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
字數:4081 加入書籤
聽說有青史留名的機會,人們的熱情迅速高漲起來。 w w w v w
最終大家做出決議,水刑之術,隻有在得到刑部尚書或者左右禦史大夫的命令後,才能對犯人使用。
地方官不經請示而擅自用水刑之術審問犯人,視為貪贓枉法圖謀不軌,斬立決。
至於刑部尚書或者左右禦史大夫有私心怎麽辦那沒辦法了,哪個廟裏沒有冤死的鬼
然後開始正題,李顯下旨,將段謙押金殿。
這是個四十來歲的年人,等身材,也不甚魁梧,唯有一雙眼睛精滴溜溜亂轉,特別引人注意。
他一進來,看到了禦座的韋後,道:誒呦,這娘們兒是皇後吧,長得還真不賴,平康巷裏的貨色強多了
大膽宗楚客斥道:你如此汙言穢語侮辱皇後,難道不怕萬剮淩遲嗎
萬剮淩遲好要萬剮淩遲皺一皺眉頭,我姓段的不算英雄好漢。段謙道:我這輩子,當過一會兒皇帝,臨死還能被萬剮淩遲,這輩子算沒白活小子,你一定得砍我一萬刀,少一刀,你特麽的是我~操出來的
你
宗楚客乃是世家子弟,何嚐跟這等粗人打過交道,直被堵了個啞口無言,氣了個臉紅脖子粗。
那段謙繼續道:再說了,剛才我怎麽對皇後不敬了她又不是什麽貞潔烈女,武三思玩得,楊均玩得,馬秦客玩得,慧範和尚玩兒得憑什麽我玩不得這娘們兒還未必有平康巷裏的小娘子幹淨哩。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聞聽此言,莫說韋後了,是李顯都氣的麵色鐵青,大叫道:拉下去,拉下去,淩遲處死剁碎了喂狗
崔耕趕緊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這廝現在是一心求死,好掩蓋幕後真正的主謀。您總不能讓一個無賴糊弄住不是
李顯這才稍微清醒了些,大叫道:水刑,那給他用水刑然後,再剁碎了喂狗
遵旨。
殿前武士來,用破布把段謙的嘴堵住,然後,用黃裱紙覆蓋在他的臉。
功夫不大,把破布和黃裱紙取下來,道:是誰讓你去太極殿搗亂的
段謙道:是史崇玄
擦你小子還嘴硬再來
簡短截說,一連用了四五次水刑,這廝是咬死了史崇玄。
紀處訥看出了便宜,道:啟稟陛下,這段謙屢次三番說是史崇玄派他來的,恐怕所言非虛啊
李顯看向崔耕道:崔愛卿,你怎麽看
崔耕苦笑道:這是水刑之術的第二個弊端了。讓他交代出第二個人來,也不是不行,無非是多用幾次水刑而已。但若是如此,法官隻能得到自己心目真相罷了,未必是事情的真相。不過微臣還有法子。
什麽辦法略頓了頓,李顯不放心地道:不用殘人肢體吧
當然不會,隻是需要耗時較久。
到底要多長時間
大概呃看這廝的抵抗力了,三到五天左右吧。
那此術叫什麽名字
熬鷹審訊術。
所謂熬鷹審訊術,是後世的疲勞審訊術,隻是這麽說,容易叫大家理解罷了。
具體法子是,不準人犯睡覺休息,在他無限疲累之機,不斷問相同的問題。
到了那時候,人犯的主動意誌薄弱,會無意間泄露真相。
當然了,在現代社會,如果經過係統而嚴格的訓練,是可以自己編織一個所謂的真相的,審訊之人無從分辨真假。
但在大唐年間,無賴段謙不可能受過這種訓練。
崔耕先命人把他的牙齒全部敲落,防止其咬舌自盡,然後交代了具體法子。
望著段謙血淋淋的嘴巴,群臣不由得一陣牙酸。奶奶的,這崔二郎可是真陰損啊,說不殘人肢體是不殘人真體,但這滿嘴的牙被活生生地敲掉,還不如挨幾十板子呢。偏偏他還不斷宣稱自己仁慈才用了這等手段,真是做了婊~子還是要立牌坊。
韋後倒是對崔耕的這個表現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女婿在給自己出氣。
簡短截說,三日後,段謙終於開口了,聲稱是普潤和尚給了自己十萬貫讓自己幹的。
至於這筆錢的下落自己一個子兒都沒花,交給了好朋友段彥昌,讓他拿著這筆錢救濟災民。
沒錯,大唐多災多難,又發生了一場大旱災,包括秦雍二州在內,總共三十七州受災。
這也行
犯死罪是為了救濟災民
崔耕對這人的腦回路深感驚訝。
不過,段謙卻是一陣得意道:人活這一輩子,不能受五鼎食,當受五鼎烹,要不然,和禽~獸有什麽區別崔相你看看,如今咱是不是算青史留名了
敢情是這樣啊。崔耕一臉黑線。
他想到了後世的天津混混,覺得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在大清朝,不是還有天津混混寧受剮刑不求饒,宣稱要劫劫皇杠,要奸奸娘娘嗎
段謙又歎了一口氣,道:不過可惜了,你崔相的手段太強,某不得不出賣了朋友,這名聲白碧微暇,殊為可歎啊崔相,你能不能寫一篇章,幫我正正名
崔耕翻了個白眼兒,道:你想得美,本官頂多求陛下不把你淩遲處死。
唉,別介啊,淩遲處死多有麵子,千萬別改
不管怎麽說吧,段謙招供,此案算告一段落。
按說普潤是李隆基的人,有這個口供,把普潤抓了,李隆基不死也得被扒層皮。
但事情的結果,大大出乎了崔耕的預料之外。
大明宮,紫宸殿。
普潤跪倒在地,道:啟稟陛下,要說唆使段謙進大明宮,誣陷史崇玄,這個罪品貧僧認。但要說什麽謀反,乃至趁機誣陷太平公主,貧僧可不認。
那你究竟要為何要如此做
如今皇後崇信葉靜能仙長,太平公主寵信史崇玄,而我們佛家呢好不容易有個慧範,還壞了事了。長此以往,勢必道長佛消,貧僧一片衛佛之心,實在沒辦法,才出此下策。
說著話,普潤重重磕了一個響頭,道:千錯萬錯,都是貧僧的錯,陛下千萬莫牽扯旁人。我佛慈悲,一定會保佑陛下。
牽扯到佛道之爭麽李顯若有所思,喃喃道:我大唐佛道並重,且容朕細思之。
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