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A+A-


    在小林鳥一的計劃裏,崔耕既是大唐宰相,又人稱崔飛將崔青天,怎麽也不至於拉下臉來,寫詩灌水吧

    更何況,這是即興寫詩,崔耕才再高,一首詩幾十個字,百個字頂天了。 w w w  v  w

    然而,他哪想到啊,人家崔耕竟然拿出了國最長的古詩:長恨歌

    長恨歌乃是盛唐詩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兒,寫的是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當然了,他不敢直接說,我是寫的當今天子的太爺爺,而是托名漢武帝劉徹。

    反正漢武帝也是先明後昏,也寵信美人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兩個人的經曆差不多。

    今天,這首長恨歌整好被崔耕拿來,來個應情應景。

    崔耕念完了之後,道:常清數數,總共是多少個字兒,跟小林樓主算算賬。

    封常清道:不用數了,總共是八百四十個字兒,應該給您八十四萬貫錢。呃,除去金小姬的五十萬貫錢,他再找給咱們三十四萬貫錢行了。

    啥還要倒找三十四萬貫小林鳥一眼前一黑,好懸沒暈過去。

    封常清前,一把把他的脖領子給薅住了,道:怎麽事先說好的,你還想賴賬不成

    小林鳥一哀求道:小的不敢賴賬,但問題是,真沒有那麽多錢啊您想想,一個新羅婢才二十貫錢,我得賣多少,才能有三十四萬貫錢

    崔耕也沒指望他真能當場交錢,道:那有多少拿多少,剩下的給本官寫個欠條兒。

    好吧。

    這回可好,小林鳥一白賠了一個美人,還倒貼了三十四萬貫錢。

    散場之後,回到家。

    崔耕見李裹兒欲言又止,道:你是不是有什麽想說的

    這個李裹兒道:妾身覺得吧,咱們扶桑的金銀礦,是扶桑朝廷幹的,這小林鳥一縱然知情,也做不了扶桑朝廷的主。

    所以呢

    所以,妾身覺得夫君做的事兒,有些不大合適。要不那個欠條兒,還給小林鳥一吧

    嘿,你啊你,你是不是認為,小林鳥一後來幫著咱們對付金玄期,為夫的所為有些恩將仇報了

    李裹兒想了一下,道:沒恩將仇報那麽嚴重,不過,確實是差不多是那個意思。

    崔耕歎了口氣,道:裹兒,你還是太天真了。告訴你,小林鳥一這次絕對沒安著什麽好心

    然後,他問了李裹兒幾個問題。

    其一,小林鳥一為什麽要幫自己要說他為了緩和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完全沒必要啊。三千多條人命的血海深仇,豈是小小的示好能消除掉的

    再說了,是官婉兒要討好李顯,才要買金小姬。自己是個打醬油的,討好自己能得多少人情

    其二,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為何今日會攜帶巨款要不是有準備,誰會把幾十萬貫錢的錢票隨身攜帶啊

    其三,同樣的道理,金玄期為什麽身會有五十萬貫錢的錢票他對金小姬勢在必得,僅僅是因為精蟲腦

    李裹兒聽完了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這小林鳥一,是想挑撥咱們大唐和新羅之間的關係

    雖不亦不遠矣。崔耕眼精光一閃,道:而且,我可以肯定,這金小姬的身份,沒那麽簡單。

    啊那父王豈不是危險了

    裹兒不必擔心。崔耕道:你可見過被宮女子刺殺過的皇帝太宗年間的陰妃還和太宗有殺父之仇呢,朝廷自然有一套辦法規避此類事件。

    李裹兒這才放下心來,道:但咱們總不能此不管吧

    怎麽能說不管呢金小姬有官昭容看著,掀不起什麽風浪來。更何況我懷疑,此事的關鍵,不在於金小姬能幹點什麽,而在於她本身的身份。哼,啞巴是不知她是真啞,還是裝的了。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崔耕現在主要操心營救賀婁傲晴的事兒,不想在扶桑人的陰謀下什麽心思。

    他甚至隱隱覺得,扶桑人搞個大新聞才好呢。到時候,自己把他們牽連進去,可以光明正大地調動大軍,為李善等人報仇雪恨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崔耕主動聯係了唐履直,通過他的老婆賀婁倩,和宮的賀婁傲晴互通了消息,製定好營救計劃。

    另外,崔耕給了唐休璟一筆錢。唐休璟用這筆錢賄賂韋後,很快被任命為同書門下三品,並監修國史。

    現在,大唐的宰相,達到了十名之多。

    時光似箭,眨眼間到了元佳節。

    毫不誇張地說,長安人對元節的期盼,任何節日都殷切地多。無它,也隻有這元節,以及這天的前一天和後一天,長安才不執行宵禁,人們可以通宵狂歡。

    當時元節的習俗很多,如吃油槌一種類似油炸元宵的東西,如迎紫姑,如看花燈,如在街歌舞等等。

    另外,作為皇帝,當然有些特權,搞些專屬於自己的花樣兒。

    如武則天好大喜功,她元節時,喜歡組織一場氣勢恢宏的千人同舞。

    李顯喜歡玩樂,命人特製了一個高達六十餘丈,長三十餘丈的彩燈群,花費數十萬貫,供天下臣民觀看。

    非但如此,正月十四這天,他在太極殿內,召集了京城五品以的官員,以及眾多親貴,尋~歡作樂。

    之所以不在大明宮含元殿內,是因為那地方太過狹窄,有些活動施展不開。

    沒錯,李顯所讓大臣們做的,不是吟詩作賦唱歌跳舞什麽的,而是拔河。

    後人經常把李顯喜歡看拔河,當作他無道昏君的象征,其實大謬不然。

    拔河最初叫做牽鉤,相傳吳楚爭霸時,楚國用這種遊戲訓練百姓。其意義在於,水戰之時,用鉤子鉤敵方的逃船,防止敵船逃跑。

    到了大唐年間,拔河已經是一個非常受人們歡迎的運動。一個是其軍事意義,如唐玄宗曾經命人在各國使節麵前,表演了一場千人拔河,聲勢雄烈,各國使節為其氣勢所懾,跪地臣服。

    還有一個意義,是祈求豐收,類似於祭祀,大都在元節舉行。

    所以,李顯要求大臣們拔河,還真不算過分。

    當然了,這幫子大臣們很多都七老八十了,要說李顯的聖旨多麽英明,也不符合事實。

    所以,他這道旨意一下,當時有些冷場。

    還是宰相唐休璟急於表現,大喝道:陛下龍恩深重,老臣敢不效力

    唐休璟在群臣裏麵年紀最大八十一歲,官階最高當朝宰相,他這一帶頭兒,群臣還能怎麽辦

    人們麵麵相覷,隻得跪倒在地,道:微臣遵旨

    然而,還有一個人立而不跪,如同鶴立雞群一般,正是書門下平章事戶部尚書崔耕。

    倒不是他不想拔河,拔河嘛,鍛煉鍛煉身體,有啥不好的但是,他一直擔心今晚偷賀婁傲晴的事兒,頗有些心不在焉。

    韋後見狀,微微一笑,道:怎麽二郎不想拔河

    崔耕此時已經反應過來,趕緊解釋道:不是微臣不想拔河,而是這個微臣手無縛雞之力,參加不參加恐怕都沒什麽用。

    二郎你這話不實誠。韋後意味深長地道:恐怕你是在擔心,今晚的事兒吧

    今晚的事兒崔耕麵色微變,道:今晚不是觀燈嗎能有什麽事兒對了,還有看那隴西夫人迎紫姑靈驗與否,難道皇後您指的是這個

    二郎你還死鴨子嘴硬。韋後輕拍了兩下手掌,道:著作郎,出來吧。

    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