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

字數:5868   加入書籤

A+A-


    李隆基也是心一緊,趕緊宣召王琚入殿。手機端 vw

    王愛卿,你說莫讓崔湜跑了,又是何意

    啟稟陛下,那宮人元氏給您的赤箭粉下的毒,是受了崔湜的指使

    啊果真如此

    李隆基聽了這話,眼珠子都紅了

    當初,他為凱拉迪斯求官時,曾經說過,有宮人在自己每日所服的赤箭粉下毒,幸被凱拉迪斯識破,才沒釀成大禍。

    這話是半真半假。

    下毒是真的,被凱拉迪斯識破是假的

    事實,這事兒是被暗堂的人發現的。至於那個宮人元氏,已經被關押了起來。

    撬開她的嘴容易,但搞清楚她說得是不是真的可難猜了。元氏供出了不少人,都是太平公主以及崔耕一方的。人多了相當於沒有,李隆基也沒什麽好辦法,隻得暫時關押。

    沒想到今天,王琚終於把事情查明了。而她的幕後主使之人,正是崔湜

    崔湜卻感覺自己蒙受了莫大的冤枉,道:什麽宮人元氏什麽下的毒我微臣不知道啊我是被冤枉的

    哼,冤枉的王琚快步向前,一伸手,將崔湜脖子的紅繩摘下來了,道:這是什麽

    佛像。

    幹什麽用的

    保我平安。

    這佛像是空地裏麵是什麽

    經。

    哼,經那王某人猜一猜,這經是什麽,可是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撲哧~~

    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哪是什麽經啊,分明是一首情詩

    不過,那人剛一發笑,被身邊的同僚狠拽了一把衣角。

    頓時,笑聲戛然而止

    廢話,元氏負責李隆基的起居,能沒那種關係若是此詩為真的話,崔湜豈不是給李隆基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你笑,你在笑誰啊

    李隆基麵色殷紅如血,道:拿來給朕看。

    是。

    王琚把那佛像交給了楊思勖。

    注意,直到現在,那佛像都並未被打開。

    李隆基親手打開佛像,將一小段錦緞拿了出來,稍微掃了一眼,狠狠地將那錦緞往旁邊一丟,道:燒了它。

    是。

    楊思勖領命而去。

    李隆基惡狠狠地道:崔湜啊崔湜,你真對得起朕怪不得那元氏抵死不說實話呢,原來是顧念著你這個情郎

    事實,李隆基的恨意,絕沒表麵那麽嚴重。

    道理很簡單,崔湜既然是喪心病狂的亂臣賊子,那不是收受賄賂蒙蔽自己那麽簡單了,完全可以把這次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他的身

    崔湜直嚇了個魂飛天外,辯解道:陛下,你聽我說啊,那佛像不是我的,是微臣的門客張猷的。

    你是說張猷陷害你他為什麽陷害你

    這微臣不知,不過,我可以和他當麵對質。

    李隆基不屑道:好,算那張猷陷害了你,那元氏呢她也故意陷害你她被關在牢內,被暗堂的人嚴加看守,又如何傳遞消息

    我

    崔湜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忽然間腦海一陣清明,道:崔耕是崔耕雖然我不知他是如何布的這樣一個局,但一定是他幹的他對我的背叛恨之入骨,必欲除我而後快,還請陛下明查啊

    崔日用冷笑道:把一切事情都推到崔耕的身,倒是死無對證了。隻是元氏毒害陛下,乃是在先天政變之前。難道那時候,崔耕讓她陷害你了

    我

    勿複多言

    崔日用跪倒在地,慷慨激昂道:崔湜首鼠兩端,背叛成性,又有刺王殺駕之過。請陛下將其立即正法,以儆效尤。

    這事兒不能交付有司,要不然,一審崔湜和元氏的花花事兒,李隆基的麵子可往哪擱啊

    李隆基點頭道:準將他拖下去,亂棍打死

    是。

    四名殿前武士前,將崔湜捉了走。

    崔湜不斷慘嚎道:不饒命啊我是冤枉的啊

    陛下開恩啊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那甲士隻是不理,將其領到了一個僻靜之處。

    掌管朝廷禮儀的鴻臚少卿韋湊走了過來,在崔湜耳邊低聲道:莫喊了,沒得丟了宰相氣度。嶺南王代我傳句話:一路走好,恩怨兩消。

    恩怨兩消崔湜終於冷靜下來,沉聲道:多謝韋少卿讓我個明白鬼,給我個痛快的。

    好。

    韋湊在揚州時,和崔耕過從甚密。不過在官場,他一直被視為魏州張氏之人。張氏的大佬是宰相張錫,一直與崔耕不怎麽搭界甚至敵對。所以,他沒遭到李隆基的清洗。

    直到現在,韋湊才露出了本來麵目。

    他也真夠意思,一使眼色,命手下三棍打死崔湜,殿複命。

    這時候,李隆基正在問話:崔禦史料事如神,那契丹和奚族果然早有了反心。我大唐如今內憂外患,不知你何以教朕

    崔日用道:倒也簡單,陛下下一道聖旨給崔耕,令他提一支兵馬,在遼東登陸。那契丹和奚族畏懼他的威名,自然不敢造次。

    什麽你讓朕向崔耕求饒絕不可行

    崔日用聳了聳肩,道:既如此,微臣也無能為力了。

    李隆基直氣得牙根都癢癢,道:無能為力朕看你是不想為朕效力朕這派薛訥以新勝之軍征伐契丹和奚族,再以張仁願死守蘭渭二州我不信了,沒了崔耕,朕守不住這大唐江山

    崔日用歎了口氣,道:如今正逢夏季,天氣濕熱,恐怕薛將軍討不到什麽便宜。

    你李隆基終於失態了,冷哼一聲,道:咱們走著瞧

    再生氣,李隆基還是保留著最後的理智,沒把崔日用怎麽著。非但如此,他稍後有旨意下,任命崔日用為左禦史台禦史丞,正四品。

    看那意思,若薛訥果真受挫,請崔日用收拾殘局了。

    得罪了皇帝還能升官崔日用在眾官員的心目越發高大起來,甚至不少人認為,其才能不在姚崇宋璟之下。

    然而,崔日用自己卻知道,這一切都是崔耕的手筆。

    隻是崔耕怎麽能安排的如此天衣無縫呢

    答案當然隻有崔耕知道。

    在曆史記載,先天政變後,崔湜盡管有攀附太平公主之罪,但還是在崔滌的求情下免了死罪,流放嶺南道。

    後來,赤箭粉案發,李隆基才置他於死地。至於這赤箭粉一案到底是如何案發的,記載語焉不詳;。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崔湜早因妒生恨投靠了李隆基,為什麽赤箭粉一案仍然發生呢

    崔耕問了太平公主才知道,負責此案的另有其人。此人叫李晉,乃是大唐宗室,爵封新興王,是太平公主的班底之一。

    一提到李晉,崔耕想起一件事來。

    據說李晉被李隆基斬殺後,幾乎無人敢收屍,更幾乎沒人敢表露出悲痛之色,除了他手下的司功李捴。

    姚崇嘉其忠義,封李捴為尚書郎,秩六品。

    想當初神龍政變成功,武則天被迫移宮,群臣隻有姚崇痛哭不已。想來姚崇是從李捴的身,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然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曆史記載的果然準確真的是崔湜命令元氏給李隆基下毒

    在記載,李晉臨死前說,這事兒崔湜是主謀,我死了,崔湜卻隻是流放,我太冤了啊

    那會不會,此案本來是李晉一手操辦的,他隻是臨死前不甘心,想拉著崔湜一起死

    後來,李捴念舊主之恩,不知通過什麽法子,聯絡了元氏,讓她攀誣崔湜。最終,崔湜果然死了。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崔日用聯絡了李捴,發現事實跟崔耕猜的差不多,甚至於他果然有渠道聯絡元氏。

    當然了,在沒有崔耕的曆史,崔湜本來是罪人。別人稍微一攀誣,他必死無疑。現在崔湜卻是當朝宰相,要讓他死,必須把證據安排的天衣無縫。

    這才有了張猷獻佛像之事。

    崔湜受死的消息傳到嶺南,嶺南王府內頓時一片歡騰,嫂嫂蘇繡繡更是激動得淚流滿麵。

    當日先天政變有四個罪魁禍首:楊誌謙崔湜王毛仲李隆基,短短幾個月內已經死了一半,崔耕的效率可真夠快的。

    不過,崔耕卻來不及品嚐報仇的喜悅。事實,他現在是一腦門兒官司。

    今年夏天,嶺南道發生了一場大旱災。好死不死的是,朝廷對嶺南道實行了糧食禁運,再加嶺南道多了追隨崔耕而來的近二十萬張嘴如果在三個月內,崔耕再找不來足夠的糧食,他這個嶺南王得變成嶺南骷髏王了。

    這可怎麽辦

    35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