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太平公主到靈州來幹啥

    何止是趙範以及眾位外人啊,是崔耕崔湜都百思不得其解。小說

    但人家公主來都來了,總不好慢待吧二人趕緊帶著人離了靈州城,往受降城而來。

    到了城內才知道,太平公主沒有住館驛,直接住到了朔方軍大總管府。

    到了內宅門口,通稟過後,崔耕崔湜和蘇玉容邁步入內。

    還沒到堂屋呢,聽到一陣陣銀鈴般的笑容傳來,崔耕和蘇玉容聽得清楚,正是蘇美容的聲音。

    進了堂屋一看,可不是嗎

    太平公主當而坐,左側坐著官婉兒,右邊坐著蘇美容。

    蘇美容知書達理姿容秀麗,也算難得的美女了。然而,太平公主雍容華貴,官婉兒清麗優雅,這一坐在一起,蘇美容白白年輕二十歲,竟頗有些相形見絀。

    三人俱都麵帶笑意,看起來相處的相當融洽。

    見禮已畢,分賓主落座。

    略微寒暄幾句後,崔耕衝著蘇美容使了個眼色,道:難得公主和姨母來一趟靈州城,你和玉容妹妹出去,安排一下今日的飯食吧。

    嗯

    太平公主道:二郎,你這是要把美容和玉容支走不用了,本宮沒什麽不可告人之事。

    官婉兒也幫腔道:算有,也不用避諱這兩位小娘子哩,反正都不是外人。

    有問題

    崔耕聞聽此言,心頓時一股疑雲升起:以太平公主和官婉兒的身份,哪用得著顧忌蘇美容和蘇玉容如今她們似有意似無意的對蘇美容和蘇玉容示好,恐怕不是看自己的麵子,而是用得著她們。

    崔耕索性開門見山地道:倒是我枉做小人了。呃不知公主和姨母不遠千裏前來,到底所為何事呢

    太平公主歎了口氣,道:實不相瞞,本宮是為逃婚而來。

    逃逃婚崔耕一口茶湯好懸沒噴出來,道:您都嫁了吳國公那麽多年了,現在逃婚,是不是晚了點兒

    所謂吳國公,是太平公主的正牌夫君武攸暨。他在武則天一朝被封為定王,神龍政變後被李顯封為樂壽王,後來又降為吳國公。

    太平公主道:吳國公已經暴病身亡了。

    什什麽吳國公死了崔耕一改之前嬉皮笑臉的模樣,麵色一肅。

    這年頭的醫療水平也那樣,暴病身亡不是什麽稀罕事兒。但是,崔耕清清楚楚地記得,武攸暨應該是在唐隆政變後的第二年才死。

    現在足足提前了四年多,到底是什麽原因

    如果是有什麽陰謀地話武攸暨一死,武家沒什麽得了台麵的人物了。

    自己可是答應過武則天,要保全武氏一族的血脈的,現在是不是該有所行動

    太平公主可不覺得武攸暨的死有什麽不正常,自顧自地繼續道:武攸暨死了倒是沒什麽,反正本宮也和他沒什麽感情。可誰成想,吐蕃的政局最近發生了一場大變動,遲紮陸貢竟然派出使者,向我大唐為他們的小讚普求和親了。

    關於吐蕃最近的政局變動,崔耕當然也有所耳聞。

    原來吐蕃和突厥之間還隔著一個突騎施,後來,同俄特勤和闕特勤把突騎施滅了,兩國算正式接壤了。

    與當世兩大強國相鄰,吐蕃真是亞曆山大。好死不死地是,因為安利公司的緣故,突厥和大唐和睦相處,說不定哪天聯合起來進攻吐蕃了。

    在這種外部壓力下,王太後赤瑪類和車騎長遲紮陸貢,經過艱難地談判,達成了妥協。

    遲紮陸貢稱攝政王,其女兒遲紮敏寧嫁給小讚普尺帶珠丹為覺蒙王後,他們的兒子是日後的吐蕃之主。國政暫時由遲紮陸貢和赤瑪類共同執掌。

    從那以後,吐蕃之勢複振,進取雖不足守成頗有餘。畢竟,吐蕃人要遠較唐人和突厥人適應高原氣候,

    現在吐蕃人主動向唐人求和親,主要還是為了兩國和平。

    崔耕問道:尺帶珠丹今年才四歲,他向公主你求親,這年齡差距,是不是太大了點兒

    哼,和親之事,主要在於兩國利益,至於年齡問題無關緊要了。再者,人家尺帶珠丹也沒有一定要求娶本公主啊,隻要是皇室嫡係血脈成。

    那您怎麽還

    怎麽還逃婚至此太平公主深吸了一口氣,道:因為皇兄希望我和親。

    為什麽算了,當我沒問。

    崔耕的話剛一出口,意識到不對了。道理很簡單,李顯時日無多,無論太平公主還是李旦,都對他的繼承人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如果有個合適的理由,讓太平公主出外,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他為難道:所以,公主您來我這躲一躲這麽大的事兒,光躲恐怕解決不了問題吧

    太平公主委屈道:所以,還請二郎你想想辦法了。現在借吐蕃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向咱們大唐挑釁,哪用得著本宮和親啊皇兄這不是無理取鬧嗎

    蘇美容在一旁幫腔道:是啊,公主是個好人,二郎總不想她孤苦伶仃地地嫁到吐蕃吧

    蘇玉容道:那吐蕃蠻子,哪配得咱們大唐的公主二郎你可得仗義出手。

    崔耕撓了撓腦袋,苦惱道:我當然懂這番道理,但陛下心意已決,單講道理恐怕沒用。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接下來的幾天裏,不斷有消息傳來。

    李顯見太平公主跑了,找李旦的麻煩,打算命西城縣主李金仙和親。可旨意還沒下達,不知哪裏泄露了消息,李金仙書,要出家為李家先祖祈福。

    這個理由太強大了,李顯再霸道,也不能不顧祖宗吧。於是乎,封李金仙為金仙公主,拜史崇玄為師,在太清觀出家為道。

    然後,李顯又打起了金仙公主妹妹李持盈的主意,打算命她去和親。

    李持盈也提前得到了消息,馬書,自己也要為李家先祖祈福,結果李顯下旨,加封李持盈為玉真公主,拜史崇玄為師,在太清觀出家為道。

    李旦的其他女兒已經出嫁,太平公主又遠在朔方道,李顯又露出口風,打算讓金城公主李奴奴和親。

    太平公主明白,李顯這是在對自己步步緊逼。

    禁消息哪是那麽容易泄露的毫無疑問,當初對兩位公主泄密,正是出自李顯的授意。

    與此同時,此舉也是在對自己進行斥責:你太平公主不願意遠嫁吐蕃,那隻有讓你的兩個侄女受苦了,你到底是於心何忍

    另外,史崇儼是自己的人,讓兩位公主拜他為師,更是對自己無聲的嘲諷。

    接下來,讓金城公主和親,那是最後的將軍了。

    誰不知道,當初在崔耕的強烈反對下,金城公主才沒有和親吐蕃。武則天為了保護金城公主,甚至讓金城公主拜崔耕為師。

    如今自己不去和親,金城公主得去。

    自己和崔耕之間焉能不驟起矛盾還能在朔方道得到他的庇護嗎

    又過了幾日,邸報有消息傳來,崔湜加銜兒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為大唐宰相班子的一員。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麽太平公主麵色慘淡,看向崔耕,道:二郎,你以為,本宮是不是非得和親不可了呢

    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