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

字數:4716   加入書籤

A+A-


    崔耕卻是微微一愣,道:“什麽案子?”

    權懷恩神色肅然,道:“故眉州長史肖放毆傷人命一案。”

    “肖放?”

    崔耕眉頭微皺,從塵封的記憶裏,將肖放和自己的過往回想起來。

    當初,自己為劍南道查訪使,和蘇味道一起到了眉州,整好遇到了“黃金失竊案”。

    黃金失竊案的本質,是隴西李氏和秘堂合謀,瓜分了理應歸於眉州府衙的六千兩黃金。

    秘堂之主李休,怕自己和他爭奪秘堂,讓自己的姘頭,眉州長史肖放之女肖五娘勾搭自己。並以肖五娘為內應,利用黃金失竊案,讓自己和隴西李氏對上。

    經過一係列的爭鬥,真相大白,肖放被削職為民,李休遁亡,肖五娘也在幾天後,追隨李休而去。因為當日是公審,這件事情的經過也轟傳天下。

    後來,陰差陽錯之下,李休怕連累李隆基,在洛陽皇宮內自盡。肖五娘和自己見了一麵後,帶著她和李休的兒子李泌回到了眉州。

    肖放犯了人命案子,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真是莫名其妙。

    誒,等等,不對!還真有關係!

    在自己看來,自己和肖五娘之間是清白的,雙方之間的恩怨已經隨著李休之死一筆勾銷。

    但是,旁人根本就不知道當日公審之後,肖五娘、自己和李休之間,又發生了什麽事。

    他們隻知道,李休派肖五娘勾引自己,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後來呢?後來肖五娘帶著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嬰回了眉州。

    不用問,那小男嬰就是自己的種唄。

    至於為什麽肖五娘母子不跟著自己在京城享福,而是回了眉州?那可以解釋理由就多了,比如說肖五娘不容於大婦,或者自己嫌棄她為殘花敗柳不願意納之為妾,或者小兩口鬧矛盾了等等。

    就是那小男孩為何姓李不姓崔也好解釋,掩人耳目唄。

    甚至於,不光別人這麽瞎琢磨,肖放為了自己女兒以及外孫的幸福,也不會承認這男嬰是欽犯李休的骨血。他必須得,也隻能是有意無意的對鄉鄰們暗示,這李泌實際應該姓崔。

    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原眉州長史肖放就是自己的準嶽父。

    現在權懷恩處置肖放的案子,在大家的眼裏,恐怕是“良吏”權懷恩,不畏權貴,要秉公執法了。

    若是自己聽憑權懷恩“秉公處置”肖放,那就是怕了權懷恩,在劍南道眾官員心目中聲望大跌。

    但若是和權懷恩硬頂,那就是徇私枉法,在劍南道百姓心目中聲望大跌。

    無論怎麽選,都是自己吃虧。

    誒,也真特麽的邪了門兒了,怎麽這肖放早不出事兒,晚不出事兒,偏偏自己到任之前,就出了事兒了呢?

    是不是這裏麵有什麽陰謀?

    正在崔耕胡思亂相之際,權懷恩的聲音悠悠響起,道:“冀王為何不說話?您可是同意權某人依律斷案?那好,不單是肖放該依律治罪,還有他的女兒肖五娘乃是人證,本官這就將其一體收押。”

    “等等!”

    崔耕這回可真急眼了。

    雖然按理說,女子被關入牢獄,是要單獨關押的。但是,自古以來,監獄就是人間最黑暗齷齪之處。

    女子入了監獄,那還有個好嗎?就是被逼著賣身都不是不可能。

    就算那女子真的運氣好,沒受任何委屈,她的名節也徹底毀了你說自己沒受欺負,誰信啊?

    肖五娘進了牢獄意味著什麽?在眾人的眼中,自己就是綠雲罩頂。

    一個綠雲罩頂的安撫使,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崔耕道:“這個案子具體是個什麽情形,還請權長史介紹一二。比如說,肖放去職之後,不是在眉州養老嗎?怎麽到成都來了?”

    “據老夫所知,肖放年老多病,覺得眉州偏遠,沒什麽好大夫。這才兩年前,帶著女兒和外孫,搬來成都居住。怎麽?冀王確實不知此事?”

    權懷恩的老臉盡是輕蔑之色,那暗含的意思就是:得了吧!你崔耕和肖五娘那點子破事兒誰不知道?你現在撇清,有個鬼用啊?

    崔耕深吸了一口氣,道:“本王再問你,那肖放到底打死了誰?雙方又是因何事起了爭執。”

    權懷恩道:“此事還得從上一任益州刺史夏侯彪之說起”

    然後,他簡要的將這個案子介紹了一遍。

    這位夏侯刺史非常貪婪。

    他剛一到任,就找一個裏正,問道:“這裏的雞蛋,一文錢能買幾隻啊?”

    裏正回答說:“三隻。”

    “那一隻雞多少錢呢?”

    “大概是三十文一隻雞。”

    “那好,本官給你十貫錢,你給本官買三萬隻雞蛋來。”

    “您要這麽多雞蛋幹啥?吃得完嗎?”

    “本官不是現在要吃,而是想把這些雞蛋暫時寄存在你這裏,用母雞孵出三萬隻小雞來。等到了秋天,這些雞長大了,你再幫本官賣了。嗯,我算算啊,三萬隻雞,每隻三十文,就是九十萬錢。所以,到時候,你還本官九百貫錢。”

    “十貫錢出去,九百貫錢回來?有這麽算賬的嗎?”那裏正簡直欲哭無淚。

    然後,夏侯彪之又將另外一個裏正找來,道:“你們這的竹筍,一文錢幾根啊?”

    “一文錢能買五根。”

    “那竹子呢?”

    “十文一根。”

    “那好,本官給你十貫錢買竹筍五萬根,等到了秋天,竹子長成了,你再幫本官把竹子賣了,應該是五十萬錢,也就是五百貫,你給本官送來。”

    諸如此類,實際上,夏侯彪之就是借此勒索地方。

    小小的裏正不敢得罪堂堂的益州刺史,又不願意自己把錢墊上,就隻能把任務拆解給屬地的大戶了。

    已經被貶為平民百姓的眉州長史肖放,就是被攤派的人之一。

    他原本住在成都長春坊,裏正孫三才雖然聽說過他和崔耕之間的關係,但還是麻著膽子,問了一下。

    沒想到,肖放略一思索,就答應“領養一千隻雞蛋”,換言之,就是到了秋天,給他三百貫錢。

    隻是這秋天也到了,眼瞅著夏侯彪之就要大發其財了,朝廷忽然有公文到,夏侯彪之魚肉百姓,立即革職拿問,由權懷恩繼任益州刺史,並兼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按說這是好事兒,但是,那裏正孫三才財迷心竅,暗暗琢磨,肖放是答應交那三百貫錢的。這夏侯彪之一倒了台,這三百貫錢不就是我的了嗎?

    於是乎,孫三才就拿著當初肖放簽的文契,去向肖放討要三百貫錢。

    孫三才也不想想,就算不談和崔耕之間的管關係,肖放那也是做過眉州長史的。他怕的是益州刺史夏侯彪之,而不是他一個小小的裏正。

    當即,雙方爭執起來。

    激動之下,二人扭打在一起。

    肖放年歲不孫三才也六十多啦,二人還打了個旗鼓相當。最後,好不容易經人勸開,孫三才一瘸一拐的回家。

    結果,誰都沒想到,當天夜裏,孫三才就一命嗚呼了。

    說到最後,權懷恩正色道:“此事雖然是孫三才有錯在先,但罪不至死。肖放失手將其打死,難道不該依律治罪?肖五娘為人證,為了避免她和旁人串供,本官把她關押在益州府衙,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