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葬花問情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A+A-




    第零章——?葬花問情
    小杜鵑是書院第一位女門生,也是第一位苗裔學子,先生很中意她,近乎到了偏愛的地步,無論走到何處講學都務必一並帶
    如此這般,小杜鵑白日裏跟著先生四處走訪鎮中儒生,隔天夜裏才回到苗由於經常需要應付學業,學蠱煉毒之事漸漸荒
    她雖然聰明伶俐,但遠遠稱不上天資聰穎,許多對於其他門生而言十分簡單的常識,卻是小杜鵑短時間內難以頓悟的“天方夜譚
    試問夜郎國的國君要經曆多少次挫折才能明白自己的自大之處呢?
    不過多時,書院其他門生也逐漸察覺到小杜鵑的駑鈍之他們大多是同窗幾年的好友,對於先生手中這顆突然出現的掌上明珠,大都沒有什麽好感,是以處處捉弄,一旦在小杜鵑身邊,就會故意聊一些鎮子上的事情,或者是鎮外的天下大
    諸如種種,小杜鵑都聽不這時她會選擇在旁邊默默傾聽,暗自學習,直至其他門生對她表示出明顯的厭惡方才默默離
    “大家互相認識這麽久了,難免會對接觸陌生人有些抗拒,過一陣子就好了吧?”她如此安慰自己,然後很快就將這些小事都忘記
    小杜鵑特別喜歡看先生下圍棋,與他人對弈的過程不僅是棋力的較量,也是人與人思想的交鋒,她能夠從棋風上看見一個人真實的自我;她也喜歡聽別人唱詞、作曲,每當有人撫琴一曲時,她總要坐候在旁聽一陣子才安心,無論是悲傷還是快樂都能夠從曲調中直接感受到,情到濃處,她還會開嗓附和,時常引得旁人驚呼稱
    可以說比起誦讀經典,她更喜歡下圍棋、作詩詞這種打發時間的玩樂之久而久之,她與各位門生之間的藩籬變得越來越多,唯有一人還願同她相與,便是那書院先生的大公
    實際上他們二人之間說話不多,可是小杜鵑卻特別珍惜這段同窗情,幾乎每次回到苗寨都要跟姥姥、娘親說道幾次,偶爾能見到苗王,她也會告訴對方自己在山下交到新朋友這件
    豈不知書院先生的大公子起初隻是奉命行事,他以為小杜鵑不學無術,本就是來打發日子的,從沒想要結識,然則有一日父親下令,不得不
    幸運的是,在摒棄門戶之見、民族之爭後,他似乎碰見了一個純潔無瑕的美麗姑
    總角之年開始,他們這些書香門第、貴胄之後就要背負著讀書入仕的使命,無一例外,哪裏見過這種野丫頭?他漸漸折服於小杜鵑的直率以及她的歌喉,這是在千篇一律的學子生活中難得的記
    他們一天的課業結束後,時常在河邊逡巡至夜幕降臨前,橋頭的阿姐高聲唱,河邊的阿郎低聲和,好不讓人豔
    可是在他們身上仿佛有一個詛咒,注定他們和諧相處的時光不會太長就像歌謠裏唱的:“月望南邊,帶走思”終有一日,他們興許不會反目成仇,但肯定回不去曾經那樣的美好
    不過一個月後,書院中各大門生學子忽然有一日集結了起來,私底下跟隨先生的大公子前去找小杜鵑對
    “你既意不在學術,何故在此耽擱時間?”
    “整日糾纏在先生左右,害得我們都沒機會找先生討教問題了!”
    “仗著有先生和大公子偏袒,你以為就能肆意妄為了?區區山野村姑,你們願意跟她呆在同一門下念書,我可不願意,隻怕敗壞書院的名聲……”
    大公子在旁默不吭聲,看身畔一切好似浮雲飄小杜鵑這時才知道,原來即使對方願意跟自己相與,也並不代表他真的放下成見
    “在他們眼裏,奴家隻是個苗”站在人群中央受盡欺辱,小杜鵑的腦袋開始變得麻木,她明明能夠清楚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卻總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
    她癡呆著望向大公子,祈求他能為自己說一句話,急得淚眼汪汪,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等到他走過來,得來的卻是一句足以讓她墜入深淵的
    “你走吧,書院確實不適合你,這也是父親的意”大公子款款講道:“若是你以後有學問上的事情想要求教,那到時候再說”
    “好,我”撇下這句話後,小杜鵑再也沒回過
    她並沒有多麽傷心,反倒是有一種參透人世的暢快感——即便自己如何複出真情實意,很多時候也僅是徒勞罷了,但是,她不後
    “如果有一日在他鄉重逢,我一定也會笑著麵對他”她心裏期待的那個自己是多麽豁達,可惜好景不長,不過數日,苗王病重,即夜宣召小杜鵑交代後
    小杜鵑知道父親身體一直欠佳,但在這一日來臨之際,心中依舊悲戚難忍:“爹!”她怦然跪倒在地,撲到父親厚實的手掌上,感受掌心逐漸流失的餘
    “鵑兒,你被逐出書院之事,我已知曉,你不必難過,此事,實乃意料之”
    “爹,奴家不難過!奴家隻怕你真要離我們而去了……”
    “這世上,千金易得,唯有真情難鵑兒待人接物向來誠摯,卻不可忘記要慧眼識為父死後,今後大事小事,皆要聽從娘親和姥姥,不可妄”
    語罷,苗王陷入長久的沉寂,他的呼吸很微弱,但胸脯還在起下人小廝見狀,趕緊將小杜鵑請了出去,讓後續的托孤大臣進
    父女二人再次見麵時,是在葬禮之
    杜鵑花的花瓣漫天飛舞著,成百上千的小廝將整座山上的杜鵑花都摘了下來,不間斷拋向天空,一時間仿若下著血
    此乃這支苗裔獨特的“花葬”習俗,讓逝者與杜鵑花一起消散,待來年重生於世,繼續保佑子孫後
    杜鵑看著父親的遺骸在焰火中逐漸消失,記憶往昔,滿是欣
    之後,苗王雖死卻猶生,時人皆道苗女阿鵑身上盡是苗王少年時的模樣,不僅對修習蠱術毫不感興趣,而且屢屢向外與漢家百姓結識,繼而促使越來越多的苗人下山,越來越多的漢人進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