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

    啊?越王崔耕?不會吧?你剛才不是說,人家越王不會給咱們幫忙嗎?”

    難不成要讓崔耕為契丹可汗?不可!萬萬不可!”

    該不會是你李可折想要借助越王崔耕的力量,為契丹可汗吧?哼,你比可突於也強不到哪去!”

    ……

    李可折雖然姓李,但屬於契丹李氏比較偏遠的族裔。他當可汗,從法理上比可突於強點有限。

    所以,他剛一說出要依靠崔耕,馬上就遭到了契丹貴人們的反對,質疑他的用心。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李可折雙手下壓,道:“諸位,諸位,請聽李某人一言,我這個主意,可不是要篡奪千莫侄兒的可汗之位。我不行,越王也不行!不過,依某的功勞,做個輔政大臣,沒問題吧?”

    那是自然。”李可折的威望本來就很高,當此契丹風雨飄搖之際,本來就該為輔政大臣,大家都沒什麽意見。

    李可折點了點頭,繼續道:“越王助我契丹平亂,我契丹投降越王,為越王之臣,大家也都同意吧?”

    理應如此。”契丹人投降又不是一次兩次了,投大唐是投,投突厥是投,投越王同樣是投,大家依舊沒什麽意見。

    李可折繼續道:“既然如此,讓越王派一個人來,為我契丹輔政大臣,和我共同輔政,那沒問題吧?”

    有問題,太有問題了!我契丹投降之後,願意聽從越王命令是不假。但他怎能幹涉我契丹內政?”

    誰知道你和越王達成了什麽交易?那輔政大臣和你沆瀣一氣,把持朝政,架空可汗怎麽辦?”

    那輔政大臣不是契丹人,不懂契丹風俗,到任之後,倒行逆施怎麽辦?”

    ……

    人們又是一陣反對聲。

    李可折聽了,好懸沒氣樂了,待人們的聲音漸漸停息,他冷笑道:“哦,照你們這麽說,越王接受了咱們的投降,隻是能得個虛名,還得幫著咱們對付可突於的餘黨。人家圖啥啊?真當越王,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嗎?”

    呃……”想到崔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契丹貴人們一陣膽寒,沉默不語。

    李可折稍微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再說了,這個輔政大臣的設立,對你們也大有好處。”

    啊?什麽好處?”

    李可折伸出了三根手指,道:“其一,越王千歲可以承諾,對可突於的餘黨既往不咎。越王一言九鼎,可突於的餘黨可以不信咱們的話,能不信越王的話嗎?我契丹子弟可以少一場刀兵之劫,避免元氣大傷之局。”

    還有嗎?”

    當然有了。”李可折哼了一聲,道:“我為輔政大臣,你們就那麽放心?有了越王千歲的人的牽製,起碼我是今生無緣可汗之位了。”

    這話雖然說得含糊,但大夥馬上就意會了。

    原本大家以為,這個空降的輔政大臣,手中沒什麽實力,難免和李可折沆瀣一氣。

    現在看來,這輔政大臣要做可突於餘黨的保護神,天然就有一部分同盟軍。

    那麽,無論是崔耕還是這名使者,都不會樂於見到李可折獨大的場麵。

    另外,這輔政大臣的手中實力,全是契丹人。崔耕要想對他們如臂指使,也沒那麽容易。

    表麵上是兩方,其實是三方,達成了一個平衡。

    琢磨清楚之後,不少契丹貴人已經暗暗頷首。

    李可折繼續道:“還有第三個好處:我軍和大唐這些年兵禍連連,互不信任。如今投奔了越王,咱們既受越王指揮,又受越王保護。從今以後,可以安享太平,若是遭災,還可請得越王賑濟。”

    這也算是一條好處。

    與一般人想象中的不同,其實打仗這種事兒,無論對契丹還是突厥的貴人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很有興趣的事兒。

    無它,依照草原名族的軍事製度,士兵是自備糧食兵刃的。而且,擄掠所得,是歸屬於士兵的。

    打贏了,貴人們能得到少量的“孝敬”。打輸了,手下牧民損失太多,那就是大大的虧損。

    之所以,草原名族南下“打草穀”,主要還是食物不夠,不得不南下搶掠。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大宋朝時,和契丹定下澶淵之盟,三十萬兩白銀,就把契丹人打發了。

    換言之,契丹貴人們從每年的搶掠中,所得絕對不超過三十萬兩白銀,也就是大唐時期的三十萬貫錢。

    記住,這筆錢契丹皇帝還得跟貴人們分呢,這不是契丹皇帝一人得那麽多錢,而是所有契丹貴人階層,總共能得那麽多錢。

    所以,隻要崔耕承諾契丹受災之時,給予賑濟。這對契丹貴人們就是一大利好了。

    當即,契丹貴人們麵麵相覷,包括小可汗李千莫在內,紛紛跪倒在地,道:“參見越王千歲,願為越王千歲效力。”

    很好!”

    崔耕坦然受了大家三拜,道:“本王的名聲,大家都知道,時刻以百姓為念,從不濫殺無辜。隻要爾等忠心為本王辦事,絕不會虧待你們的。”

    多謝王上!”

    既如此,李千莫聽封。”

    小孩兒恭謹地上前,道:“參見越王!要不是您明察秋毫,知曉了可突於的奸謀,我契丹王族恐怕盡皆死無葬身之地。您的大恩大德,千莫沒齒難忘。”

    嗯,難得你小小年紀,就如此明理。本王加封你為鬆漠郡王,左金吾衛大將軍,契丹可汗。”

    李千莫連連磕頭,道:“多謝王上!願為王上效死!”

    其實,按規矩講,隻能是李隆基加封李千莫,崔耕並沒有這個權力。但是,此時此刻,包括各國使者在內,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妥當。

    毫不誇張地說,此時此刻,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崔耕的地位可比李隆基重多啦。

    ……

    ……

    越王崔耕死而複生,使連環計,先殺契丹可汗李娑固,再殺可突於,冊封小可汗李千莫,並且派史思明控製契丹國政。

    這個消息一出,天下震動。

    新羅海軍還沒開到劍南道呢,急急忙忙地回轉。非但如此,金憲英又趕緊派出了一支使團,前往泉州謝罪。

    渤海國趕緊命國內重塑神使像,全體國民必須每日三叩首,晨昏一炷香,就是國主乞起祚榮也不例外。

    突厥的使者快馬加鞭八百裏加急趕來幽州,解釋說自己之前的那些宣言,隻是和李隆基虛與委蛇。

    至於李隆基呢?

    此時正用幾欲噴火的目光,看向了眼前的這四位宰相,以及……宦官牛仙童!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