於太守之上。

    州刺史隻是朝廷派遣下來的監察,不能幹涉地方。隻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是一個溝通地方和中央的中轉角色。

    太守這一官職,實際上是直接向中央朝廷負責的。

    所以位高權重。

    太守升遷,若入朝中,其官爵必不差於九卿之位。

    所以這一身官威,實在浩蕩。等閑人物,見到太守,莫不俯首。

    但趙昱卻不然。

    他上輩子幾乎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要說官威,比太守可大多了。若非他能收攝氣息,一旦釋放出來,必定讓人震驚。

    況且與王韜之間,大略也是個忘年的君子之交,平淡如水,正是如此。

    王韜嗬嗬一笑,起身受了半禮,又還了半禮,這才各分賓主落座。

    王太守笑眯眯的,先就招手讓侍從把禮盒奉上,輕輕打開,嗅到一股淡淡的藥香,不禁心懷大敞:“賢弟這養生丸,的確是樁好寶貝。正好上次送來的剛剛用完,我琢磨著讓人去催呐。”

    養生丸,便是趙昱對朋友之間來往的禮物了。

    曆來都是這樣。

    不論是王韜還是李子雲。

    這藥丸是趙昱自己做的,用於補益精氣,強壯身體。藥性溫和,無副作用,而且見效快。

    如王韜,本來已經五十餘,精氣神下降的厲害,卻又要掌理一郡諸多事務,每每力不從心。但隻要服下一粒養生丸,便就立刻精神抖擻,思緒靈敏了。

    趙昱聞言哈哈一笑:“別的沒有,養生丸管夠。”

    兩人敘舊閑談一番,這才說起正事。

    趙昱便將昨日與李子雲所言,也照本宣科,說與王韜。

    王韜年紀畢竟大了,閱曆深重,性子穩重的多。聞言斟酌一番,不禁道:“遊俠泛濫,的確是一樁大麻煩。想必賢弟入城之時當見過那許多通緝告示,都是近段時間遊俠所為。如今綠林道上的勞什子英雄大會召開,四方遊俠皆至,門派繁多。就是個馬蜂窩。捅一下就要爆炸呀。”

    頓了頓,王韜又道:“帝國東南變亂,西州大軍十亭調走七亭,西戎不穩。一旦對江湖遊俠的事處理不當,動蕩了內部秩序,就是禍事啊。”

    趙昱聽完,微微點了點頭:“老哥哥所言甚是。不過這遊俠,畢竟是個不安定因素。你不去動他,也不能保證郡縣內部的安穩。城門口的通緝告示,就是佐證。”

    然後道:“好教老哥哥你放心,小弟行事,曆來都是胸有成竹。我也不打算把一幹遊俠一網打盡,都殺了。隻是需要郡府的府兵配合施壓。”

    這才把心裏計較,一一道來:“六日之後便是那勞什子英雄大會。我自去長河劍派,先把那一幹遊俠頭目收拾一頓。”

    王韜皺眉道:“賢弟有把握?不是我不信,你說你本事非常,可...”

    趙昱哈哈一笑:“老哥哥莫非以為,我不把自己一條性命當回數?”

    王韜啞然失笑,示意趙昱繼續。

    “江湖遊俠以力為尊。我自收拾頭目,壓服眾人。再配合府兵施壓,未必不能把這些江湖中人收歸己用。”

    “收歸己用?”王韜皺起了眉頭。

    “然也。”趙昱笑道:“小弟這裏有個建議,老哥哥可聽一聽。”

    “願聞其詳。”

    “江湖遊俠,要說戰陣之上,都是烏合之眾,不堪大用。但在某些地方,卻極為有用,譬如探查消息,譬如抓捕盜匪。廷尉府就已經有了這樣的雛形。”

    聞言,王韜神色一怔,不禁頷首:“廷尉府的確有這樣的雛形,賞金獵人不就是對江湖人物的用法麽。”

    “然也。”趙昱笑道:“如今西州大軍十亭走了七亭,西戎不可能不會查知。一旦西戎蠻賊趁此進犯,老哥哥的擔心,怕是就要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