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打打殺殺是不好的
字數:7462 加入書籤
無論如何,這樣一支長老隊伍,還是有戰鬥力的。
於是乎,當他們到達查烏洞鄂山脈之後,直接去的,自然就是最好的位置。
最好的位置,自然已經有人了。
怎麽辦呢?按修仙世界的規矩,自然是趕走。
怎麽個趕走法呢?放威壓就夠了。
——
的確夠了。畢竟,像乘風派這樣,派出純長老隊伍的門派,可是沒幾個的。
沒幾個,自然也不是完全沒有。
當時,就有兩家。
那兩家,跟乘風派一樣,內部吵來吵去,最後獲勝的,是長老。最後派出的,也是純粹由長老組成的隊伍。
隻不過,那兩家,門派的規模不及乘風派。那兩家的長老,也沒有乘風派多。所以,他們就被乘風派的長老隊伍趕走了。
那是哪兩個門派呢?是悲問派和紫雲派。
悲問派的隊伍共有五名長老,一個化神圓滿,一個化神巔峰,一個化神後期,兩個化神中期。
紫雲派的隊伍,則有六名長老,兩個化神巔峰,三個化神後期,一個化神中期。
這兩支隊伍,實力不相上下。
因此,在乘風派隊伍到來之前,這兩支隊伍還是相持著的。兩支隊伍所爭的,就是最好位置的歸宿權。
乘風派長老隊伍一來,威壓一放,兩支隊伍就撤了。
既然實力略次,就犯不著打死打活了。修到化神的修士,可是很惜命的。
——
照理說,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的話,就這樣下去,也還是能夠相安無事的。
但是沒有。乘風派長老隊伍並沒有滿足於占領最好位置。
他們發現離開的人裏麵,有悲問派的。
乘風派和悲問派,是對立的嗎?當然不是。
早先,在丹城博浪園,悲問派掌門焦作,就與呂林蘭相處甚歡。
但曆史上的糾葛,自然也是有的。
那糾葛,其實也不是兩個門派完全對立,曾經發生過門派大戰什麽的。
而是門派弟子之間,發生過一些齷齪。
——
具體地說,就是乘風派一名弟子魚華木,原本與同門師妹駱易雪互有情愫。但可惜,就差了那麽一層紙,沒有戳破。
金丹之後的他們,結伴出外遊曆。因為遇到危險,兩人就失散了。
幾年之後,再次相逢,師妹已經另外有人了。那個人,就是悲問派的史良。
這其實也正常。所以盡管當時魚華木很悲傷,也沒有遷怒於任何人。
但是,緊接著又過了一年,魚華木突然聽說,那個悲問派的史良,居然是有雙修道侶的。
那就不行了。
魚華木以為師妹駱易雪不明真相,還蒙在鼓裏。當即找到駱易雪,將事情說了。
卻不料駱易雪是知道的。做不成史良的雙修伴侶,她就願意做史良的侍妾。
魚華木氣極,卻又拿駱易雪沒有辦法。
於是,滿腔的仇恨,都轉移到悲問派史良身上。
大小數十戰,從不相上下,到處於下風,再到明顯不敵,魚華木越戰越是不行。
魚華木結嬰出來,一打聽,史良早就元嬰中期了。
好不容易讓魚華得到極大機緣,快速修到元嬰後期,悲問派那邊的史良已經化神了。
現在,魚華木化神後期圓滿。而悲問派的史良,卻已於兩百年前飛升。
至於駱易雪,隻能說,下落不明。那主要是因為,到後來,魚華木過於專注與史良的競賽,已經忘了駱易雪。
——
現在,魚華木發現了悲問派的長老隊伍。
而魚華木,又是乘風派長老隊伍的隊長。
所以,魚華木一聲令下,乘風派長老隊伍就準備幹掉悲問派隊伍。
化神後期圓滿,兩邊各有一個。化神後期巔峰,乘風派有三個,悲問派隻有一個。化神後期,乘風派有三個,悲問派隻有一個。除此之外,悲問派還有兩個化神中期。
很明顯,乘風派占優。
具體去看,乘風派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化神後期巔峰,多出兩個。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猜拳這項活動,曆史悠久,玩法簡單,風靡全世界,最早卻是起源於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手勢令的記載,石頭剪刀布的猜拳遊戲應當可以追溯到那時候。
很多人覺得猜拳遊戲的勝負靠的隻是運氣,但呂林蘭卻認為,猜拳是一種博弈。通過上一次兩方的出手判斷對方這次會出什麽,充分考慮到對方會有的同樣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該怎麽選擇,而對方要是同樣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想法,也會做出相當的應對,那麽自己這邊又要多考慮一步。
簡單來說,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這次會想出石頭,而考慮到乙方的想法,甲方會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會出剪刀……綿延下去是無窮盡的。這樣的策略大多數人都懂,呂林蘭以前玩猜拳的時候,除了這個策略,還會結合對方的眼神,動作,神態來綜合判斷,綜合下來勝負在八二開,她勝得多。
很快,倒計時開始了變化,從135開始變小,而與此同時,這個數字旁邊出現了一個小一號的紅色數字10,同樣開始變小。
呂林蘭猜測紅色倒計時結束就要開結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單向玻璃擋板下方。這單向玻璃擋板從她這邊看是透明的,而當她看向陶念那邊的單向單板時,又是不透明的,什麽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
倒計時變成5的時候,呂林蘭擺了個布。第一輪,她對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隻能靠概率。一般來說,剪刀石頭布裏麵,剪刀這個手勢相對最麻煩,一般來說人們會避開它,大多數人會以石頭或者布開場,而不管是哪一種,呂林蘭出布是不輸的局麵。
當倒計時變成1後,下一刻卻跳成了5,字號相同,顏色換成了綠色。而與此同時,擋板變成全透明,兩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手勢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這輪呂林蘭勝。
兩人的勝負立刻在屏幕上有了顯示,靠近呂林蘭的這邊多了一麵隨風飄揚的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突然覺得有點囧,係統這不會是在給她豎什麽flag吧……感覺太怪了。
呂林蘭隻是走神了一小會兒,立刻又集中了注意力。現在她明白那一開始讓她不明所以的135的含義了。
係統一開始說的是五局三勝製,每一局最先贏到五次的人贏,兩人至少要猜拳五次,而至多,也就是最奇葩的情況,是九次。兩人分別各贏四次,第九次決定勝負。每輪15秒,最久就是135秒。
在呂林蘭思考的時候,跳到1的倒計時又換回了原先的紅色,變成了10,而此刻135也變成了120。
等等,不對!
呂林蘭發現自己剛才漏算了一點。她隻算了兩人能決出勝負的情況,還有平局呢?不可能每次都能決出勝負,總有出一樣手勢的時候,從概率上來說,最多的情況絕對不止九次。
呂林蘭正疑惑,就見那屏幕突然閃爍了兩下,隻見倒計時下方出現一排小字:雙方手勢相同,請更換手勢。
在屏幕進行提示的時候,倒計時也並沒有停下,持續走著。
原來平局時它還會提示。怪不得至多隻要九次就能決出勝負,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平局的場麵。
呂林蘭露出了一絲笑容。她看了眼自己出的剪刀,沒動。除了第一輪是拚概率,因為不知道對手的策略,呂林蘭出手時是盡量放空了腦袋,隨便出的。這第一局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清楚陶念的出手特征和規律。
而現在,對於平局係統居然有提示,這無疑增加了這場遊戲的可算計性。雙方都知道對方出的是剪刀,那麽接下來會怎麽應變呢?
呂林蘭暫時沒有多想,依然出的是剪刀。
顯然陶念那邊立刻就換了手勢,屏幕上的提示消失了。
時間到,結果出來了。陶念出的是石頭,陶念勝,她那邊也出現了一麵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對於陶念的出拳規律有了些眉目,但依然不動聲色地進行了幾輪,最終確定了——她對於猜拳的想法,意外的簡單。
第二次時,她出拳頭的時候應該是因為她的剪刀,她的想法很“直”。後麵幾輪印證了呂林蘭的想法。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贏了,那麽下一輪陶念會改變成能克製她的手勢。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輸了,陶念就會保持上一輪手勢。比如說第一輪呂林蘭以剪刀贏了陶念的布,下一輪她就會出石頭,如果第一輪呂林蘭的布輸給了陶念的剪刀,下一輪她多半還是會出剪刀。
摸清楚了陶念出手的規律之後,呂林蘭玩起來遊刃有餘。原本她是抱著第一輪直接放棄勝負的想法的,沒想到第八次兩人就分出了勝負,她以五比三最先到達了第一局的獲勝條件,先拿下一局。
呂林蘭這邊那五麵綠色的小旗子飛到了一起,合成了一麵金色的旗子,旗子上還畫了個王冠。
呂林蘭有些無法直視那王冠,隻看了一眼就抬頭看向陶念。第一局輸了,她的神情看上去多了些驚慌和不安。
對手越是慌亂對呂林蘭來說就越是有力,她自然對陶念的表現樂見其成。
第二局又從135開始倒計時,新的一輪開始了。
一開場呂林蘭就連贏了三次,這對陶念完全不利的局麵讓她額頭冷汗不斷流下,看得出來她開始慌亂起來,而慌亂之後的結果是,她開始亂出拳,根本沒有仔細想。
隻是陶念這一亂,卻正好克製住了呂林蘭對付她的方法。要當對手猜不到你的出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連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出什麽,讓大腦放空,隨便出手。
如此一來,比分變成了三比二。
呂林蘭見狀,便決定改變策略。第六次猜拳時,她突然對陶念說:“我這次出的是布。”
陶念一愣,驚疑不定地望著呂林蘭。
呂林蘭保持著微笑,從她的表情上看不出她到底在想什麽。
陶念皺起了眉,直到10秒倒計時結束,她的眉頭都沒鬆開。
結果出來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
呂林蘭勝。
第5章男人就要爺們點5
呂林蘭知道陶念從一開始就懷疑她,肯定不會相信她的話,所以她故意將自己所出手勢告訴她。果然,陶念一定是認為她出的是石頭或者剪刀,所以她自己出石頭最為穩妥。
比分變成了四比二。
關鍵的第七次依然毫無停頓地在五秒的間隔之後開始了。
兩人再度將手放在了擋板之下,呂林蘭依然笑著說:“這次我出的是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