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農結合

字數:2861   加入書籤

A+A-


    阿爾萬帶著基勒的大軍返回了拉庫斯,而阿倫卻留在了巴倫西,不是他不想回去,還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著他呢。這兩千人如何和自己人融合成一個隊伍,黑火藥的大批量生產,建造地窖來儲藏各種過冬的食物,還有向加文匯報此行的情況。

    可是伊西多卻對此行並不是很滿意,用巴倫西的糧食換取了兩千人馬,可是這兩千人馬卻跑到了別的城邦,雖說是拉庫斯在冬季更需要這兩千人馬,可這不是還沒有到時間嗎?有這兩千人馬至少也能震懾一下奎克,讓他這段時間裏不要再對巴倫西動歪心思。

    阿倫雖說是現在算是拉庫斯的人,可是他也是巴倫西的領主,這樣做有些未免太過於偏袒了。圖拉揚必然是不樂意的,所以她沒有給阿倫好臉色,伊西多嘴上什麽都不說,可臉上卻陰沉的可怕。

    為了保持兩城之間的關係,阿倫隻能暫時的待在巴倫西了,要是連他也拍拍屁股就走人的話,那麽……怎麽都說不過去的。

    當然,阿倫在巴倫西也沒有閑著,開始思考兵農一體的體係。

    奴隸社會的井田製:井田製的開創者,是治水的大禹。大禹是開邦君主,麵對混亂,他發明了一種耕作方式:井田製。

    井田製具體實施在廣袤平坦的肥沃平原上,將土地劃分成無數個“井“字形的大方塊,每八家一“井“,中間一塊是公田,由八家合力耕種,收獲物上繳國家。八家唯一的水井,在公田中央位置。人們每天清晨前來打水,順便就在井邊交換剩餘的物品。八家田地(一井)的周圍,是灌溉的水渠和道路。十井一裏,十裏一社,人們在平展展的田野裏組成了互不侵犯的相望裏社。那時人口不多,大大小小的衝積平原劃出的方方正正的井田,足夠當時的人口居住耕耘了。

    戰國時期的初稅畝:是戰國時期確立土地私有獎勵軍功,促進新興地主崛起。

    秦朝是第一個開始使用兵農結合體係的第一個朝代。確立土地私有,按畝納稅(地租)、按戶籍征發賦、役(兵役和雜役)

    漢朝確立土地私有,按畝納租稅(少)、按人丁負擔賦、役(重),基本上是以稅人為主,人身控製嚴格。

    其間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製,他仿照古代井田製全國土地改稱“王田“,不許買賣。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相反又把農民禁錮在“王田“裏當牛做馬,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

    北魏到隋唐時期(780年),封建土地國有製,以人丁為主負擔均田製、租庸調製(庸在隋出現,唐朝取消年齡限製,保證了農民的勞動時間)、府兵製。均田製、租庸調製、府兵製是三位一體。

    由於土地私有製,地主追求土地的欲望增強,地主進行土地兼並,國有土地大量流失造成土地地主私有的既成事實(均田製徹底崩潰,租庸調製無法實施)→780年實行兩稅法(戶稅和地稅、時間固定、人身控製鬆弛)。→法律上推動封建的土地私有大量出現,地主在大規模的莊園中實行分工合作的勞動,有利於封建經濟發展。

    北宋王安石變法之方田均稅法:募役法是對“庸”的繼承和發展,即使地主和官僚也不例外。方田均稅法是對兩稅法稅地的繼承。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戶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貧瘠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這些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1581年,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改革賦稅製度,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賦役合並、將田賦、徭役、雜役分攤在田畝上,即役歸於地、量地計丁、計畝征收、折銀征收。說明了封建國家重視土地的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重視人口。而折銀征收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清朝的攤丁入畝:雍正帝在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為固定丁數的基礎上,推行“攤丁入畝“的辦法,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徹底解決就丁、田並征的雙軌製征稅形式,從而完成了自唐代兩稅法以來我國封建賦役製改革——並役於賦、人頭稅歸於土地稅的曆史進程。1712年,清政府規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數,作為征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樣,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製進一步鬆弛,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階級矛盾暫時得到了緩和,促進康乾時期經濟的較快發展;隱蔽人口的現象也逐漸減少,促進了我國人口增長。

    從整體角度上來看,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當然是最好促進生產和人口增長的最好辦法,但是!米托斯大路上並沒有國家的概念,都是以各個領主控製的區域為領地,就連占據著大片土地的米迦羅和德斯拉都沒有建立起一個國家。現在情況更像是戰國時期的各路諸侯模式,而沒有統一之前是需要物質獎勵來刺激士兵的需求欲望的,也就是殺敵越多,那麽得到的也就越多,這和秦朝的農田製度有些相似,是奴隸不要緊,隻要能勇猛的上陣殺敵,那麽總有一天就能成為人上人。

    所以最後阿倫確定以秦朝的軍功農田製度來執行兵農合一。

    當然,還有府兵製、保甲製、八旗製等眾多製度,現在最符合的還是秦朝的軍功製度,以戰養戰!

    其他領主不把人類當一回事,可是就算是俘虜到了阿倫這裏,隻要肯賣力打仗,就要比在其他城邦滋潤的多。

    想明白了這件關鍵,阿倫剛從床上爬起來,準備和伊西多商討一下的時候,圖拉揚忽然走了進來。

    她臉色怪異的看著阿倫,“城外有人找您,領主大人!”

    找我?在巴倫西?而且還是在城外?

    (待續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