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
字數:4616 加入書籤
薑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道:奶奶的,這還有完沒完了怎麽還有好處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個好處是存在。小說郭封道:羊毛工坊是獨門買賣,羊毛倉收某些部落的羊毛,這些羊毛是開元通寶。羊毛倉不收某個部落的羊毛,那一不值。你想想,長此以往,那些部落是該聽突厥可汗的呢還是聽羊毛倉的呢
我擦這簡直是一計平突厥啊這回連李隆基都忍不住爆粗口了。
他心暗暗琢磨,原來大隋有個宰相叫裴矩,利用突厥的內憂外患,將突厥一分為二,千古傳誦,萬民敬仰。
但是,這也隻是將突厥削弱而已。
然而今天,崔耕略施小計,從根本解決了草原問題,真是裴矩不知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了。
千載之後,人們可能不知道唐朝某位皇帝的名號,但必然知道崔耕,啊,不對,哪能直呼其名呢,那得稱一聲崔公
再說點現實的,李顯寵信韋後和幾個閨女,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無論大臣和百姓都深深失望,這才讓自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但是,李顯像殷紂王那樣,殘暴不仁,濫殺無辜了嗎完全沒有。
說到底,還不是錢鬧的
真要是每年多五千萬貫進賬,韋後還能看賣官鬻爵那點小錢她從指縫裏露出點來布施,千古第一賢後的名號跑不了了啊。
而且,在不短的時間內。
布匹的價格跳崖,糧食的價格陡降,草原民族不再騷擾邊境,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老百姓可不管那麽多,最後都得歸於皇帝的英明領導。
皇帝天命所歸,才有天降下忠臣良將輔佐嘛,非常完美的邏輯
毫無疑問,從此以後,李顯的聲望,會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撼動他的權位,他死後,也沒人敢反對他的遺詔
自己奪取皇位的難度,何止增加了十倍
而且而且造成這一切的,是殷亮,是自己親手把他送到了崔耕的手裏。
想到這裏,李隆基感到心裏好疼好疼。
他將無幽怨的目光,投向了王琚。
哇~~
王琚當然也想到了這點兒,直感到一陣氣血翻湧,吐出了一口血來。
事實,他想得李隆基更深一層。
天下承平日久,到了現在,即便沒有李顯倒行逆施,朝廷財政也非常緊張了,不改革不行。
自己原來準備,待扶李隆基位之後,請朝廷恢複鹽鐵鹽專賣製度,再新增茶稅。如此以來,足以徹底扭轉朝廷的稅收狀況,成為一代名相了。
現在看來,自己和人家崔耕的差距,完全是天地下啊。
崔崔二郎,真乃治世之能臣,吾不及也
說著話,王琚胡亂擦了擦嘴角的血跡,踉踉蹌蹌地跑出了屋內。
李旦搖了搖頭,道:王琚是個人才,可惜今日,膽氣盡為之奪矣。三郎,你多多開導他。
是。
那為父也走了,這殷亮之事唉,你們日後少要自作主張,遇事還是和孤王多商量一下。
李隆基知道這是李旦在敲打自己,盡管心有些不服,還是恭謹地道:是。
然後,李顯在前,郭封在後,邁步出屋。
可剛要出門口的時候,郭封好像想起來什麽似的,停住了腳步。
他扭頭道:三郎,雜家這麽稱呼你,你不會在意吧。
郭公公是父王的身邊人,當然可以如此稱呼。
嗯,其實你的誌向,相王心知肚明。你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嘛,真到了關鍵時刻,你可以去找一個人
誰
我的本家,他也姓郭,名元振。
什麽郭元振安西大都護郭元振李隆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郭元振是父王的人
郭封聳了聳肩,不然哩,你以為呢相王好歹也做過幾天皇帝,能沒幾個得了台麵的心腹
事到如今,李隆基真對李旦起了刮目相看之感。他咽了口吐沫,道:不是我是說次郭元振遇到了那麽大的麻煩,怎麽不去求父王,而是去求太平公主和崔耕
郭封輕笑一聲,反問道:你怎麽知道郭元振不是先求的相王你怎麽知道,不是相王指點郭元振,求的崔耕和太平公主
我
好了,你自個兒好好琢磨吧。
言畢,郭封施施然轉身離去,唯留下李隆基在原地,一陣怔怔地出神。
與此同時,大明宮,麗政殿內。
大明宮除了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之外,還有一些偏殿。如甘露殿是皇帝的寢宮,麗政殿是皇後的寢宮。
李顯在一眾太監宮女的護持下,來到麗政殿。還未進門,聽到皇後韋香兒的聲音傳來:嘻嘻,這個一點兒也不難嘛。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主要是皇後娘娘您聰明呢。一個討好地女聲響起。
李顯心好,推門而入,但見一個鋪著羊毛毯的軟塌,韋香兒居而坐,三個女子在一旁相陪。
這三個女子其兩個李顯認識,正是內將軍賀婁傲晴和柴香寒。
還有一個女子,看年紀在十六七歲,肌膚白皙吹彈可破,柳眉杏眼秀色可餐,乃是一個難得的美人。
參見陛下四女趕緊起身。
免禮,免禮。
李顯將韋後扶起,道:剛才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指的是此物
正是此物。
韋後拿起兩根竹針劃了幾下,道:這是二郎送來的縫衣針。妾身試了試,用此物織起毛衣來,一點兒也不難呢。大概三四天,可以織一件了。
三四天一件,那敢情好。李顯也非常高興,道:皇後可令宮人閑暇之時縫製宮衣。朕將此物賜予賜予百官和朝廷將士,讓他們稱頌皇後的賢德之名。
韋後早想到了這點,翻了個白眼,道:這還用你提醒哼,說起來,長孫皇後那個千古賢後的名號,也沒什麽了不起嘛。
李顯當然明白韋後是什麽意思。
宮衣嘛,是宮之人縫製的衣服,經常被皇帝用來賞人,以顯示皇恩浩蕩之意。
長孫皇後經常親手縫製宮衣,既展現了艱苦樸素的美德,又讓穿這宮衣的大臣深受感動。她千古賢後的名號,很大部分是這麽來的。
然而,縫製宮衣非常辛苦,指望韋後幹這個,還不如母豬會樹。
現在好了,崔耕發明了毛衣,韋後閑暇時候,沒事兒可以織織毛衣,沒什麽勞動強度,完全可以勝任。
李顯歎道:二郎發明了羊毛布和毛線,功勞實在太大了。朕真恨不得再有一個女兒,嫁給他哩
韋後意味深長地道:親女兒不成,你不會認一個幹女兒嗎
嗯什麽意思
韋後指著那個陌生的少女道:陛下你看此女怎麽樣
她是什麽人
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