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回 密謀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夷陵,江陵西線的第一隘口,以低窪沼澤為多,是天然的屏障。就在一年以前,劉備與孫策大戰於此,最終導致了孫策入荊南的戰略成功。
當然,如果沒有荀罡偷偷的將江陵拿下,孫策的這次白衣渡江可謂完美。
荀罡萬萬沒有想到,曹操來到江陵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鞏固西方防線,而這個防線的主將正是自己!而曹操則是掠去了自己大部分人才,在荊州安下了根,大有鳩占鵲巢的意思。
如今荀罡手下隻有徐庶、陸遜以及李嚴,兵馬大打折扣,隻留得一萬在手中。其餘的兵馬、人才全都落入了曹操的魔掌。
荀罡明白,雖說西線防線非自己鎮守不可,但曹操最害怕的還是自己突然叛變,與孫策一同夾擊自己。
不過好在荀罡早有打算,在曹操到江陵之前便將馬超、甘寧兩員大將及其手下兵馬全數撤了出去;一人屯紮於深山之中,一人飄搖於江河之上,隻聽從自己的命令。
再者,江夏守將陳到、襄陽守將高順二人是隻聽從荀罡的調遣,就算曹操換了守將,但真正的軍權卻一直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過這些已經無所謂了,荀罡似乎已經摸清了曆史的規律,就算你再強,隻要曆史潮流上你需要輸,那你就必輸無疑。
之前的猇亭之戰就是這個道理,孫策勞師遠征,兵馬疲弊,糧草不濟,卻依舊大破劉備。如今這赤壁之戰也是這個道理。
荀罡似乎已經看見了,曹操被燒的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情景了。
不過看見曹操吃虧可不是荀罡的目標,這可是將曹操殺死的絕佳機會。隻要曹**去,未立繼承人的魏國必然陷入動蕩,諸位公子必將自相殘殺,那時便是荀罡起兵的良機!
為了這一天荀罡已經等待十多年了,不是所有人能夠堅持十多年而不忘初心的,或許這十多年足以磨滅荀罡的心智。但現在正是荀罡內心最燥熱的時候,他豈會放掉這麽個機會?
華容道不是讓曹操跑了嗎?那自己就讓曹操殞命於華容道!
不過此事說來尚早,雙方屯紮於長江兩岸,不知何時才會開始真正的決戰;而荀罡此刻被孤立在夷陵,仿佛什麽事情都做不了。如果私自帶兵離去,怕是會引人懷疑的吧……
荀罡坐在大帳裏陷入了兩難,忽見徐庶在帳外調遣兵馬布陣,便連忙叫他進帳來說話。
“元直,你對此戰有何看法?”
荀罡自然說的是孫策與曹操的決戰。徐庶思量了片刻,說道:“曹操手握二十五萬大軍,而孫策不過他手中的零頭;不過江東善水戰,曹操兵馬不諳船槳,依我來看戰況未知也!”
“我欲殺曹操,如此可是良機?”
二人早是莫逆之交,所以荀罡的打算徐庶早就知曉,不過當他得知要在此處對曹操下手之後還是吃了一驚。
徐庶憂慮道:“若曹操戰敗,此事未嚐不可;然主公在此地,如何接近曹操?況高、陳二將如今身不由己,何人可暗殺曹操?”
“誰說我要暗殺的?我要名正言順的將他殺掉!”
徐庶明顯慌了:“這……主公,縱然我等早有起事準備,但怎可冠冕堂皇的做出如此不忠之舉?後世會如何評價主公?天下會如何看待主公?主公三思啊!”
荀罡輕笑一聲道:“我又沒說要我自己動手……”
徐庶先是愣了一愣,忽然恍然大悟,驚喜道:“主公是說讓馬超……”
“噓……”
徐庶連忙噤聲,手上卻不斷的誇讚著荀罡;沒想到荀罡之前讓馬超屯兵深山,早有今日的意圖!
“不過曹操敗勢未現,若大破孫策該當如何?”
荀罡道:“我且問你,曹操手握二十五萬兵馬,若欲渡江需得多少船隻?”
徐庶算了算道:“換作正規軍艦,需得樓船三十艘,艋艟五百架左右。”
“如此大量的船隻,若是遇上火攻該當如何?”
徐庶明白了他的意思,卻是不住的搖頭:“遇火自焚罷了,不過如此大量的船隻,孫策如何能盡數焚毀?隻需將著火船隻開出大營,其餘船隻自然保全。再者,孫策如欲放火,如何可讓放火船隻接近樓船?火攻不可取!”
“此法甚易,閣下所憂慮多也!”
陸遜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清秀的麵龐上帶著自信的笑容,青盔白甲顯得精神非凡。
“伯言你說容易的緊,是何道理?”
徐庶頗為不解的看著陸遜,卻發現陸遜與荀罡相視一笑,似乎早有妙計在心。
“鐵鏈橫舟,火焰不收;破曹之機,江東獻首。”
二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將此話說出口的,說罷之後,荀罡大笑不止,說道:“伯言,此事就交由你去處理了!”
“是!”
陸遜聞命而下,徐庶卻看的一臉茫然;半晌,徐庶終是問道:“主公,你與伯言所言……是何意思?”
荀罡神秘一笑道:“過幾日,你自會明白。”
“在下不懂,雖然聽明白了些許言語,但如今決戰之地尚未決定,為何便急於用計?”
荀罡笑道:“長江之上皆是江東人的優勢地區,周瑜等人在江東多年,對長江氣候、水勢了如指掌。無論曹操選在何地,周瑜皆能輕鬆應對,我等不過是推波助瀾罷了!就算沒有我等從中相助,以周瑜的才能,破曹何難?”
“我隻聽出那十六字中鐵鏈橫舟之意,如此確實可以使火攻的優勢擴大,但曹操如何能聽?”
荀罡笑道:“曹操初次南下,手中兵馬不諳水,自會想辦法平穩船隻。鐵鏈綁定船隻是最好的辦法,就算我不說,曹操他自己也會動手。”
事實上,曆史上用鐵鏈綁住船隻不是龐統的功勞,正是曹操自己釀成的苦果。
徐庶這才鬆了口氣,看來荀罡早已做好了打算,那自己也沒必要多操心了。至於那敵將獻首……應該就是讓火船接近曹操的辦法吧!
徐庶忽然看著這個青年,當年與他相見之時他不過三歲,如今多少年過去了?已是二十年了孩童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室,這便是成長吧……
隻是不知道,他還能掀起什麽樣的浪花?
“奉孝啊奉孝,你半途變心,卻不知我等的主公,比那曹操隻強不弱啊!”
當年得知荀罡願意屈身於比自己勢力小的曹操手下時,徐庶便明白了,真正的英雄就算屈居人下又何妨?他遲早會重新站起來,披荊斬棘,重新開拓新的篇章!