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如同附骨疽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A+A-


    崔耕連連擺手,苦笑不得地道:“什麽小娘子啊?你莫亂猜!這是一個男人給我的!”

    崔秀芳道:“什麽?你老了老了,還換口味兒,喜歡男人了?”

    “當然不是!”

    擦,這還解釋不清楚了!

    崔耕趕緊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道:“那男人就是法進和尚。當初他投靠我時,曾經將玄的醫學筆記給了我。後來,我們又在玄遺物中發現了這個。”

    崔秀芳將信將疑,道:“那你貪圖人家的玉佩幹啥?此物不該留給法進嗎?”

    崔耕道:“因為此物有特殊的功用!當初在薩摩港見玄時,我就有些奇怪。算算日子,他應該早就到了扶桑啊!後來,我們閱讀玄的日記才發現,他離開長安後,並沒有回轉扶桑,而是到了欽州。”

    “欽州?那不是嶺南道的地盤嗎?”

    “正是如此。他到了欽州之後,聯絡了當地的蠻酋黃乾曜。他和黃乾曜約定,在本王進攻扶桑時,黃乾曜就領著麾下的僚人,抄本王的後路。還有,再次和黃乾曜聯絡的扶桑人,就以這個玉佩為憑。嘿嘿……到時候,本王派人以這玉佩為憑,定能誘黃乾曜入彀,此亂不戰而平。這豈不是大收獲一件?”

    崔秀芳卻質疑,道:“不能吧?難道黃乾曜就願意為扶桑人火中取栗?他圖什麽啊?”

    崔耕道:“欽州黃乾曜的目的,當然不是為扶桑人圍魏救趙。他恐怕是想趁我嶺南道空虛之際,占領州府,登基坐殿。說白了,就是利令智昏罷了。”

    曆史上,黃乾曜的確在大唐天寶年間起事,聚眾二十餘萬,占據桂管十八州,自稱中越王。想到這個史實,崔耕認為黃乾曜的謀反,沒什麽值得奇怪的。

    崔秀芳還是有些不同意,道:“話不能這麽說。黃乾曜就算真想造反,也得算算成功的可能性吧?你威震天下,連李隆基都退避三舍。在嶺南道,更是將三大蠻酋全部收服。他姓黃的連三蠻酋都不算,怎麽就有那個膽子,占你的便宜呢?”

    “這……”崔耕一時間還真被問住了。他仔細一想,對啊!這黃乾曜再狂妄,同屬僚人一脈,總不能連嶺南三蠻酋的實力都不知道吧?他究竟是哪來的信心?

    “秀芳莫不相信啊!說不定,那黃乾曜還真有如此實力!”

    正在崔耕啞口無言之際,簾櫳一挑,慧賢師太走了進來。 婚後相愛:高冷總裁請愛我

    崔秀芳撅著嘴,道:“師父你莫幫著他說話啊!您都離開大唐十年之久了,別說什麽黃乾曜了,就是連當今大唐宰相是誰都不知道吧?”

    慧賢師太卻微微搖頭,道:“的確,我不知道如今的大唐宰相是誰,不過,那黃乾曜的實力為何如此之強,甚至敢和越王叫板,我卻是了解的。”

    崔耕眼前一亮,“師太您說。莫非……是欽州有什麽秘密的大型金銀礦?”

    “欽州當然有金銀礦。不過,黃乾曜卻找著了比金銀礦更能增長實力的東西。”

    崔秀芳道“什麽東西比金銀礦更能增長實力?”

    慧賢師太卻賣起了關子,道:“我來問你,當初欽州的蠻酋寧氏,是怎麽死的啊?”

    “他們是貪圖韋家姐妹的美色,殺死了韋玄貞的妻子和四個兒子。後來,李顯登基,韋後重新為皇後。廣州都督周仁軌率兵征討,斬了寧承兄弟,為韋家報了血海深仇。但是,這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跟黃乾曜有什麽關係啊?”

    慧賢師太笑而不語,看向崔耕道:“越王千歲,你以為呢?”

    崔耕沉吟良久,忽地眼前一亮,道:“本王明白了。比金銀還重要的東西,還能是什麽?隻有人!從則天年間開始,發配的嶺南道的官員,絕大部分的目的地,就是欽州。如果黃氏有計劃的招攬這些人的話……”

    頓了頓,他吐出了六個字兒,道:“後果不堪設想!”

    崔耕之所以這麽說,當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根據的。

    曆史上,能成為朝廷心腹大患的割據勢力,無不有大量的漢人高級知識分子為其效力!

    朝廷流放的官員和親眷,尤其是則天朝流放的那些人,都是漢人頂尖的知識分子。

    隻要黃乾曜能利用一小部分,就很不得了!

    那在曆史記載中,黃乾曜是否真那麽厲害呢?崔耕原來粗略的回想過,沒有。

    不就是黃乾曜聚眾二十萬,攻下了桂管十八州嗎?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麽嘛,李隆基調了二十萬大軍過來,七八個月就被他們打敗了,黃乾曜也被砍了腦袋。

    但是,且慢,認真往下看。 九星殺神

    黃乾曜死了十年後,他的餘部聯合蠻酋梁崇牽、覃問等北上道州,未久回師,長期占據容州、鬱林州一帶。

    又過了十年後,黃乾曜餘部在首領潘長安領導下,在西原起義,震動嶺南道。

    再過二十年,黃乾曜的後人黃少卿起兵,先進攻嶺南西部的重鎮邕州,相繼攻占欽、橫、潯、貴4州,控製桂東南地區十餘年。

    與此同時,又有黃少度、黃昌有二部在邕州附近作戰,攻占賓、巒兩州。

    朝廷曾大舉發兵征討西原叛軍,卻以官軍染瘴十之七八、民力耗竭而遭失敗。

    又十年,黃少卿再次率軍攻占邕州、欽州,占領左江鎮,進而占領了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十八州,起義再次達到高~潮。

    最後,盡管在邕管經略使董昌齡的圍剿下,黃氏戰敗,其部屬逐漸被收編。但仔細算算,自從黃乾曜起兵叛唐開始,將近一百年,他的部下、子弟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百折不撓,與朝廷做對。

    崔耕暗暗琢磨,仔細想來,這黃乾曜部等人韌性可比陳行範等人強多啦。

    難道他一直是厚植根基,悶聲發大財?

    嗯,很有可能。

    這次我回了嶺南道後,可得利用這塊玉佩,將黃乾曜一部一網打盡,不給他死灰複燃的可能。

    要不然,我這後半輩子,可就得光跟黃乾曜及其繼任者做對啦。黃乾曜的部下,有眾多的漢人知識分子為其效力,可不能以普通的蠻酋視之。

    當然,崔耕再怎麽下定決心,也得一步一步來。這一日,他的座船終於到達了泉州港附近。

    越王崔耕帶崔芬郡主從扶桑勝利回歸,是多麽重大的事情?

    不僅泉州城的文武官員都到港口迎接,就是泉州城的百姓們,也自發地到了港口,迎接他們的王。

    鑼鼓喧天,爆竹陣陣,彩旗飄飄,香煙繚繞。

    崔耕在百姓們歡呼聲中,眾官員的迎接下,下了大船。重臨故土,他的心情相當不錯。

    可正在這時,百姓們中忽然有個清冷的聲音傳來:“哼,什麽崔青天?哪個越王千歲啊?依我看啊,這不過是一個獨夫民賊而已!人人……得而誅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