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字數:18833 加入書籤
不知道,楊國建那小子用了什麽辦法,反正是把她口中的女孩約了出來。
事先楊國建定了一家高級的咖啡廳,在九十年代品嚐咖啡還是比較有品質的一種生活方式。
王誌遠好奇的跟著楊國建來到了咖啡廳,可是女豬腳還沒有出現。
“我說,小舅子,你不會是被放鴿子了?”王誌遠同情的看著楊國建。
楊國建心情忐忑,沒搭理他,直直的看向玻璃窗的外麵。
沒多久,他高興的喊道:
“來了!她來了!”
聞聲,王誌遠轉頭看了過去。
一個一米七左右,身材苗條,一頭飄逸的黑色長發,瓜子臉,乍看之下,果然外表漂亮,溫柔而可愛。
“你確定是她?....你不會臨時找的吧?”王誌遠不相信,這樣的女孩居然在開大貨車,這落差太大。
“怎麽樣?我的眼光好吧!”楊國建十分得意。
可就在此時,一道霸氣而鏗鏘有力的聲音傳來:
“楊國建!”
“我靠,漂亮的女漢子!”王誌遠聞聲一僵,驚道。
....
“我靠,漂亮的女漢子!”王誌遠聞聲一僵,驚道。
王誌遠聽楊國建說,這女孩叫葉飛燕,開大貨車,隻不過是女承父業。家境一般,在家裏排行老大,下麵還有個念高中的弟弟。
但聽楊國建的語氣,似乎葉飛燕家中有人得了難治的疾病,因此家中雖然有車,但日子過得挺不容易的。
“你來了,快進來坐下喝杯咖啡。”楊國建殷勤,滿臉笑容的將咖啡遞了過去。
“說吧,什麽急事?”葉飛燕坐下,一口喝完了一杯咖啡,好像因為趕路,有些渴了....
王誌遠詫異的看著楊國建,意思是說:這就是你所謂的約好了?確定不是濫用職權,欺騙了人家女漢子?
楊國建尷尬病都快犯了,愣了半響,忐忑的說著:“那個,其實是我姐夫找你。”
哎,隻能將包袱丟給自己的姐夫了。楊國建說完,可憐兮兮的望著王誌遠。
“你姐夫?就是他?”葉飛燕打量了下王誌遠,隨口問道。
“你好,我是王誌遠,確實是他姐夫。”王誌遠尷尬道。
“嗯,我叫葉飛燕,有什麽事,你就說吧。沒事的話,我還急著回去拉貨。”葉飛燕直直的看著王誌遠,直接說道。
“好吧。既然你如此爽快,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其實我是想找你合夥,開一家負責運輸配送快遞業務的公司。”王誌遠說道。
“找我合夥?你沒開玩笑吧!....你有錢還不如去找一家現成的運輸公司,這樣發展也快。你不會是楊國建找來討好我的吧?”聞言間,葉飛燕滿是疑惑。
楊國建一聽,急忙解釋:“這可不是我的意思,真的是我姐夫的想找你合夥。我姐夫現在有一家投資公司,已經投資了幾家公司了。而且這次我們楊氏米業的改革也是我姐夫提出的方案。”
“他十分看好未來的運輸快遞行業,但不放心和陌生的人合作,所以在這次事情中,他發現了你們的運輸車隊很不錯,加上我又和你熟悉,所以才想要找你合作....”
楊國建一口氣解釋了一大堆,生怕葉飛燕誤會。
葉飛燕看了看楊國建又看向王誌遠,隻見他點了點頭。
“即使這樣,我也沒錢和你合夥,你還是找其他人吧。”葉飛燕想了想,自己雖然心動,但實在沒那個閑錢。至於向楊國建借?她開不了口,也拉不下臉,她也有自己的尊嚴。
“你別著急拒絕,我找你合夥不需要你出錢。資金由我和楊國建一人出一百萬,然後我占40%的股份,你負責管理和日常經營,和楊國建各占30%的股份。你看如何?”王誌遠說道。
至於為什麽楊國建隻要30%的股份,那就不用多說了....
葉飛燕想了想,說道:“我隻要20%的股份,不然你找其他人吧!”
“你....”楊國建鬱悶,想要說什麽,但被王誌遠阻止了,王誌遠說道:“沒問題,隻要你答應就好。”
“既然我們達成了一致意見,那我先說一說我對公司成立後的規劃和意見,你們聽聽,有什麽不妥的盡管提出來。”
“你說。”葉飛燕也想聽聽王誌遠的想法,要是正如楊國建所說,她認為王誌遠應該有獨到的見解。
葉飛燕高中畢業,由於家庭原因,被迫放棄學業,開始繼承父親的事業,在運輸這行業也算有了幾年的經驗,有自己的理解。
“首先,等公司成立之後,要逐步放棄原來大物件的運輸,我們主業應該確定為:對輕便物品的配送和服務。”
“就拿這次的楊氏米業來說,所謂配送就是按照企業或客戶的需求將產品從一個據點配送到另一個據點,達到產品及時周轉的作用。”
“而主要正對企業向單一客戶群提供的服務,我們從賣方收取費用,幫他們將產品送到指定的客戶或顧客手中。”
“那大物件的運輸配送就逐漸取消?”葉飛燕疑惑,她可是對這方麵比較熟悉。
“不取消,順其自然。但不能作為主業,我們應當把目光看向快遞市場。為廣大客戶提供快速、準確、安全、經濟、優質的專業快遞服務”
“也不再隻依賴貨車運送,我們將來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利用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運輸方式。”
“現在楊氏米業改進後,也會提供電話訂貨上門的服務,我們可以從這裏開始入手,不斷總結經驗。等時機成熟再擴展客戶和擴大快遞的範圍....”
王誌遠越說越起勁,楊國建和葉飛燕也聽得十分認真。此刻葉飛燕總算見識到了王誌遠的眼光和對市場的敏銳,佩服不已。
他們三人,在咖啡廳從早上聊到了中午才算告一段落。
快遞公司叫:千裏馬快遞有限公司,股東王誌遠40%股份,楊國建40%股份,葉飛燕20%股份。
王誌遠成立快遞公司,是在為將來的互聯網商業的到來,做準備。
....
之後,王誌遠又在杭.州呆了近半個月,此時已經是1995年6月末。王誌遠來到杭.州已有一個月了。
將楊氏米業和千裏馬快遞的是處理的差不多了,楊氏米業新品全部上線,步入正規,也同時搶得先機,市場比原來擴大不少。現在正準備向內地和北方,還有海外拓展新的市場。
而千裏馬快遞現在主要的客戶就是楊氏米業,發展勢頭良好。而且楊國建和葉飛燕的關係似乎好了不少,也不枉他經常跑去幫忙獻殷勤。
今天是楊氏米業新品全麵上市的慶功宴,公司主要管理層都參加,馮家和楊家的主要人物也都來了。慶功宴近百人參與,十分闊氣、熱鬧。
當然,王誌遠和葉飛燕也有參加。
“今天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在這裏我要感謝一個人。不怕大家笑,他是我的女婿,以前對他有些偏見。但他從不記恨我這個老丈人,全力的幫助楊氏米業,使楊氏米業擺脫困境,煥發新機。”
“我今天代表公司,為了感謝他,決定給他5%的公司股份。這也是股東大會的決定。”
當然所謂的股東大會,主要還是楊家和馮家的人。
之後,整個宴會王誌遠成了豬腳,來和他搭訕,敬酒,巴結的人不少。
....
杭.州機場。
“姐夫,真是有些舍不得你回去。”楊國建將行李遞給王誌遠說道,一臉的不舍。
這一次王誌遠教會了他許多東西,尤其是接觸到互聯網,他很感興趣。還有就是因為王誌遠的原因,自己和葉飛燕關係又進了一步。
對他來說,王誌遠就是他的引路人。
“去你的,又想把我當你們家傭人吧?....要是飛燕要求我留下,還可以考慮。哈哈....”剛說完就被一旁的葉飛燕瞪了一眼,王誌遠隻好以笑來遮掩尷尬。
“好了,趕緊回去吧,沒人留你!....記得好好照顧我表妹,要是她受了什麽委屈,我可不會饒了你!”馮佳琳也來送行,依舊冷麵美女一個。
“咳咳....表姐,你要經常笑笑,那樣才吸引男人,不然小心嫁不出去哦。”王誌遠反擊道。
“滾吧,不想再見到你!”馮佳琳發脾氣道。
“王總,記得準備好小虎隊的門票,到時我可要來濱海看演出的,”葉飛燕送別方式也是女漢子級別的。
“OK啦,你和我小舅子可要好好經營千裏馬快遞。”說著朝楊國建看去,壞壞的笑道:“是吧,小舅子?你可要努力啊!”
“姐夫,你放心!”楊國建回了個笑臉,信心滿滿。
“你們男人啊....飛燕你可要小心了。”馮佳琳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
葉飛燕愣了愣,半響才反應過來,氣道:“趕緊滾回濱海去!”
“哎....你群沒良心的人。我走了,有空到濱海市玩!拜了各位,下次見!”
“姐夫,走好!”
王誌遠聞言一踉蹌,一副囧樣,沒敢回頭,直接離去。
“哈哈....表弟好樣的!”馮佳琳笑了笑,讚歎一番。
“我....不是那個意思。對吧,飛燕?”楊國建向葉飛燕尋求支持。
“哼!”葉飛燕哼了一聲,掉頭就走。
“你們....我....”楊國建在心中大叫冤枉,這都是什麽事啊!
....
濱海市,一棟別墅內。
“曉娟你別亂動,你要知道你現在已經有六個月的身孕了。這家裏現在是你和孩子最重要,有什麽事交給老媽和你爸,知道嗎?”王誌遠的老媽李丹,嚴肅的說道。
“是啊,曉娟你就安心保養身子。其他事別操心!”王誌遠的老爸王富貴也同樣叮囑道。
自從王誌遠買了別墅,就把他老爸接了過來。
“你們別這麽大驚小怪,醫生都說了,適當的運動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楊曉娟隻是想到院子裏走走,就被二老叫住,還被嚴肅的叮囑,她無奈的解釋道。
“也不行,現在我們忙著準備午飯,沒人看著你,我們不放心。你就在家裏走走,等今天誌遠回來後讓他陪你。”老媽依舊不讓她在院子裏自己一個人。
“好吧....”楊曉娟苦笑道。
現在她感覺自己就是家裏的寶貝,碰不得,也不敢放手。她受寵若驚,很是不適應。
好在,王誌遠要回來,到時可以讓他陪陪自己。楊曉娟這樣想著,心裏好受多了。
....
臨近正午。
“叮咚!....”
“曉娟你別動!”見楊曉娟要起身出去開門,李丹連忙阻止,而後看著王富貴,“愣著幹嘛,去開門啊!”
“應該是誌遠回來了,我這就去開門。”王富貴起身說道,歎道:男人不容易啊!
“叮咚”
王誌遠在門外繼續按鈴,手上,肩上大包小包的十幾個,身邊一個大行李箱。
“吱嘎”門開了。
“爸,是你來開門啊!”王誌遠招呼一聲。
“不是我難道是你老媽不成?....曉娟不方便,你老媽我叫得動嗎?”王富貴沒好氣的瞪了一眼,說道。
“嗬嗬....爸你真是個居家好男人!”王誌遠笑了笑,調侃道。
“臭小子,出去一個多月,膽肥了是吧?連你爸都敢嘲笑!”王富貴笑罵道。
“那敢,給我十個膽子也不敢啊!嗬嗬....爸我這次回來給你帶了好酒,包你滿意!”王誌遠趕緊轉移話題。
“是嗎?還算你有孝心!”王富貴聞言欣慰的笑了,而後說道:“進去吧,你媽和曉娟都在客廳等你呢,行禮我幫你提。”
“那就辛苦老爸了!”王誌遠將行禮交給他爸,自己提著十幾個禮物包,向客廳走去。
“哈嘍,大家有沒有想我啊!”王誌遠走進門前,見李丹和楊曉娟向他看過來,笑了笑,打招呼道。
“沒有,一點都沒有想你!你怎麽不明年回來,到時孩子也就沒父親了!”楊曉娟心口不一,氣鼓鼓的。
“兒子,快進來讓老媽看看,有沒有瘦了,在那邊有沒有受委屈?”老媽關心道,還是老媽關心兒子。
王誌遠看了看楊曉娟,笑道:“嶽父對我可好了,我幫了他一個小忙,他就不計前嫌,還給了曉娟5%的楊氏米業的股份。”
將股份記在楊曉娟名下,是王誌遠的要求,楊家人也樂意。
“看你表現不錯,這次就原諒你了。趕緊坐下歇息喝口水。”楊曉娟早就從他弟弟楊國建那裏聽說了王誌遠在杭.州的事情,而且對於股份的事也十分感動。
“來,看看。我都給你們帶了什麽禮物?”王誌遠將禮盒放在茶幾上,得意的說道。
....
就這樣,楊曉娟如願以償的讓王誌遠陪她散步,兩人聊了許多話題。但主要還是王誌遠在杭.州的事,楊曉娟聽得津津有味。
王誌遠在家裏呆了幾天,而後聯係了馬重山,可是馬重山的學校已經放假,他也就回澳門去。
沒辦法,他隻好聯係李曉玉和何瑞,順便將帶回的禮物送些給他們。
現在已是七月初,王誌遠有了新的計劃。
王誌遠不在的這些日子,李曉玉在財物方麵不斷學習,從門外漢,到現在已經擁有會計資格證,進步十分大。
而何瑞似乎異常的努力,現在正專研港島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和金融體係,已經將目光向國外拓展。至於他的背景,王誌遠現在還不知道,別人不說,他也不多問。
“王老師,王總!你可終於舍得回來了!你再不回來,我就感覺我們公司就隻有兩個人了。”李曉玉抱怨道。
“嗬嗬....別生氣嘛。你看我這不是給你帶禮物回來了嗎。”王誌遠尷尬的笑著說道。還好早準備禮物。
“王總,你這次出門動靜不小啊,可比我們呆在公司悠哉多了。雖然不知道你後麵投資的千裏馬快遞情況怎麽樣,但我知道海博公司製作的國內第一個商業信息發布網站,真的不錯。”何瑞沒在意禮物是什麽,他在意王誌遠的投資動作。
“我們公司也聯網了?”王誌遠回來後知道,六月份濱海市已經可以撥號上網了。但沒想到自己公司也開通了,這事肯定不是李曉玉做的,她也不了解互聯網,那麽就隻有何瑞了。
“是啊,何瑞說互聯網在今後會十分重要,說必須開通,盡快了解它。對了,公司還買了三台電腦,賬上都有記錄,我可沒亂動公司分毫。”李曉玉說道。
“你眼觀不錯!”王誌遠對何瑞越來越欣賞了。
“這都是跟王總學的,雖然當初也接觸過互聯網,但沒你這麽重視和看好。”何瑞笑了笑說道。
“別叫我王總,私下裏叫我誌遠或王誌遠都行,不介意的話可以叫我一聲王大哥。”說著看向李曉玉,“你也是”。
“這次回來是不是有新動作?”何瑞突然問道。
王誌遠笑了笑,說道:“長虹!”
....
“長虹?準備投資還是股票運作?”現在國內股市的股票不多,何瑞基本都分析過。
投資自然是看好長期,或者戰略性的投資,而股票運作,當然是炒作短期熱點,從中獲利。
“你有什麽看法?”王誌遠好奇的看著何瑞問道,想聽聽他的看法。
“如果想要長期投資或戰略投資,應該考慮這個行業的前景,公司的進本麵,最重要的事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團隊是否優秀....等等。這些需要投資者獨特和超前的市場眼光和分析能力,而我自己這方麵不擅長....”
何瑞停了下,見王誌遠沒有說話,繼續講道:“你們也知道我在證券公司工作,也就是個交易員,我所擅長的是短線的操作,對於短線操作的技術分析,我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再說如果要投資長虹,我建議還是走短線為好,畢竟我們是新公司,在沒有絕對收益的情況下,將所有資金用來對賭,無疑是跟等死沒什麽兩樣。”
王誌遠點了點頭,他擅長對大勢的把握,雖然技術方麵了解不少,但也不能事事都自己去操作。所以他看中了何瑞,可以幫他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這次我打算做短線,最多兩個月就收手。”王誌遠認真的說著,隨後問道:“最近國內股市行情如何?”
“自從上次股市暴漲三天後一路下跌,現在基本已經回落到原來的起點,大盤橫盤調整。”何瑞每個交易日都會去證券公司了解行情。
“哦?”和自己想的差不多。王誌遠之所以關注過長虹這隻股票,是因為它曾經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股價翻了十幾倍。
“那,長虹最近表現如何?”王誌遠先要了解下情況,看是否大體與曆史的走勢相同。
“這個應該表現很平淡,因為我對短期暴漲暴跌的股票都有研究,其中沒有長虹。雖然不知道它具體的行情,但我知道最近推出送股方案的就有這家公司。”何瑞頓了頓說道。
“原來如此,那明天正好是星期一,到時候去看一看,再做決定。”王誌遠想了想,說道。
“其他的先不說,你們來嚐嚐我特地從杭.州帶回來的特產。這是:天目雲霧茶;這是:富陽板粟;還有白果、糖桂花、裏葉白蓮、蕭山楊梅、天目筍幹....”雖然每一種不多,但種類豐富,王誌遠買的時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怎樣?不錯吧?”王誌遠顯擺不已。
何瑞倒沒什麽反應,收下後謝了一聲。而李曉玉則高興不已,“多謝了,我正好可以拿來當禮物送人。”
王誌遠直接無語了,搞半天送給你,你卻拿來借花獻佛。
....
第二天,1995年7月3號,星期一,天氣一般。
“怎麽樣?.....果然表現一般,大盤低迷,就算推出送股方案,也是反應貧貧。”何瑞在王誌遠一旁說道。
此時王誌遠、何瑞以及李曉玉三人正在證券公司的大廳內。現在大廳內已經沒有了一個月前的熱鬧。
“嗯,正好合適。”王誌遠淡淡道,這和他在未來看到的走勢大致相同。
而何瑞不明白為什麽王誌遠會選擇長虹,在他看來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但既然是王誌遠的決定,他也隻好服從。
“這樣,現在我們能調用的資金差不多八百萬,你在一周內將其全部用來買入長虹。當然你可以有30%資金的自由操作權利,但必須是在長虹上,而且大方向是做多,不能做空。”王誌遠想了想說道。
何瑞考慮了下,有個疑問,“我們什麽時候出盡?”這個時間關係到他的操作策略。
“就在長虹送股除權除息的兩日內,全部賣掉。然後退出股市,以後在等機會。”王誌遠神秘的笑了笑。
“這樣嗎?”何瑞驚訝,不知道王誌遠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聽他的意思這次一個多月的操作後會退出股市一段時間。
“就從今天開始吧,小玉你在財物方麵配合何瑞。我期待你們的有個不錯的成績。”王誌遠笑了笑說道。
“放心吧,我不會拖後腿的。”李曉玉自信道。
之後,王誌遠也留在大廳,觀看何瑞的具體操作。結果還是讓他滿意的,到了中午三人吃了個飯,然後王誌遠就離去了。
....
下午,王誌遠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來自京城,是瀛海微的創辦人,上次王誌遠遇到的張樹欣。
“喂,你好。我是瀛海微的張樹欣,請問你是王誌遠,王總嗎?”電話那頭傳來聲音。
“你是張姐?”王誌遠索性叫她姐姐,這時他想起了當初兩人見麵的事情。
“嗬嗬....既然你不見外,我就叫你一聲誌遠弟弟了。”張樹欣笑道。
“隻要你不介意就好。張姐,你找我有什麽是嗎?你不是在京城發展嗎?”王誌遠愣了愣問道。
“我問下,你還在做互聯網嗎?”張樹欣突然問道。
王誌遠頓了頓,回道:“一直發展互聯網,隻是進展太慢,恐怕隻能等你將網絡基站鋪滿全國,到時上網的人多了,我們才有發展機會啊,張姐你可要加緊步伐才是。”
“嗬嗬....借弟弟你的吉言,姐姐我會加油的,不會讓你久等。”張樹欣聽著王誌遠的話很高興。
“對了,不和你貧了。我找你有正事!”張樹欣突然笑聲消失,認真的說著。
“您說,我聽著。”王誌遠也肅然靜聽。
“有兩件事,而且都是好事。第一呢,就是再過幾天,國內第一條128K的網絡國際專線將和美國鏈接,到時候互聯網的發展將會迎來新的機遇,你可要做好準備。”
“第二件事,也是之前我們第一次見麵給你提過。”
“難道是參加互聯網宣傳大會?”王誌遠突然想起來。
“沒錯,沒想到你還記住了。大會在京城舉行,邀請的基本都是發展或支持互聯網發展的企業和個人。時間定在這月的十五號,到時你可一定要來參加,多個人多分力量!”張樹欣說道。
“這是推動國內互聯網發展的大事,張姐能邀請我,已經是給我麵子了。我又怎麽可能不去呢,你放心到時一定前去參加。”王誌遠承諾道。
“那就太好了,就這麽說好了。我還要聯係其他人,先這樣,到時京城見。”張樹欣說道。
“好的,到時京城見。”王誌遠回了一句,然後對方就掛掉了電話。
“京城嗎?”王誌遠想起了以前的事,也想起了李嚴鴻。
....
“京城嗎?”王誌遠想起了前世許多的事,也想起了在京城發展的李嚴鴻。
“不知道,現在的京城是什麽樣子?李嚴鴻過得怎麽樣?”王誌遠自言自語道。
...
“什麽?才回來沒兩天,十幾天後又要去京城,你當真是閑不住啊?”王誌遠將要去京城的事告訴了家人,結果被他老媽教訓了。
“媽,誌遠現在事業剛起步,許多事情都要處理,也是沒辦法。”楊曉娟對此表示理解,雖然希望王誌遠一直陪伴身邊,但男人總是要顧及事業的。
“曉娟,媽我可是在為你著想,你怎麽還替他說話。他去參加這個什麽互聯網宣傳大會,聽起來就不是什麽公事。”老媽感覺自己倒是做了一件皇上不急太監急的事情。
“好了,老婆子。兒子有自己的事業,他也很顧及家裏。你以為他能像我一樣,成天閑得無聊。我是老了,但他還年輕,年輕就該多奮鬥。”他爸王富貴也不阻擾王誌遠去京城。
“喝!....你們都是好人,我就是壞人了!”老媽有些生氣。王誌遠見狀,趕緊賠笑,殷勤道:“老媽,我知道您也是擔心我,你可放心我會將家庭和事業處理好的。一直以來都辛苦您了,來,兒子給你捶捶背,孝敬孝敬您。”
“少來這套....”雖然嘴上倔強著,但老媽心裏聽著高興。而後故作生氣道:“這邊也錘錘,要是讓我滿意了,就同意你去京城。”
“好嘞,您老就瞧好了。”王誌遠笑了笑,開始盡心的為她捶背。
楊曉娟看著王誌遠的樣子就被逗笑了,而王富貴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有些酸酸的,暗歎:怎麽沒多生個兒子....
....
接下來十來天,王誌遠主要在在家裏陪家人。現在的他恐怕已經離不開這個家了,誰會想過著沒家的日子,就算有也是被逼無奈的。
至於千妖科技公司這邊,目前也就三個人,他也沒必要天天去查到。這些天觀察何瑞的操作,雖然有些冒進,但王誌遠喜歡這種敢拚的精神,再說即使有些損失,也在他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
“什麽?老師你又要拋棄我們了?”李曉玉聽王誌遠要去京城,抱怨道。
隨後她又可憐兮兮的問道:“可不可以讓我也一起去?”
“你也一起去?”王誌遠突然想起了李曉玉和李嚴鴻的一檔子事。
他看了看李曉玉發現其臉色有些羞紅,她要去京城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咳咳....你要是也離開了,何瑞他忙得過來嗎?”王誌遠有些擔心。
“你們兩人一起去京城?”何瑞的眼神告訴王誌遠他想歪了。
“你別誤會,她是想去看她的老相好。”王誌遠想想還是解釋下為好。
“是嗎?....我也不管那麽多。要去就去吧,現在資金基本都購買了長虹股票,剩下的也在資金賬號內,她隻要把銀行卡帶上保管好就沒事了。”何瑞聳了聳肩說道。
“既然這樣,那行吧,和我一起去。”王誌遠答應了,至於李曉玉掌管財務的賬戶和銀行卡,這也是按規章辦事,是很正常的。
安排了千妖科技的事情,王誌遠給馬芸打了一個電話。
“喂,王總有什麽指示嗎?”電話的一頭傳來馬芸的聲音,語氣有些玩笑。
王誌遠卻一本正經的說道:“馬總,卻是有兩件關係公司發展的事要和你說。”
聞言,馬芸一愣,心道:不會是開玩笑吧?於是質疑道:“什麽事,讓你這般嚴肅認真?”
“咳咳”王誌遠咳嗽一下,顯得是要說很嚴肅的事情般,氣氛緊張,說道:“是這樣的,我了解到一件大事....”
“哎,王總你就別掉我的胃口了,直接說吧,我有心理準備。”馬芸也被帶得嚴肅正經起來。
“好吧,根據確切消息,再過十天半個月,國內國內第一條128K的網絡國際專線將和美國鏈接,到時候互聯網的發展將會迎來新的機遇“。王誌遠依舊語氣嚴肅的說道。
“真的?....那豈不是說杭.州也會很快能撥號上網了?”馬芸驚訝,雖然之前王誌遠也隨口提過,不過當時權當是安慰自己罷了。
“嗬嗬....王總你可讓我捏了一把汗,還以為是什麽壞事。現在看來是件大喜事啊!”馬芸笑道。
“哈哈....開個玩笑。好吧,第二件事也會個喜事,你要不要聽?”王誌遠故意賣關子。
“王總,快說!....我就說今天怎麽天氣這麽好,原來是您報喜來了”。馬芸催促道。
“我靠,你把我當樹頭的喜鵲了?....第二件事,就是瀛海微的創建人張樹欣邀請我去京城參加互聯網宣傳大會,我想著你是不是應該代表公司前去參加,畢竟你現在也算小有名氣了,能震住場麵。”王誌遠說道。、
“真的?我可以去參加?”馬芸一驚,他希望去參加這樣的活動,對自己和公司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當然,時間就是這個月的十五號,在京城的....”王誌遠將時間地址告訴了他。
“好的,到時我一定去!多謝王總!”馬芸感謝了一聲。
“我們之間就別見外了,到時京城見!”王誌遠客氣道。
“京城見!”馬芸回了一句,大話掛斷,而他心中激奮。
....
7月十四日,王誌遠啟程坐飛機前往京城。
飛機上。
“你好,我的座位在裏麵的位置,請讓一下,謝謝。”剛登機,一個西裝革履,留著一頭寸發,樣貌清瘦但十分精神,大概二十出頭的青年人,來到王誌遠旁邊說道。
“你請。”王誌遠起身讓他進去,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飛機起飛後,王誌遠想找人聊聊天,於是看著旁邊的清瘦青年,說道:“你好,我叫王誌遠。”
那人一愣,沒想到碰到一個熱心的人,出於禮貌,他答道:“你好,我叫劉牆冬。”
王誌遠一驚,而後問道:“你是到京城出差?”
“不是,恰好相反,我是在濱海市出完差,回京城。”劉牆冬答道。
....
“不是,恰好相反,我是在濱海市出完差,回京城。”劉牆冬答道。
“你呢?看你樣子是到京城旅遊的吧?”劉牆冬看著王誌遠穿著隨意休閑,就這麽隨口問問。
王誌遠微微笑道:“一半半吧,是去參加朋友的一個宣傳大會。”
“原來如此。就你一個人?”看來劉牆冬也是比較健談的,開始主動和王誌遠聊了起來。
“本來是還有一個人,可是她趕時間,就提前去了京城。現在就隻剩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人,還好遇見你,能有個人聊聊天。”王誌遠說的自然是李曉玉。
李曉玉不知抽了什麽風,硬是昨天非要急著趕去京城。王誌遠也隻能放其離去,感歎年輕人就是太衝動。
他也才26歲出頭,可是有著36歲的心齡,直叫傷不起。
“看來是挺可憐的。”劉牆冬冷不丁的回了一句。之後兩人就聊開來,說說濱海市再說說京城,然後談到了各自的一些經曆。
在聊談中,王誌遠得知:
“劉牆冬是今年才畢業的大學生,來自人民大學的社會學係。因為家境一般,他從上大學就開始獨立自主,將親戚們湊的500塊生活費縫在內褲裏,決定要開始獨立生活,不再向家裏要一分錢。從大一開始就頻繁地參加了很多兼職。”
“後來劉牆冬迷上了電腦編程,為了學習編程,經常是在機房睡到早晨再去上課。學會編程的劉牆冬給老家的政府部門編了一套電力管理係統,給一個快餐店編了一套餐飲管理係統,賺了不少外快。”
“當他大三的時候,就開始利用課餘時間更加賣力地做兼職、編程,很快,他給自己買了“大哥大”,還花兩萬多元購置了“人大第一台學生機”。”
“靠著自己積累的一部分資金,又跟父母親戚借了不少錢,大四時他用20萬元現金盤下了學校附近的一個餐廳,做起了“餐飲連鎖店”的夢。”
“劉牆冬給餐廳的員工們每人發了塊手表,工資翻倍,將住的宿舍從積水的地下室變成了地上的樓房,規定他們不許再吃客人的剩菜,每天要有兩葷兩素,固定日子還可以喝點酒。”
但後來的結果讓他措手不及,餐廳兩個月後就出現了問題:因為他的放權,采購的師傅會購買高價的食材,換取更多的折扣,前台和大廚悄悄不寫對賬的單子,都變著法貪錢。最後,劉牆冬關了餐館,總計虧損了20多萬。
畢業之後,他被一家外資企業聘用,現在也是一個打工仔。
“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精彩故事!”聽完後,王誌遠讚歎。
這些經曆不是誰都能擁有的,雖然沒有成功,但累積了經驗,也會使他內心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